来源:河南日报网
□李启松/文图
东北庄村民田间地头玩杂技
“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指的是中国杂技最著名的两个地方,北故里指的是河北沧州的吴桥,南故里指的是河南省濮阳的东北庄。据地方志书记载,东北庄形成于唐末宋初,因地处濮阳东北部而得名。
东北庄位于濮阳市主城区东北10余公里处,蜿蜒流淌的潴泷河从村前穿过。走进东北庄,村落主色调是古朴厚重的灰色,村内现有传统老街与胡同9条,传统民居70余座,保存完好。村中老民居为青砖蓝瓦,砖檐线条流畅,墀头简洁明快,砖雕做工精细,具有明清北方民居建筑的典型风格。
东北庄村大人多,有三大姓:乔、刘、李。大姓都有自家祠堂,很讲究。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的乔见红介绍说,乔家祠堂是正房三间,正面墙上挂家布,下面设供桌。家布是一块白棉布,上面记载着自创始人以降的一代代传人的名字。每逢重大节日,乔家后人从外地赶回来,每天在祠堂里跪拜烧香祭祀先人,人越多香火越旺。赶上春节时还会在祠堂院里唱大戏放烟花,可热闹了。
东北庄家家户户都有“挂中堂”的习惯,中堂绘制天地君亲师图案,两侧配有对联。乔见红说,家家户户的中堂挂在堂屋正中照壁上,中堂下边设条几和太师椅。大年三十全家人在堂屋里聚餐,在中堂前点香插蜡烛,摆放瓜果等供品。大年初一,大家去拜中堂,长辈坐在条几两边太师椅上接受晚辈行礼。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知渊源。东北庄的祠堂文化和中堂文化,体现着家族文化的传承,见证着人们耕读传家、生生不息的精神。
黄河有“铁头铜尾豆腐腰”之称,濮阳地处黄河中部的“豆腐腰”上,历史上十年九灾,东北庄的村民练杂技卖艺,是养家糊口的手段。村中的老庙古树,都寄托了村中杂技艺人的信仰。村中有座石佛庙,供有三尊石佛,是东北庄杂技艺人叩拜的对象。每到大年三十,杂技艺人半夜不睡觉在庙里等着烧头香,庙里整宿灯火通明。
东北庄有一棵几百年的老槐树,村里人都称它槐仙爷。历史上,每年春天,外出谋生的杂技艺人,出发前都要来老槐树下磕头祭拜。之后一个个大小班子,分赴山西和河南周口、南阳等地,当地百姓会给杂技班子划一块固定演出场地,杂技艺人边演出边开荒种地,一代代的东北庄人,都是这样过着生活。
东北庄杂技源远流长。早在元末明初,东北庄就有很多人“干杂技”。历史上东北庄杂技流派纷呈,以刘、乔、李三个杂技班最著名,有“三班竞秀、驰骋华夏”之说。清朝中期,东北庄杂技进入全盛时期。清朝乾隆年间,东北庄就有杂技班13个。
东北庄建有中原杂技博物馆,馆内有一座双臂举鼎的勇士雕像。勇士名叫孟贲,据《史记》记载,孟贲是战国时期卫国大力士,公元前307年,孟贲到洛阳,正赶上秦武王带重兵在周室太庙观看九鼎。九鼎乃天下王权神器,一般人不能动。秦武王年轻气盛,点名要与孟贲比试举鼎。孟贲抓住一只巨鼎举过头顶,又稳稳放回原地。秦武王也举起了一只巨鼎,他用尽了力气,两眼出血,巨鼎落地时砸断了他的膑骨不治而亡。东北庄人崇侠尚武,孟贲成为后世崇拜的对象。这种对力量的崇拜,演化成杂技节目中的举磨盘、蹬大缸等力技项目,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再说三个杂技班。乔家班带头人名叫乔治清,1910年前后,他带的乔家班与河北吴桥孙富友带领的孙家班,共同创办了集高空表演、动物驯化表演于一体的大型杂技团“天下第一棚”。乔治清后来和当时的“杂技皇后”张素珍结婚,夫妻二人另起炉灶,将武术、气功、体操、马术、魔术、驯兽等融为一体,丰富了杂技内容和形式。乔家班先后到朝鲜、日本、俄罗斯、菲律宾、印度等国家演出。杂技班从日本演出回国后,当地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赞誉他们是“有胆识有骨气”的杂技团体。相传,慈禧太后还亲授乔家班“万寿龙灯”两盏、瓷壶一把。
刘家班技艺最高者是刘来祥,他的绰号叫“刘二花枪”。刘来祥将一枚铜钱放至脚前,把一杆铁枪向上抛出几丈高,人兀立不动,任垂直落下的铁枪滑过额际经过眉间顺着鼻梁,直直插进铜钱孔内。清朝宣统年间,刘家班吸收本村外姓人陈登玉、李公鸡为股东组成“老虎棚”,演出盛极一时。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南下前,驻扎濮阳整军时,刘家班多次到单拐村与东干城村为部队演出,得到官兵一致好评。
李家班的带头人名叫李全法,1914年出生,幼时学徒于乔家班,因其聪明勤奋,渐成大家。1936年秋,李全法所在的马戏团在西安为东北军演出。张学良将军赞赏李全法的技艺,为李全法起艺名“菜包”,还赠送他一匹名叫“黑旋风”的骏马。
现在的东北庄人,有很多村民身上都有本事,小到一粒豆子、一张纸牌、一方丝帕,大到桌、椅、车,都能拿来当道具“耍一耍”。田间地头打麦场,瓜棚豆架农家院,都是他们的舞台。村民既是演员也是观众,自娱自乐。村民们有顺口溜:“杈把锄头当道具,田间地头是场地,院里屋里做游戏,男女老少练技艺,迎来送往作礼仪,走南闯北靠杂技。”东北庄人顺心了玩玩杂技,不顺心了也玩玩杂技。在这片土地上,如果你不会个一招半式,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东北庄的人。
东北庄村的古街
本稿刊发于河南日报2020年2月7日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