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管网的受益者(分油气管网倒计时)(1)

油气管网的受益者(分油气管网倒计时)(2)

油气管网的受益者(分油气管网倒计时)(3)

酝酿多年的油气管网改革方案或将于12月公布,国家管道公司亦可能于明年初正式成立。

/ 严凯

位于北京中轴线上安定路西侧的奥林匹克商务区内,坐落其中的恒毅大厦是最不起眼的一栋,但这座高达31层的5A级写字楼处处透露着神秘,整栋大楼的公共区域没有任何公司标识。

再过不久,这层神秘的面纱或将被揭开。接近发改委的人士透露,酝酿多年的油气管网改革方案可能会在12月公布,国家管道公司亦可能于明年初正式成立。

今年以来,位于北京东二环东直门的中石油总部大楼内不断在往外传递出这样的信号,这家有“共和国长子”之称的石油巨头密集地将旗下涉及管道业务子公司的办公场所搬至恒毅大厦。

中石油是无奈的。来自最高层的压力不仅迫使它必须交出近3000亿管道资产的掌控权,这家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四的石油巨头还不得不主动领头进行这项资产转移任务。

另外两大石油巨头中石化和中海油则在等待号令。国家管道公司成立后,两家公司旗下的主干管网资产将率先划拨出去,装入新成立的管网公司。

神秘的大本营

迹象表明,恒毅大厦可能就是这家即将成立的新巨头的大本营

在这栋大厦正门前,停着清一色黑色商务车,几名统一身着黑色西服的工作人员神情肃穆地候在门口。在他们身旁,立着九根旗杆,挂着九面红色的旗帜,最正中的是五星红旗。

走进大厦内,进门处放立着两块告示牌和一台安检机器,戴着通讯设备的安保人员会警惕地盯着没有去前台登记的陌生访客。

尽管大厦没有挂出任何公司标识,但它的地下车库还是出卖了这里的主人。这栋两年前完工的写字楼拥有500个车位,每个车位上方如今都挂着一个白色牌子,上面写着“中油管道专用车位”、“国际管道专用车位”、“工程服务专用车位”等字样。

另一个可以证明这里主人身份的是员工胸前挂着或手里拿着的工牌。带子上由橘黄色、红色和白色组合而成的LOGO标识显示这里是中石油的地盘。

恒毅大厦物业人员称,整栋大楼已被中石油租下,目前已入驻过半,其中中石油管道公司在最顶层办公,剩余楼层也将在春节过后会陆续被入驻。

11月27日下午五点后,当夜幕降临,整栋大厦确有大概一半楼层没有亮灯,这证实了物业人员的说法。

今年初以来,中石油开始低调地将旗下涉及油气管道业务相关的子公司从北京的不同办公地点搬至恒毅大厦。据界面报道,仅过去两个多月,有大约十家中石油下属子公司搬至这里。

早在4月28日,中石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油管道”)发布了一则招标项目公告,该公司恒毅大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会议音频,及控制系统建设包进行公开招标。

中油管道此前的办公地点位于北京昌平区。但位于该大厦地下四层的车库中,悬挂着的“中油管道专用车位”指示牌显示这家公司办公地址已搬迁至此。

一个月后,中石油旗下长输油气管道调度控制中心——中国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下称“北京油气调控中心”)亦发布了一则工程多媒体系统招标项目公告。

北京油气调控中心成立于2006年5月8日,原办公地点在中石油总部大楼,主要职能是对中石油下属长输油气管道实施集中调度指挥、远程监控操作、维修作业协调和管网运行优化。

去年12月,中石油直属专业化物资采购企业中国石油物资公司也发布恒毅大厦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公开招标公告,该公司此前办公地点位于鼓楼外大街。

9月27日,中石油下属上市公司中油工程(600339.SH)发布关于办公地址变更公告。公告显示,即日起,中油工程将从中石油集团总部北京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搬迁至朝阳区安定路5号院2号楼恒毅大厦。

颇为意外的是,中石油昆仑好客有限公司(下称“昆仑好客”)亦在恒毅大厦的八层办公。昆仑好客成立于2017年9月4日,主要负责中石油旗下加油站的便利店服务。

来自中石油的消息称,中石油将旗下油气管网业务相关子公司集中至恒毅大厦,是在为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油气改革分水岭

恒毅大厦的神秘面纱背后,或是即将成立的国家管网公司。

但截至目前,工商注册资料中未有国家管网公司的相关信息,这家新巨头的注册成立可能将会在重组方案公布之后。

今年年中,有关国家管网公司即将成立的消息开始流传。

据彭博社6月报道,中国政府将在冬季用气高峰前宣布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分拆管网资产计划。新组建管道公司临时命名为中国管道公司(China Pipelines Corp.),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把旗下管道资产及员工剥离,转移至新公司,再按各自管道资产的估值厘定新公司的股权比例,新公司估值约3000亿至5000亿元。

第二步,获注入资产后,拟引入约50%社会资本,包括国家投资基金及民营资本,新资金将用于扩建管网;最后,新管网公司寻求上市。

事关油气管网拆分独立的博弈由来已久。

自2010年以来,每次涉及出台油气相关法律法规时,国家发改委均会召集专家组进行讨论,但凡涉及理顺天然气价格,管道独立会成为讨论焦点。但在早期,每次讨论都会因中石油的强势反对而无疾而终。

中石油必然会反对。对这家石油巨头而言,油气管道是其核心资产,在所有业务板块中盈利能力最稳定。若将油气管网拆分,中石油是“三桶油”中最受伤害的一家

截至去年底,中石油国内运营的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约8.56万公里。其中,原油管道2.04万公里,占全国68.9%;天然气管道5.38万公里,占全国76.2%;成品油管道1.14万公里,占全国43.2%。

转机出现在2013年下半年。当年8月以来,中石油爆发腐败窝案,原国资委主任、原中石油集团董事长蒋洁敏以及中石油集团原副总经理王永春、原副总经理李华林等高管相继落马。

一个月后,当发改委多次召集石油公司代表开会,再度讨论油气管网独立的可行性时,来自中石油的反对声音小了很多。

此消彼长,各界关于拆分的呼吁声开始盛起。其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2013年10月底提出的“383”改革方案最为激进,但这个方案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383”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将石油天然气管网业务从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的油气企业中分离出来,组建若干家油气管网公司,并建立对油气管网的政府监管制度。

当外界为改革方案争论不休时,中石油已经悄悄启动了内部改革。2015年底,中石油宣布将以中油管道为平台公司,整合旗下东部管道、管道联合及西北联合三家公司。

整合后,中油管道总资产超过2813亿元,目的是建立统一的管道资产管理运营及投融资平台,宝钢股份、新华人寿、雅戈尔等公司出现在股东名单中。

去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为这项博弈长达近十年的改革最终确定了方向。

《意见》提出,分步推进国有大型油气企业干线管道独立,实现管输和销售分开,完善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油气干线管道、省内和省际管网均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去年12月,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公开表示,2018年要制定天然气管道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作为这项方案的核心,油气管网独立势在必行。

如今,中石油的油气运输相关业务子公司全部齐聚在恒毅大厦,来自于中石化和中海油旗下的油气管网资产也将陆续拆分注入新公司。

遍布中国境内超过13万公里的油气管网的掌控权将易主新公司,这里或许也将注定成为中国油气改革的一道分水岭。 ◆

油气管网的受益者(分油气管网倒计时)(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