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图书馆借书能借多长时间(复旦图书馆大数据流出)(1)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所有舒适,都有代价。

最近,复旦大学一张图书馆打卡图在网上火了。

复旦大学图书馆借书能借多长时间(复旦图书馆大数据流出)(2)

其中医学院学生过去一年的打卡次数,令人目瞪口呆。

风雨无阻的潘同学,在馆天数301天;

最爱泡图书馆的陈同学,在馆时长2325.5小时;

李同学连续168次开馆即到,王同学225次学到闭馆,而另外一位孔同学,竟然创造了连续打卡1424次的记录。

看完这些,网友们坐不住了:“这下子天赋不够的借口不能再用了;比我聪明的比我还努力,原来是真的……”

复旦大学图书馆借书能借多长时间(复旦图书馆大数据流出)(3)

调侃归调侃,扎心是真扎心。

在一张张打卡图、学霸作息时间表流出之前,我们总习惯看到别人表面的光鲜,把他们的成功归结于天赋、家庭、运气……

却唯独忘了,路都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所有优秀背后都是苦熬,每一种光鲜的人生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01

前段时间,央视曝光了一则新晋女主播郑丽的工作视频。

在紧锣密鼓的视频节奏中,我们才看到央视主播们风光背后最真实的日常。

下午2点,郑丽到达公司,先上妆,再备稿,准备下午16点的新闻直播节目。

复旦大学图书馆借书能借多长时间(复旦图书馆大数据流出)(4)

节目录完后,她又进入一下轮的补妆、对稿,为19点的《新闻联播》做准备。

复旦大学图书馆借书能借多长时间(复旦图书馆大数据流出)(5)

就这样连轴转了好多个小时,期间要自己熨西装,顾不上吃晚饭,要见缝插针一遍遍对稿,不停配合演播室工作人员的各种工作……

全部工作结束后,已将近晚上9点,这时郑丽才打开早已凉透的饭,匆忙扒上几口。

复旦大学图书馆借书能借多长时间(复旦图书馆大数据流出)(6)

从非科班出身,到进入黑龙江地方电视台,再到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社区》,直到最后走进《新闻联播》。

这一路走来,疲累和辛苦,早已成为郑丽的常态。

而在她看来,自己只是认真做好了手上的每件事情,和优秀的同事们相比,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复旦大学图书馆借书能借多长时间(复旦图书馆大数据流出)(7)

但越优秀的人,越懂得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好事,越是厉害的人,越能承受住压力,选择不断进取。

高三学霸寒冬腊月在屋顶蹭网上课,华为“天才少年”吃住都在实验室;

李佳琦一年365天直播389次,董明珠连续30年没有过休息……

每个人都喜欢轻松,但很多人往往也只有在吃过生活的苦,挨过现实的锤之后方才明白:

轻松和舒适意味着止步不前,而忙碌和艰难才是成功人生的标配。

没有谁的人生是容易的,也没有谁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

02

记得有一期《脱口秀大会》,思文上台表演时,谈到“努力”这个话题。

思文说,生活其实还是要努力的,有时候看起来很佛系的人,其实比你还努力。

复旦大学图书馆借书能借多长时间(复旦图书馆大数据流出)(8)

想来确实如此,鲜花绽放时,人们往往只看到它一时的惊艳,却不知此前很多日子,它都在默默努力,把根扎进大地。

前段时间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团小将全红婵,在女子单人十米跳台决赛中,成为奥运史上五轮三跳满分第一人。

这个笑容自信,技术精湛的小女孩,被称为“跳水天才”,惊艳了全世界。

复旦大学图书馆借书能借多长时间(复旦图书馆大数据流出)(9)

采访视频曝光后,有人形容全红婵夺冠的过程“就像去菜市场买菜一样。”

然而,在知道她的训练强度后,很多人都破防了。

在她刚开始参加训练的时候,所在的训练场地是全省最差的。

露天的跳水台,意味着要日复一日接受烈日的暴晒和大雨的洗礼,有些成年运动员都苦不堪言,但当时年仅7岁的全红婵却全部扛下来了。

小小年纪便站上跳水台,最难克服的是对高度和水的恐惧,但她却一次次逼着自己站上十米跳台。

她坚持每天练习跳水400多次,只要有一个动作没达标,就反复训练,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为了保证比赛时的观赏性,她把自己的体重严格控制在34.5到25公斤之间,丝毫不曾懈怠。

正是背后这样拼尽全力地付出,才成就了人前那个看似毫不费力的她。

很喜欢的一句话说,所有的优秀,都是有迹可循的,所谓的天才,不过是一次次千锤百炼,日夜兼程的结果。

柴静曾说,“每一个笑容满面的人,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每一张看似云淡风轻的面孔背后,也都藏着一个人的竭尽所能。

复旦大学图书馆借书能借多长时间(复旦图书馆大数据流出)(10)

03

曾在知乎上看过一个话题:“有哪些让你醍醐灌顶的人生真相?”

下面有个回答说:

“如果你觉得努力不能让你过得更好,那么躺平更不会。

它只会让你呆在舒适区,一边焦虑,一边无所事事,直至最终被你的同龄人远远甩在身后。”

我之前在报社认识一个记者朋友。

那位朋友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纸媒还火得一塌糊涂,记者也是非常风光的行业,朋友因此过了一段很舒适的日子。

每天准点打卡上下班,周末参加饭局,和一群人一起喝酒吹牛。

他曾经以为,这样美好的日子能够一直持续下去,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巴掌。

当传统媒体的发展势头一落千丈,身边人纷纷转行离开时,他突然发现自己除了好的酒量和牌技之外,别无所长。

而另一些在纸媒鼎盛时也坚持加班学习的同事,要么考上了公务员,要么去了500强企业,重新走上人生另一条向上的坡道。

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懒马效应”,说的是两匹为主人送货的马,一个走得很快,一个走得很慢。

主人见状,把更多的货搬到走得快的那匹马身上,当懒马还在庆幸自己变得更轻松时,却因无法再为主人提供更多的价值,而被宰掉了。

现实世界,也是如此。

所有舒适,都有代价,所有懈怠,必有苦果。

有人沉溺于眼前的享乐,也有人独自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奋斗之路,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此拉开了。

很喜欢的一句话说:“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

人生最怕的是:

你从不愿意耐心打磨自己,却日日感叹自己陷入庸常;

你从不去做退而结网的事,却热烈地盼着鱼儿从天而降。

复旦大学图书馆借书能借多长时间(复旦图书馆大数据流出)(11)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会给努力的人以奖赏,也会给荒废的人以惩罚。

最后和大家分享复旦大学教授在毕业典礼上说的一段话:

“不要相信躺平的鬼话。在我看来,人生应该这样度过:

他永不泯灭向上进取之心,永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这样在来日无多,回首往事时可以自豪地说,我一生犯过不少错误,也有过诸多遗憾,但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无愧来到这个世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