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神奇的电影,它破防了全美国,让美国各路派别的人都因为它吵得不可开交。

而且厉害的是,这部电影看上去是讽刺了某一个特定群体,但仔细一看,很多细节却又似是而非,白左认为讽刺了川粉可以找到诸多证据,但川粉认为讽刺了白左同样可以找到一大堆对应。

双方是怼来怼去,好不热闹。

等上网吵了一圈后,大家都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

什么电影如此牛逼?

大家好我是南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破防了全美国的有趣电影——《不要抬头》。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1)

1

电影的第一个黑幕就是一句颇有意味的笑话:

我希望像我的爷爷那样在睡梦中安详地死去。

而不是像他的乘客那样在恐惧中惨叫着死去。

这句笑话乍一看和电影的主题很不搭,但看到最后你就会发现这笑话简直是精髓。

故事的设定一点都不复杂:科学家们发现有一个巨大的彗星正在飞来,6个多月后就会撞上地球,导致全人类毁灭。

于是乎,小李子饰演的科学家蓝道和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饰演的凯特火急火燎地赶去白宫,请总统赶紧行动,把彗星炸离原来的轨道。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2)

谁知道,美国官方的反应却极其拉胯。

收到消息后的美国高层,既没有派出神盾局,也没有找来复仇者联盟,虽然有行星防御协调办事处的领导带路引荐,但即使是到白宫,白宫对这俩“吹哨人”也非常轻慢:

堂堂总统请人开会,连个机票都没提供,居然要他们自己开车去空军基地,坐运输机来华盛顿。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3)

他们等见总统就等了一天,姗姗来迟的总统不仅没马上见他们,反倒商量了大半天争权夺利,顺带见缝插针给助理过了个生日。

最离谱的是那个负责太空事务的三星上将,他不仅没给科学家们准备晚饭,拿了两袋零食就把大家打发了,而且每袋要收大家十美元。

结果凯特晚上才发现,白宫的零食是免费的。

将军不愧是美军出来的,我们一个水壶都报账好几万的,薅你们十美元羊毛咋了?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4)

小李子和总统把彗星的事儿说了以后,一头金发的女总统却根本不想管这事儿,因为还有三个星期就中期选举了,她正在为此焦头烂额。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5)

这个女总统还有一个干啥啥不会、又傲慢又浮夸的傻儿子,是白宫的幕僚长,也不想管这事。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6)

总统决定不作为,两个科学家傻眼了。

他们只能联系媒体,在一个节目里说这事儿,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结果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主持人完全没意识到他们说的是多严重的事,光顾着搞笑了。

听小李子说彗星会引发巨大的灾难,所有人房屋都会毁掉的时候,男主持人赶紧调侃说,会不会顺带把我前妻的房子给毁了?真希望能撞个正着。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7)

他们俩在节目上费尽心思说了半天,最后引发的热度还不如两个明星分手后又宣布复合的消息。

凯特被这群人整破防了,在节目上控制不住情绪破口大骂。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8)

然后网民们迅速把她的表情做成了表情包。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9)

小李子为了把消息传出去老老实实配合主持人,但也逃不过被娱乐化的命运,网民们只是在讨论这个科学家欧巴好帅啊,好想把他推倒,根本没人关心彗星。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10)

科学家们不知道怎么办了。

结果这个时候,总统的丑闻被人曝光了,民调很差。

这时候,她又想起彗星这事儿了,她准备先把这事渲染成前所未有的大灾难,然后自己再找人把这事给解决了,那支持率肯定要疯狂上涨。

于是,她专门开来了象征美军实力的军舰,在炮口下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宣布自己要炸掉彗星,拯救世界,American No.1!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11)

相信看到这里,小伙伴们自己也看出来了,因为电影的影射太直白了。

彗星撞地球的灾难,影射的就是新冠疫情,总统和她的傻儿子,讽刺的就是懂王和他的女儿女婿。

但是,剧情如果只写到这里,怎么可能让美国人全破防了呢?

后面的故事彻底放飞,把美国上下讽刺了个遍。

为了让彗星偏离轨道,总统选了一个白人英雄带着核弹去执行这项任务。可这位老英雄是个战争狂、红脖子,他开着飞船上天被直播时,还不忘侮辱黑人和印第安人。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12)

到了发射的那天,全世界的媒体都在美国总统的授意下,想把这次行动往“悲壮”、“大场面”的角度带节奏。

可美国网民才不吃这一套,他们一边在看火箭上天,一边在对着自己喷烟花玩火箭发射挑战,把自己炸得一脸懵逼,像极了美国人疫情时玩的“舔马桶圈挑战”,故意尝试感染新冠。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13)

本来,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火箭都飞一半了,可就因为资本家彼得的一句话,计划又取消了,火箭原样飞回来。

原来,彼得发现彗星上有丰富的矿物质,特别是高科技产品需要的稀土。无价之宝,这么赶走可惜了,他打算用一大堆无人机把大彗星炸成小彗星,然后让这些彗星碎片平稳着陆,发一大笔财。

至于失败了人类会毁灭,资本家才不管呢。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14)

整个计划都没有经过专业科学家审议,小李子明知道他们是乱来,但为了尽可能把损失降低一点,他还是忍辱负重掺和在项目组里。

晚上在酒吧的时候,暴躁的凯特又忍不住把白宫的计划当众臭骂了一顿,结果,听到白宫计划了的民众炸了,街头爆发了零元购,民风淳朴美利坚。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15)

因为这,美国政府封了凯特的嘴,让她回老家。

小李子本来在项目组里忍辱负重,但眼见自己的科学家同伴一个一个因为质疑资本家项目的可行性被赶走,自己也被资本家威胁,而电视节目主持人还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后,小李子也破防了,对着镜头怒吼,总统就是个傻叉。

当天晚上,被扫地出门的小李子在天上看到了彗星,此时,这个毁灭人类的祸害已经近在眼前了。

这下大家才知道,原来威胁是真的存在。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16)

在巨大的压力下,整个美国裂开成了两派。

一派尊重小李子等科学家的意见,让大家“抬头看”,直面威胁;另一派是以总统为首的人,他们选择当鸵鸟,想假装无事发生,口号是“不要抬头”。

看上去小李子们是站在真理那边的。

但其实他们和那些对总统忠心耿耿的红脖子们没什么两样,因为在这种火烧眉毛的时候,他们所做的也不过是聚众喊口号,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甚至专门办这个主题的晚会,唱歌跳舞,但其他的什么都做不了,通贝里都直呼内行。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17)

到最后,资本家狂妄的无人机计划失败了,眼见计划失败的资本家用备好的飞船带着总统一起逃走了。

彗星撞地球已经成了不可回避的事实。

在最后关头,大家不是在零元购就是纵情狂欢,在尖叫和恐惧中死去。

而小李子几个人则默默回到了家里,一起聚餐,在朋友和家人的陪伴下安静地接受死亡,就像开头那个笑话说的一样。

在电影最后的彩蛋里,资本家带着女总统和一帮富人到达别的星球之后,被那个星球的动物们当成了送上门的外卖吃了。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18)

而总统的傻儿子劫后余生,他从废墟里爬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拍了个照,让粉丝点赞订阅。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19)

把电影的故事和疫情里美国的表现一对比,想必大家都会会心一笑,这哪里是什么科幻喜剧片,这不是就是在念美利坚的身份证号吗?

2

电影出来后,很多美国网民都拼命想找出证据,证明那些角色干的蠢事,是在黑和自己政见不同的对面。

可我扒了一下资料就发现,这电影导演的想法应该是:

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可以放这个场面的原声)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20)

美国媒体在评价这部电影时的操作,简直就是复刻了电影怎么讽刺它们的。

在电影里,这些掌握了大量资源的新闻人对真正的危机毫不关心,只用流量判断报道成功与否,这和疫情初期美国媒体把报道重点全放在“给中国找茬”,而不是分析病毒的危害、呼吁百姓做好防疫上一模一样。

尽管这家报社的名字是虚构的《纽约先驱报》,但从他们商标的字体和构图看,很显然是“驰名双标”《纽约时报》。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21)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22)

凯特的男朋友就是一名记者,他会在报道花边新闻时一个词都要仔细推敲,看上去是专业媒体,还强调自己不想当骗流量的傻缺。

结果等自己女朋友被人网暴时,他却发了篇报道,炒作自己“和那个在电视上发疯的傻女人睡过”。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23)

而更骚的是,尽管连我们都看出来,电影里的故事更像美国疫情期间的故事,但所有的美国媒体在这个电影面前,都成了装糊涂的高手。

你在外网搜那些主流媒体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他们都说,“彗星撞地球”影射的是现实中的气候变暖问题,口径之一致,简直让人忍不住怀疑他们都已经被老大哥调教过了。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24)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25)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26)

我说这是在讲气候变化,那就是讲的气候变化,不要联想,不要联想。这不就和电影里的“不要抬头”如出一辙吗?

美国媒体这种表现,让人忍不住想起一个视频,讽刺美国看上去有很多媒体,但实际上要说什么早就被规划好了,那些看上去五花八门的电视台主持人嘴里说出来的话常常惊人的一致,悄无声息地就给你把言论管控了。

更搞笑的是,很多所谓专业的影评人都在批判这个电影作为喜剧不够搞笑啊,演技哪里哪里有问题啊等等,顾左右而言他。

电影里的总统,反智、傲慢,让傻儿子上位还不干人事,怎么看都像是面对新冠疫情的懂王,在疫情初期对事态充耳不闻,甚至拼命压低有关新闻,等事情闹大没法收场之后,他又想扮演拯救美国的剧情,玩一鱼两吃。

而小李子扮演的科学家,则代表的是苦劝他干正事的福奇。

至于电影里总统儿子中饱私囊、成天刷推特造势,都和现实里懂王自己还有伊万卡夫妇的作为一模一样。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27)

如果电影早一年上映,这个讽刺说不定会让民主党嗨翻天,这CNN不给这电影打满分才怪。

然而,对比今天的美国,这个讽刺就有点“不合时宜”。

因为到目前为止,睡王也上台一年了,美国疫情还是那个烂得没救的样子,最近还创造了一天新增确诊一百万的记录。

睡王在任期间,因为新冠疫情死亡的人数总和,其实已经超过了川宝在位期间的。

但睡王除了多给死掉的患者点了几次蜡烛,也没看到和懂王有啥区别嘛。

但是,美国媒体对睡王的声讨力度远远不如懂王,这就是政治,因为站的位置对了,所以你错的也变成了对的。

电影里,专门给了桌上一个名叫“2015年韦比奖”的奖杯一个长镜头,这个奖是专门颁给那些在社交媒体炒出大热度的人。

显然,这一屋子人都不是什么正经政治家,演戏和搞事才是他们的主业。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28)

在主角和总统母子争论时,画面闪过了办公桌上的一张照片,里面是克林顿搂着总统的合影,暗示总统和克林顿有关系。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29)

这不到一秒的画面,其实暗示的就是现在的故事可以看作是平行时空里的美国,希拉里在大选时赢了特朗普。

但面对疫情,希拉里该怎么胡来就还是怎么胡来,不会比懂王强。

“不要相信在野党,上台以后都一样”。

相比总统,电影里最有权势的人,其实是那个说话温声细语、甚至有点娘的资本家。这个人身材瘦小,眼神柔和,但总是在不经意间霸气外露。

因为他给总统捐了很多钱搞竞选,所以他有了在白宫想去哪就去哪的特权,他可以在重要会议上一句话就把总统叫出去,总统稍微慢了一步,就会被他训斥。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30)

这人的公司是造手机的,但他也搞太空飞船,所以有人猜他是苹果CEO库克或者马斯克的集合体。

但事实上,他应该是美国顶尖富豪们的集合体,谁的影子都有一点。

电影说他曾经买下了重要古籍《古腾堡圣经》,在现实里这么干过的美国富豪叫比尔·盖茨。

他靠提供情报获取美国官方的支持、帮助总统竞选,这些操作都是风投大佬彼得·蒂尔的操作,这人是特朗普的金主,他开发的系统帮美军击杀了本·拉登。

巧合的是,这个角色的名字也叫彼得,而且和电影里彼得·蒂尔一样,喜欢开神神叨叨的发布会。

另外,这个角色刻薄、用隐私数据威胁别人,也有扎克伯格、贝佐斯等人的影子。

他们挂着谦和的微笑,但却可以把全地球当成赌注、把其他人当成棋子来下一盘大棋。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31)

总统和资本家,他们一个在台前,一个在幕后,构成了美国的权力核心。

往下华盛顿官场上的衮衮诸公,也没一个逃得掉讽刺。

外国人在笑话里经常说,美国副总统没毛线用,这电影里的副总统确实就打了个酱油,唯一干过的事情就是给总统点了根烟。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32)

NASA负责人明明学的是麻醉专业,却被安排搞太空问题,就靠给总统当马前卒上位,当总统改变决定想炒作炸彗星时,她就主动出来背锅辞职,工具人一个。

但转眼间,她又出现在了资本家的公司里当上了高管。

要么抱权力的大腿,要么抱资本的大腿,要么就干脆两个一起抱。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33)

因此当主角们从白宫出来时,电影专门给了一个“擦皮鞋”的场景,讽刺白宫高官们正事不干,本质上就是个只会给领导擦皮鞋的。

这种角色你在美国的现实政治里找影射是一找一大把,靠着政治正确上位的哈里斯就很像。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34)

此外,电影还有不少有趣的细节,比如行星办事协调处的领导是个黑人,他被FBI逮捕的时候,动作比俩主角都熟练。

他一看到人就赶紧说,冷静,冷静,兄弟,我只是比你们肤色深了一点而已,你们的祖先

比如当彗星即将砸到大家头上时,那个本来被派去当敢死队的红脖子老头,就掏出轻机枪对着天空猛扫,和《流浪地球》里的一幕特别像。

只不过,他的身边没有万众一心的饱和式救援,也没有人慷慨赴死点燃彗星,只有乱成一团的人群,还有忙着零元购的邻居们。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35)

比如电影里设计了一个导演,在得知彗星的事后,他赶紧蹭热点拍了一部耗资巨大的彗星撞地球的电影,把一个严肃的问题变成了肤浅的娱乐。

其实《不要抬头》这部电影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

3

我知道被这个电影破防的肯定不止美国人,还有一些肉体虽然在亚欧大陆,精神却无时无刻不通往北美小岛的人。

他们肯定会说“这种电影人家至少能拍出来,你们呢?”

其实,这部电影看上去讽刺到了方方面面,有些深度。但实际上,这种深度非常有限。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电影自始至终也没有讨论,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么一出闹剧?

看上去他批判的是愚蠢的总统、昧良心的资本家和娱乐至死的民众,但实际上,对于整个制度有价值的思考几乎没有。

柏拉图有过一个“洞穴理论”,说一群囚犯被关在洞穴里,他们面对着一堵墙,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只能在火把的照射下看到洞穴外面世界人经过时在墙上留下的影子,于是,他们就把影子当做这个世界上唯一真实的东西,而丢掉了洞穴外整个大千世界。

唯一破局的办法,就是一个人开始觉醒,挣脱束缚,走出洞穴,看到真实的世界,然后回来唤醒更多的人觉醒。

这个理论一直以来在西方的艺术作品里多有体现,比如《黑客帝国》,就是一个典型的遵照这个理论设计的故事。

求一部不知名字的美国电影(一部电影破防全美国)(36)

它的核心在于,敢于直接质问现在的世界是不真实的,现在的制度是有问题的,因此给人带来了很多深度的思考。

但现在的美国艺术界,甚至连这种质问都越来越少了,处于更年期的美国非常迷茫,明明看得到国家出现了诸多问题,却不敢去触碰问题的根源。

直到今天,美国人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制度是失败的,在他们的脑子里,西方中心论太过根深蒂固了,以至于他们根本不会去思考其他的选项。

美国没出事的时候那我们的制度是最好的,人类灯塔。

美国出事了那只是个例我们的制度还是最好的,人类灯塔。

美国出大事了但相对于烂成一片的全世界,美国的制度还是相对最好的,人类灯塔。

永远认为全世界只有美利坚,美国拯救不了世界世界就一定会毁灭,不就是那群困在洞穴里的囚徒吗?

其实,电影的后半段如果改写一下,引入一个美国视角之外的“他者”,也许会更有意思。

比如说我们来改写一个,那就可以是眼见得彗星要撞上了,资本家都准备跑了,这时候,中国解决了彗星。

随后,地球上的其他人在庆祝自己劫后余生。

然而,美国总统为了挽救自己的名誉,马上倒打一耙,说彗星灾难肯定是中国人搞出来的,不然为什么他们可以解决问题?

美国民众纷纷赞同,矛头转向了大洋彼岸的中国,美国还是No.1,一片歌舞升平。

好莱坞开始筹备一部以这场灾难为题材的电影,在电影里,真正拯救世界的中国消失了,抗彗主力成了无所不能的美利坚白人男性,带着一群少数族裔拯救世界。

而就在彗星之后,下一场更大的灾难正在悄然逼近。一个镜头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

毕竟,《不要抬头》作为一部讽刺美国政治失败的电影,在根子上依然摆脱不了西方中心论的束缚,恰恰说明了现实只会比电影更讽刺。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失去了纠错能力的美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