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沽上丛话 《曙光》纪行 五(引题)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做自己的主人过一生?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做自己的主人过一生(应做世界主人翁)

做自己的主人过一生

原标题:沽上丛话 《曙光》纪行 五(引题)

应做世界主人翁(主题)

杨仲达

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的房间里,我看到墙上挂有一个展牌,是《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歌》,歌词是这样的:

“创造世界一切的,唯我劳工。被人侮辱压迫的,唯我劳工。世界兮我们当创造,压迫兮我们须解除,造世界兮除压迫,团结我劳工。”

歌词简短,文白相杂,颇具有年代感,而其情悲愤,沉重有力。这首歌后来又称《劳工歌》,而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它被改称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之歌》,其歌词也有所改变:

“被污辱的是我劳工,被压迫的是我劳工。世界啊,我们来创造,压迫啊,我们来解除。创造世界除压迫,显出我们的威风。联合我劳工,团结我劳工,劳工,劳工,应做世界主人翁,应做世界主人翁。”

可以看出,两首歌词相似,我猜想在安源所见,似乎应该是母本。后来我为此专门请教了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的黄领老师,他印证了我的猜想。在我们采访当日,又进入路矿工人纪念馆之内的时候,墙上也有这首歌谱,该馆副馆长黄洋对我们说,有很多参观的观众,要求讲解员为大家唱这首歌,她为我们演唱了这首歌,并被摄入了纪录片。她唱得就是这一版本,动情、婉转,经过女性的声音唱出,并不是我根据歌词想象的,也不是我在《东方红》里听到的那样沉郁,而是悦耳好听,甚至有一点欢快的感觉。这该怎样解释呢?或许是,作为后人的我们在回溯这段历史的时候,怀有胜利的喜悦。

安源路矿俱乐部的长期存在,是罢工斗争的胜利果实,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是党在领导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中创造的“绝无而仅有”的成功范例。在此之后,工人运动在这里长期开展。

当然,那些屈辱、悲愤的抗争,不会因为婉转的歌声而转变,而是要人们永久地牢记着。黑色的煤车一辆辆驶出,被称作煤黑子的工人一个接一个进入井下。安源矿上有一句歌谣:“少年进炭棚,老来背竹筒(指讨饭),病了赶你走,死了不如狗。”这几句歌谣其实远不足以涵盖煤矿工人的悲惨命运。我们在纪念馆看到了他们劳作生活的景象的各种再现,悲惨至极。黄洋副馆长为我们介绍,工人们下井,仅自备一条约三尺长的蓝布,在井下包在头上,出井后用来围身遮羞,到澡堂便当洗澡巾。他们手持铁镐和斧子,头顶茶油灯,肩背煤竹筐,在低矮的井坑里,或蹲或侧躺挖掘,赤身裸体,忍受着井下的高温劳作。工时极长,劳动强度极大。井下经常发生冒顶、穿水、瓦斯爆炸等多种事故,导致不能生还,正是“早晨下得矿井去,不知晚上出不出”。而人命轻贱,当时事故死亡的工人仅发给16元安葬费,而一匹马价值60元,发生事故时,矿局救井重于救马,救马重于救人。尽管如此,工人的工资却极其微薄,还经常被克扣或者延发。更有矿警武装滥用私刑,矿上医士,也都如市侩屠夫一般,工人游艺及教育设备亦一无所有。

那么怎么办,只有反抗。

我们在纪念馆里采访拍摄的时候,那里反复播放的出产于1962年的电影《燎原》,就是根据安源路矿工人罢工而编剧的一部电影。黑白的电影,却更有力量。这部电影的插曲是《我们不是牛马,我们是人》,其这样唱道:“我们不是牛马,我们是人;我们不是牛马,我们是人。兄弟们快快觉醒,铲除压迫,反对压迫,敢团结,一条心。我们不是牛马,我们是人,我们不是牛马,我们是人……”

工人们坚定的目光,在铿锵有力的歌声之中闪现,工人与资本家对峙的画面,牵动着我的心。而影片中目光如炬、沉着冷静的由王尚信饰演的雷焕觉,原型就是直接参与领导了安源路矿罢工的刘少奇。

我在小学课本里就曾学过刘少奇领导罢工与敌谈判的英勇事迹。受毛泽东的委派,刘少奇在罢工之前两天才来到安源。1921年秋,毛泽东以湖南平民教育促进会教员身份,到安源实地调查研究,油画《毛主席到安源》所表现就是这段生活,其实根据后来更新的研究表明,早在1920年,毛泽东就已经涉足萍乡。此后毛泽东又派人到安源开办工人夜校,成立路矿党支部并组织工人俱乐部等办事机构。1922年5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第一次举行盛大集会和游行,以纪念国际劳动节,彼时参加俱乐部的工人迅猛发展到1万多人,俱乐部日益壮大,已经可以与路矿当局展开对峙。

是年至9月初,工人与路矿当局已经呈现出剑拔弩张之势,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工运大潮席卷在即,刘少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临危受命。在前一年的春天,刘少奇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当年6月才刚奉调回国,未久即到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担任湘区委员会委员,参与领导了长沙织造工人和泥木工人的罢工斗争,又成功组织了粤汉铁路长沙段两千多工人的全线罢工,显示出其领导工人运动的出色才干。他在罢工前线,接到刚刚从安源回到长沙的毛泽东的通知,指示他火速赶往安源,指导那里即将爆发的更大规模的一场数以万计的产业工人运动。

刘少奇风尘仆仆来到安源之后,与李立三一道领导了罢工。安源沉睡的矿区,被拉响的汽笛惊醒,工人们挥舞着旗帜和标语,高举着岩镐和斧头,呼喊着口号,他们涌出了井下,聚集在矿区,这正是电影《燎原》镜头所表现的。

我在小学课本里即已学过刘少奇与路矿当局唇枪舌剑谈判的故事,到安源看到了那座被称作公务总汇的矿局办公大楼,那座小楼,不啻一个战场。罢工与艰苦的谈判历时5天,“刘代表”携一万三千之众,并在全国各界人士和工人团体的广泛支持与声援下,将声势浩大的罢工进行到底,路矿两局最终被迫承认工人的罢工条件,把相关条件合并,签订了13条立即生效的协议,主要内容包括俱乐部代表工人权利,不得随意开除工人,增加工人工资等条款,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之权”。

在1922年的罢工之后,刘少奇又在安源持续领导工人斗争,工人运动在此也持续走向深入,还有一部电影可以看作是《燎原》的续集,名为《大泽龙蛇》,表现安源矿工在罢工胜利后的命运走向,也可一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