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是谁指挥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1)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由于它规模过大、影响过深,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许多争议。

例如对于“这场战争的指挥者是谁?”的问题,在某次论述中,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兼教授孔庆东称:目前主要分成五派,势力最大的一派认为淮海战役由粟裕全权指挥,理由是在战役期间每个关键的决策都是由他发出;

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刘、陈、邓等人在该战役中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寻找结论。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是谁指挥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2)

战役起因:国共之争——华东野战中的较量

据相关史料记载,1947年6月的华东野战中,司令员刘伯承、与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12万大军渡过淮河,进入了大别山。而后为保证任务成功,毛主席派出陈毅、粟裕等人率领部队进行支援,最终在兵分三路攻势、历时21天后,我军完成千里跃进,并成功解放了11座县城。

因此在此前的整个华野地区,主要指挥者还是刘、邓二人,而陈、粟只是作为支援。真正的转折,还要数1948年的济南战役。1948年后,国内的形势开始越发严峻。

据称8月初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了一场军事检讨会议,在会议上提出了“东北、华北地区要重点巩固,同时应扩张西北、加强华东华中地区的进剿”的方针。

于是从下半年开始,在国军的重点防御、猛烈攻击下,解放军对战局势开始急转直下。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是谁指挥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3)

随即共产党发起了济南战役,在战役中,蒋介石命令位处徐州地区的黄百韬、邱清泉、李弥三人北上解围,但在华野的阻止下,直至济南城破三人也未能顺利会师。

当时粟裕本来想采取围城的方式歼灭黄百韬与邱清泉一行人,但由于战争后期自身实力大减,再加上增援部队无法抽身,粟裕只好放弃攻打。后来他根据局势给中央致电,提议“应继续追击,再次发动一场战役”,并将该战役命名为“淮海战役”。

中央经过商议后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为实现华野、中野联合的战略设想,中央决定将陈毅调往中原局任第一副司令,华东邓子恢调任中原局第三书记,粟裕则成为了华野区的主要军事负责人。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是谁指挥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4)

与此同时,淮海战役的规模也得到了扩大化。而这场战争的胜利,关乎着中共是否能够掌握革命主动权,可谓是决定命运的关键之战。因此,1948年11月,中央再次发出一份电报,内容称在战役前要集结五大前委,成立一个最高机构的“总前委”,并任命小平同志为书记。

随后接到消息的刘陈邓告电毛主席:“在上面下达由我们统一指挥的命令后,我们理应的应当负起这个责任。不过需要明确的是,目前我军通讯条件还较差,战况可能有所延迟,所以请求应允粟裕在指挥时能临机决断处置,避免事事请示。”

随着各项条例的定下,总前委正式成立了。而通过该事件我们也能得知,陈邓等人对于配合粟裕参战的表态,以及他们在战役中发挥出的重要的助力作用。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是谁指挥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5)

权威战史著作之结论——淮海战背后的指挥揭秘

不过迄今为止,关于淮海战役的总指挥问题,仍然众说纷纭。在北大教授孔庆东所著的《情天恨海陈老总——陈毅》一文中就提到:“军事爱好者们普遍认为提出‘淮海战役’的粟裕作用最大。因为总前委成立后,实际上也只召开过一次会议,五位委员只来得及匆匆合影。”

当时毛主席之所以明令将战役指挥权交由资历最浅的粟裕负责,就是因为他军事才能十分卓越。粟裕曾说:“在同样的部队与武器下,高明的统帅进行了正确的引领与指挥就能打胜仗,反之则会变得被动。”

而在他的引领下,我军的确屡次取得胜利。连毛主席都评价道:“粟裕的战术,既灵活又勇敢,淮海战役他当属第一功!”所以在该战役中,粟裕的贡献是没有争议的,但关于“指挥者”的定论却另有他人,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是谁指挥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6)

甚至从另一种程度来说,淮海战役在战略上的总指导还要属毛主席。毕竟各战区的司令任命与人员分布是由他选择分配的,在选择时,不仅会考虑到作战能力,还有年龄与资历。

所以选择粟裕负责,也可以定性为毛主席的知人善任。粟裕被派下任务后,也只负责作战方面的指挥,后勤和统筹安排则不属于他的范畴,而是被交由总前委负责。

在作战期间,尽管毛主席给予了粟裕较大的自主权,但当时中野和华野之间的所有战事情况,都会及时抄送一份电报给中央军委,因此几乎所有战略上的重大的抉择都是由毛主席决定。

同时,他也会通过电报来下达命令,随时调整作战方案。因为只有把控好大方向、统筹全局,才能使战争取得根本性胜利,所以到了关键时刻,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只能是中央。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是谁指挥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7)

当中央无法到场时,就需要指派一个代表作为指挥。

对此孔庆东称:“接着除了支持陈毅与刘伯承的两派,一是认为陈毅充分发挥了组织领导的能力;二是认为刘伯承歼敌多且屡献要计外,还有一派就是拥邓的。而作为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的确有着最终决定权。”

因此在战役中,中央军委与毛主席的电报绝大部分都是发至邓小平,再或是以“刘陈”、“刘陈邓”、“陈邓”等开头。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以及《邓小平的军事谋略》、还有影视《风雨钟山路》等中,文段与画面都参照了这个说法来撰写和拍摄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是谁指挥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8)

所以称邓小平为“战役指挥”的说法是准确的。

孔庆东还称:“最后一派也就是极少部分人认为,两大野战军在三年里虽然人数占优势,但与敌方一直胜败持平,直到林彪扫平东北才算真正获得胜利。”

最后一种说法在孔庆东看来,“观点过于偏激”,但对于“独立进行指挥”一说,他也并不认同。孔庆东借陈老总之言写下定论:“淮海战役的成功,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是谁指挥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9)

军民鱼水情谊深:胜利背后,血肉之躯筑起的“不朽长城”

那么在一场战役中,为何会出现“民众主导”这样的情况呢?其实对于此事,陈毅也并非夸大其辞。

要知道在淮海战役期间的华东、华中、中原以及冀鲁豫的四个解放区内,民众参与度极其之高,乃至前后共出动了543万民工、88万辆车以及76万头牲畜,还动用了三十多万副挑子、20多万副担架,更甚者还捐献了9.6一斤粮食。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是谁指挥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10)

连陈毅也不禁感慨道:“当时的战区内几乎挤满了群众,运粮食、运弹药的、抬伤员的遍地都是!”甚至在战役的重要场地——总前委旧址所在的濉溪县临涣镇,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那时正是秋冬季节,该地一名志愿者民工在运送物资至前线途中不幸踢破鞋子,为了不影响战争进度,他只好赤脚推车前进。

然而在物资安全送往阵地后,他的四个脚趾头都被冻掉了。战士们打开包裹,发现里面正是给百姓给他们缝制的军服和棉鞋,战士们纷纷感动不已,有人主动帮忙将民工的脚放到怀中捂热。

这幅“军民一家亲”的场景,后来还被濉溪县记载进了军事博物馆中。而在那年的寒冬里,还有千千万万个民工们“拿出最后一把米、将最后一块布码在担架上,再顶着风雪默默推动独轮车”。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是谁指挥的(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11)

不仅如此,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后,我军在伤员救治、兵员替换补充,情报工作等方面都实现了反转。而后解放军们就在这样没有固定后勤补给、没有空中运输的情况下,发挥出了他们极大的优势。

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正是得益于这些民工与百姓们的加入,才给60万解放军注入了温暖与力量,最终打赢了这场空前规模的战役。因此淮海战役的胜利,不单单只是靠一个下达命令的指挥者,更在于所有人的齐心协力,在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同舟共济的传承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