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像什么吹过你的脸比喻句(你的笑像一条恶犬)(1)

前段日子一曲《盗将行》火遍网络,其中有一句歌词:

风像什么吹过你的脸比喻句(你的笑像一条恶犬)(2)

这句歌词遭到一位大学教授的批判,

教授在微博上称其“狗屁不通”。

风像什么吹过你的脸比喻句(你的笑像一条恶犬)(3)

这件事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

网友分成三派:赞成、反对、中立。

这句歌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争论的症结其实集中在一个点,那就是:

风像什么吹过你的脸比喻句(你的笑像一条恶犬)(4)

初步认识比喻

01概念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

——来自百度百科

02条件

(1)本质不同:

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有相似点: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03结构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04基本类型

风像什么吹过你的脸比喻句(你的笑像一条恶犬)(5)

风像什么吹过你的脸比喻句(你的笑像一条恶犬)(6)

05作用

1、描绘事物特征时,叫“比喻”。

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使语言文采斐然,

有感染力。

2、说明或讲道理时,叫“打比方”。

深入浅出

化抽象为具体,

化繁为简,

语言生动形象,有文采。

认识升级

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

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

比喻作为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是通过A来认识B。比喻的本质就是要降低沟通成本,能让人“秒懂”。

钱钟书说过:“解释是幽默的致命伤。”比喻也是如此。如果不能让人瞬间get到A和B之间的相似之处,比喻就失去了它的目的和意义。但是,比喻又是追求新奇的,烂俗的比喻虽然能让人秒懂,但是不能激发人们拍案叫好的冲动,也是失败的比喻。

黑格尔曾经说过:

为了避免平凡,尽量在貌似不伦不类的物品之中找出相关联的特征,从而把隔得最远的东西出人意外地结合在一起。

好的写作者都擅长使用比喻。

(句一)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句二)大碟子里面放着几块半生不熟的肥肉,原来是红烧的,现在看得倒像红人倒运,又冷又黑。

——钱钟书《围城》

以上两句都是《围城》中的绝妙比喻。

“恶毒”是一种品格,抽象不可感,“砂砾”和“刺”则是具体的事物。在第一个句子中,当钱钟书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也突然发现了两者的相似性,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第二个句子,用“红人倒运”比喻一块冷掉的“红烧肉”,此处不仅有对“红烧肉”的描写,也包含了对世态人情的揭露。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将看似风马牛的两者联结在一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再比如说,张爱玲形容一个下雨下个不停的村庄,

整个的雨天的乡下蹦跳着扑上身来,就像一群拖泥带水的野狗,大,重,腥气,鼻息咻咻,亲热得吓人,可憎。

风像什么吹过你的脸比喻句(你的笑像一条恶犬)(7)

再来看看这句饱受争议的歌词,

反对的人认为“狗屁不通”,

支持的人则认为这个新奇的比喻句恰恰写出了内心被撩拨之后又喜又恼的心情。

概念区分

风像什么吹过你的脸比喻句(你的笑像一条恶犬)(8)

1、比喻、比拟、拟人

误区一:比拟不等于比喻 拟人

误区二:比拟不等于拟物

误区三:拟物不仅包括以人写物,也包括以物写物

风像什么吹过你的脸比喻句(你的笑像一条恶犬)(9)

风像什么吹过你的脸比喻句(你的笑像一条恶犬)(10)

风像什么吹过你的脸比喻句(你的笑像一条恶犬)(11)

2、借喻和借代

风像什么吹过你的脸比喻句(你的笑像一条恶犬)(12)

关于博喻

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它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喻,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

——来自百度百科

例一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风像什么吹过你的脸比喻句(你的笑像一条恶犬)(13)

诗人连用十多个比喻摹写乐声,表现了乐曲旋律的变化:

“舒徐流畅——沉咽低回——间歇停顿——激越雄壮——戛然而止”。

其中,“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等从音强、音高、音色、节奏不同角度设喻。调动读者的听觉和视觉,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例二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风像什么吹过你的脸比喻句(你的笑像一条恶犬)(14)

像一望无际的青草般绵延不绝,

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风絮纷乱繁多,

如淅淅沥沥的梅雨迷茫长久。

词人贺铸巧借三个具体而极富感染力的形象,反复形容比附,

将难以触摸辨识的“闲愁”,转化成了三个有声有色的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