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2天,我们就要迎来“立冬”了,此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度都将持续走低,空气湿度也会下降,很多朋友在此时会明显感觉到:

自己的气不够用,胸口憋闷;每天都感到疲惫,懒得说话,浑身没劲;一有风吹草动就感冒,变得弱不禁风......其实这代表了一类人——气虚的人。

很多人会有疑问,明明夏天不这样,为什么到冬天就气虚了呢?

这是因为人们在经历了暖春、炎夏、凉秋3个季节的消耗后,人体内脏腑的阴阳已有偏衰,气血也相应的出现损耗;

加之,随着立冬的到来,天气逐渐寒冷,天地阳气潜藏,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正气去抵抗外面的寒冷。

这就使得人们在入冬后更容易出现劳累、疲乏、气虚气喘、精神不振、易出汗等气虚的表现。

此外,气对人体内的水液代谢有推动作用,因而气虚还会导致水湿、痰湿等问题。

补五脏精气食疗(调补五脏补充精气神)(1)

气不足,要如何过冬?

大家不要简单的认为,气虚只是让人变得虚弱、精神差;“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还会影响我们身体的运转、血液的流通。

由于气分藏于五脏,气虚证也随脏腑不同而各具特点,因而“气虚”会导致

心悸胸闷(心气虚),咳嗽气短(肺气虚),脾胃功能失调(脾胃气虚),腰膝酸软(肾气虚)等。

我们都知道,“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血精津生成不足,又进一步加重气虚,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这类人应该怎么调补呢?

一方面是减耗。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入冬后万物都要闭藏,这时候我们人也要学会做减法,顺应大自然的节律将阳气潜藏,把欲望减轻、烦劳减轻,不要过多消耗自己的正气。

这时好的睡眠就显得尤为重要,人睡不好了,阳气就得不到潜藏,这对养生是不好的。

另一方面是进补。

冬天是积累能量的好时候,这时候古代人会吃点滋补品,来年春天会觉得身体特别好。

这就是阳气生发,有足够的力量了。所以只要你不是痰湿体质,没有什么特别旺的肝火,建议大家在此时适当地进补。

补五脏精气食疗(调补五脏补充精气神)(2)

秋冬进补的宝藏食材

说到补气调虚,多数人想到的就是“参类”,其中广为熟知的就是「人参」

《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现代医学也证实,人参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及外科等,都具有调节作用。

我们所熟知的「野山参」大补元气的药力强大,属参中上品,但资源有限、价格偏高。

相比之下,「生晒参」就更加亲民,更适合日常养生。

什么是“生晒参”呢?简单来说,是把人参采挖之后,经过晒干或者烘干的参,称为生晒参。

生晒参性平,味甘、微苦。归肺、脾、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益智之功效。

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① 年老日衰的人

六十岁之后的人经常出现气虚的症状,可以使用人参来补气,让自己更有精气神;

② 体质虚弱的人

这类人往往年龄不大,但未老先衰,属于亚健康状态,可以用人参调养;

③ 大病初愈的人

很多重病初愈的人会出现气虚的症状,可以适当的用人参调养身体。

补五脏精气食疗(调补五脏补充精气神)(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