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生活在中生代时期,其中就包括了三叠纪时期在三叠纪末期,曾经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恐龙没有灭绝反而崛起了呢?,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恐龙是怎样从地球上灭绝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恐龙是怎样从地球上灭绝的(恐龙如何在大灭绝中崛起)

恐龙是怎样从地球上灭绝的

恐龙生活在中生代时期,其中就包括了三叠纪时期。在三叠纪末期,曾经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恐龙没有灭绝反而崛起了呢?

01

大灾难中的幸运儿

三叠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元,可以说它是建立在二叠纪大灭绝的废土之上,生命花费了相当一段时间进行灾后重建。

当生命重新绽放出光芒,另一场大灭绝却在三叠纪末期不期而至,时间是大约距今2.01亿年前。这场大灭绝被称为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Triassic–Jurassic extinction event),导致了地球生命中23%的科,48%的属,70-75%的种消失。

图注: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图片来自网络

大部分科学家认为导致这次大灭绝的罪魁祸首是大规模的火山爆发,而本次研究也认同了这种观点,当时中央大西洋超级火成岩省发生了大规模的喷发,释放的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性的升温,同时伴随着海洋酸化和缺氧等事件造成了海洋生物和低纬度陆地区域动物的灭绝。

图注:海底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是灭绝的根源,图片来自网络

恐龙作为三叠纪的弱势群体,却在这场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而且在之后的岁月中迅速崛起,那么它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02

极地生活靠长毛

在我们的印象中,无论是三叠纪还是侏罗纪都是温暖湿润的,即便是极地也不会下雪。地质学家在研究中,当时中国的准噶尔盆地竟然在北极圈之内,而在湖相沉积中发现的冰筏沉积更是表明冬季到来时,两极是寒冷到足够湖泊结冰的!

图注:准噶尔盆地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冰筏沉积特征,图片来自网络

即便会结冰,也阻挡不了恐龙求生的步伐,在湖相沉积中古生物学家竟然找到了恐龙的脚印。其实这些发现并非偶然,古生物学家在分析恐龙在晚三叠世的古地理分布的时候,发现植食性恐龙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则是非恐龙的主龙类以及植龙类和拟鳄类的家园。

图注:晚三叠世准噶尔盆地古地理位置及恐龙分布图,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三叠纪的亚利桑那州,恐龙处于边缘地位,作者:儒略·斯托尼

恐龙,特别是植食性恐龙能够在中、高纬度地区竞争过植食性的拟鳄类,关键在于它们有着更高的新陈代谢率,同时还能够在相对寒冷的环境中保存体温,依靠的正是羽毛!我们已经在许多兽脚类恐龙和至少两种基干形鸟臀目恐龙身上发现了羽毛结构,而系统发育支架法更是支持三叠纪的恐龙是普遍长有羽毛的,其与翼龙身上的羽毛同源,作用当然就是保温。用于保温的羽毛之后继续演化,最终帮助鸟类直上云霄。

图注:系统发育框架上重要的生理特征的进化分支图,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长羽毛的基干鸟臀目恐龙,作者:Larry Felder

03

寒冷之中树霸业

身上长着羽毛的恐龙能够在相对寒冷的环境中生存,即便是超级火山喷发造成的火山冬天也能够应对。反观那些生活在低纬度的大型主龙类和其他物种,由于缺乏御寒的能力,最终纷纷倒下。当大灭绝结束之后,气温回升,恐龙们便从高纬度向低纬度迅速扩张。在这个过程中,恐龙的种类和数量翻倍,体型也不断增大,就难兽脚类为例,体积增大了近20%

图注:双嵴龙是早侏罗世最早大型化的食肉恐龙之一,图片来自网络

正是靠着热血和毛发,恐龙度过了发生在三叠纪末期的灭绝事件,并在侏罗纪到来之后开启了恐龙的纪元!

参与研究的包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沙金庚研究员和房亚男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Paul Olsen教授等人,相关论文于2022年7月2日发表于国际知名刊物《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参考资料

论文:

Paul Olsen*, Jingeng Sha*, Yanan Fang, Clara Chang, Jessica H. Whiteside, Sean Kinney, Hans-Dieter Sues, Dennis Kent, Morgan Schaller, Vivi Vajda, 2022. Arctic ice and the ecological rise of the dinosaurs. Science Advances.

图片/ 来自网络(部分来自中科院南古所公众号),侵删

文字 / 江氏小盗龙(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