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婆媳关系的内在原因(红楼亲情之子女篇)(1)

这次锦绣周末,推荐的是黛袭的美文。黛袭的文字,一向温和细腻。“每个孩子都该被温柔相待”“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这样的句子,读着就让人心生欢喜。父母和子女是一场缘分,只是,这缘也分善缘与孽缘,贾府这样利益纠葛的大家族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格外复杂、苦涩,欲说还休。

红楼梦婆媳关系的内在原因(红楼亲情之子女篇)(2)

大家族中因由众多嬷嬷丫头照顾子女,加上封建社会特有的宗法体制,亲情就像一粒糖放在了湖水里,被无限稀释。贾府中的孩子,要想品尝那一点点甜味真的很不容易。

七十一回,宝玉笑道:“人事莫定,知道谁死谁活。倘或我在今日明日,今年明年死了,也算是遂心一辈子了。”众人不等说完,便说:“可是又疯了,别和他说话才好。若和他说话,不是呆话就是疯话。”鲁迅评论宝玉,“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呼吸领会之,唯宝玉而已”,宝玉的孤独在于没人懂他的活法。每当他表露心声,亲人就笑他又疯了。韩愈的“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这种凄凉景象未尝不是描绘若干年后的王夫人。望着儿子“悬崖撒手”绝然离去的背影,天下如王夫人般的母亲们想些什么?

同样孤独的还有探春。探春目睹一家子像乌眼鸡一样争来争去,心痛不已。为何独她能感受这种氛围?固然和她的天性有关,我想也应该和她庶出身份有关。因为庶出,下人们暗地里里瞧不起她,可她争强好胜,不肯落人褒贬,所以,她逐渐赢得别人的尊重,包括王夫人、凤姐对她的赏识。但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忽略大家族对这个有志女儿亲情上的淡漠。所有亲人包括亲生母亲赵姨娘都不能理解探春,为什么她时刻武装着自己,即使自己的亲舅舅也不肯多照顾一分一毫,一听到迎春受欺负也要上阵去“战斗”一番。只有她知道,她能靠得只有她自己。“我若是个男子,早出去立一番事业”,这份来自身为庶出女孩的仓惶感,这份掩盖在争强好胜之下的委屈无助,谁来安抚?

贾环不同。贾环曾经哭着说,“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你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虽说是同一家的孩子,“一样也有丫头婆子”照顾着,但这个小孩儿就是觉得自己没人待见。也确实如此。父亲眼里“人物猥琐、举止荒疏”,凤姐眼里他是个“燎了毛的小冻猫子”。贾母喜欢派菜,一次都没有给过贾环。虽有个母亲,拿出本事替他争取他该得的,可是,却因此越发被人嘲笑了去。他会感受到几许亲情?

红楼梦婆媳关系的内在原因(红楼亲情之子女篇)(3)

贾政家的孩子还算幸运。他们的烦恼都是“高贵”的烦恼,贾环层次低,比起别家孩子也算好的。看看贾敬家。贾敬不务正业,抛下没娘的儿子女儿不管,跑到城外道观胡羼。贾珍,没了长辈束缚,自由的如风一般,做出来的事让人瞠目结舌,竟把儿媳妇霸占了去。难以想象,贾蓉最初得知此事的震惊得有多强烈,父亲的底线在哪里?但见得多了,又没别的办法,自然也就可以和父亲一起玩弄两个姨母了。有人说“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便是母亲的呼唤”, 凤姐骂贾蓉,“你死了的娘,阴灵也不容你”。对贾蓉来说,娘是谁?娘是什么?来自娘的温柔的呼唤早已如蓬草般飞得无影无踪了。

贾赦家也好不了那里去。邢夫人对迎春说,原来你的娘比三丫头的娘强十倍,这样看来,迎春娘容貌性情都应称得上上乘,却早早死去。迎春从小没了娘,爹和没有一样。王夫人为迎春做了什么?除了出了事怕负责任之外。但迎春自己觉得在王夫人照管下,还是过了几年舒心日子。只要有个人照应,就觉得不错了,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

红楼梦婆媳关系的内在原因(红楼亲情之子女篇)(4)

贾琏因为是男孩,感觉上内心没有迎春那么苦。但他好像是用另一种“繁忙”填补内心的空虚。贾母说他“脏的臭的”都往自己屋里拉。对于女性的温柔,他是有多渴望?

贾府孩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光鲜的苹果,打开一看,内核黑了甚至烂了。他们不缺少家庭教育,尤其是男孩,贾珍叫小厮朝贾蓉身上吐唾沫,宝玉、贾琏都挨过父亲的打,女儿们每天也都日濡目染着如何做一个大家千金,但所有的教育都是要塑造一个模型,能延续家族传统的、符合主流社会价值观甚至是满足父亲私欲的模型,而不是顺应他们的天性,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他们的心从没有被哪怕一个家长(贾母对宝玉虽有宠溺,但更讲规矩。严格来说,也不是因为懂得宝玉才那样对待宝玉)温柔相待,他们的惶惑、烦恼、孤单甚而是嫉妒、不满、愤恨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流露或发泄。父亲是规矩的象征,母亲把他们看做地位、未来的保证。生在这样的人家,幸还是不幸?

正在崛起的或者已经败落的,父亲已经不在,加之母亲天性中的慈爱,这样人家的孩子,尽管个性也会有缺陷,但因没有那么多规矩的束缚,看起来倒有生机,更阳光一些。夏金桂失了父亲,但母亲能干,公司经营规模扩大迅速。夏金桂才有底气飞扬跋扈。

红楼梦婆媳关系的内在原因(红楼亲情之子女篇)(5)

薛姨妈虽然嘴碎,但却是红楼中最温暖的母亲之一。薛蟠之所以敢和冯渊在都市中一争高下,夺下香菱扬长而去,是因为他知道,母亲知道此事后,最多也只是训斥一番,自然会找人摆平这个烂摊子。薛蟠出去做买卖的路上,遇到心仪之人,回来缠着薛姨妈去说媒,薛姨妈也就由了他。薛蟠的性子散漫骄横,正和薛姨妈无原则的袒护儿子有关。

宝钗是红楼中的淑女,可她也有挤眉弄眼的时候。第五十七回,“宝钗笑道:非也。我哥哥已经相准了的,只等来家就下定了,也不必提出人来,我方才说你认不得娘,你细想去。说着,便和他母亲挤眼儿发笑。”惹得林妹妹追着打她。宝钗叫一声妈,林妹妹有多羡慕?到最后干脆就把宝钗看成亲姐姐,把薛姨妈看成亲妈。这是没娘的孩子的苦啊。

红楼梦婆媳关系的内在原因(红楼亲情之子女篇)(6)

完全就是小门小户,因为没见过世面,一味的贪财图利,也有吃有娘的苦的:尤家姐妹,就是因有一个这样的娘才命运多绛悲剧收场。那见过世面的,勘破人世间的纷繁复杂,就会用自己的行为教儿女走正道。比如刘姥姥,我相信,她的女儿绝不会落到自杀的地步,而她的外孙受她影响,也不会破落到哪里去,她的外孙女也不会只想着攀高枝。

红楼梦婆媳关系的内在原因(红楼亲情之子女篇)(7)

那些做了丫头的女儿呢?她们是好是坏,父母已经没有决定权了。因为即使亲娘死了,主子如果不让奔丧也就不能去,主子面前讲不起孝道不孝道。袭人是这样,鸳鸯是这样,所有丫头都这样。袭人还算有福。她的娘惦记着她,逢年过节记着接她回去。知道做丫头不容易,想着赎她。她的娘临终时,袭人也见了最后一面,并且以多年奋斗来的姨娘身份。

红楼梦婆媳关系的内在原因(红楼亲情之子女篇)(8)

可怜晴雯——我曾设想过晴雯的父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母亲或者是犯了事的大家族女儿落难?父亲或者是虽贫苦但也像石呆子那样的精神贵族?晴雯如此不俗的个性,绝不是袭人辈平庸家庭能影响陶冶出来的。大约几岁的晴雯的家里就遭遇了巨大变故,十岁被赖嬷嬷辗转买下,后来送给贾母,又跟着宝玉,由于任性张狂,不懂拉拢,不愿趋奉,致使蒙受不白之冤,“有冤无处诉”,最后屈死。死的时候竟然叫了一夜的娘,一夜呢,或许只有叫着娘亲才会在那孤寂无人的黑夜里稍微缓和一下自己将死的难过,或许脑子里全是小时跟着娘亲嬉戏的画面,或许是呼唤死去的娘亲领自己回家……可笑宝玉,还希望晴雯叫的是自己,你给予晴雯的那浅薄的一点又怎敌得过那永恒的、温暖的、坚实的、唯一的母爱?尼采有一句,我愿意变为泥土,让我在诞生我的大地中安息。是的,唯有母亲的低语才是甜蜜的,可是,晴雯最终还是被草草的火化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