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影视喜好者,我相信各位也都知道21世纪以来的内容创作简直开启了“井喷”模式。

过去或许1年也才只有零星几部电影的上线,但如今却多得让人看不过来,也时常陷入到所谓的选择困难当中---

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国漫(现在的豆瓣评分)(1)

那怎么办?

经济学告诉我们有需求的地方就必然存在商机,而商机的到来也就必然会引诱商家的入局,并带来所谓的解决方案。

毫无疑问,豆瓣便是当下这个时代最为影视喜好者们称称乐道的网站,它会收集海量用户对某部作品的评分,并呈现出“群体共识”的评价,并以此作为衡量一部电影是否值得看的关键所在---

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国漫(现在的豆瓣评分)(2)

不过“豆瓣评分”真的就是权威吗?难道我们只要依据豆瓣的评分指引,那就绝对能够回避所有的烂作,并且还能够将所谓的神作一部不落的包揽下来吗?

不好意思,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而这也就是最近几年随处可见的“豆瓣变味”“现在谁还相信豆瓣评分”等等言论之所以出现的原因所在。

但问题来了:为何豆瓣会走向变味呢?而变味的豆瓣难道就真的一无是处了吗?

下面内容我将给出详细解答---

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国漫(现在的豆瓣评分)(3)

01.连《哪吒》《流浪地球》都被1星差评?

2019年的院线市场是极其繁华的,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迪士尼带来的一系列票房疯狂的佳作(如《复联4》《蜘蛛侠2》等),我们甚至能够在国产电影当中看到了让人欣喜若狂的票房表现。

先是19年春节上映的《流浪地球》以超40亿的姿态盘桓在票房榜单的首位,并为国产科幻电影打开了一扇通往光明的大门,并引发了无数资本涌入到这个在之前尚属空白的领域当中。

再来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横空出世,这原本只是一部不太被看好的国产动画(角色有点“丑”,故事的概述也似乎有点儿俗套),但就当它在暑期档上映之后,院线票房便如同遭遇了一枚鱼雷的冲击,而票房浪花也溅到了50亿之高!

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国漫(现在的豆瓣评分)(4)

你能相信吗?一部国产电影而且还是长久以来都被视作为“亚文化领域”的国产动画片,居然能够成为所有电影工作者都不得不仰望的票房收割机。

这代表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而国漫崛起的声浪也以前所未有的声响度再度响彻天际,这对于无数动漫喜好者来说无疑是值得亢奋狂欢的事情了。

但即便如此,即便如上两部电影佳作甭管在品质还是票房亦或者对产业的意义都极其靓丽,但就在它们的豆瓣栏目当中,我们居然也能够看到数量不菲的“1星差评”---

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国漫(现在的豆瓣评分)(5)

《流浪地球》的总评价人数超过150万(左),而1星差评的比例居然也有2.3%,也就是说有超过3万人打出了最低分。而《哪吒》则相对好,在超140万人评价中只有0.2%的1星差评(右),不过即便如此也多达数千人之多。

他们如此行动的动机是什么?难道真觉得电影已经腐烂至不可救药的境地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下面这段一星评价相信也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了---

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国漫(现在的豆瓣评分)(6)

这位豆瓣用户分别从科学设定、剧本、演技、价值观等维度对《流浪地球》进行了抨击,而他的部分内容也确实有道理,但更多的也只是在吹毛求疵而已。

当然,吹毛求疵不是一种坏的品性,毕竟只有这种较真方才可以推动电影的持续进步。但需要注意,如果某些人过分的将“弊端”放大,以至于完全遮蔽了对优点以及整个电影产业发展阶段的理解。

那不好意思,他的评价压根就不具备任何的参考价值,而为他点上5万多赞的那些豆瓣网友,我认为他们也同样被愤怒遮蔽了客观的眼睛,已经不再可能理性的评判《流浪地球》的优劣了。

而类似的《哪吒》的1星差评言论,同样不具备任何的参考价值---

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国漫(现在的豆瓣评分)(7)

那他们为何会愤怒呢?其中的原因可分为三种并分别面向三个人群。

其一为预期被伤害的人群,此类人因为舆论的热议以及长久以来对国产科幻的期待,于是前往了电影院观看,但结果发现剧情存在不少槽点也认为这部作品的物理依据存在不可理喻的地方,于是便毅然决然的给出了1星差评。

另一种人则是那些“为了另类而另类”的人,当他们在观看过程中发现剧情的某些槽点后,便如获至宝,感觉自己才是真理掌握者,认为广大好评的影迷都是乌合之众,最后为表另类也就理所当然的打上了一分。

还有一种则是那些所谓的“客观主义者”,不过嘴上说是客观,但他们的评分却是带着强烈的主观且偏激的情绪去打分的,目的就是为了用1星差评去中和掉那些认为《流浪地球》完美无缺并给出了5星满分的人群作为---

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国漫(现在的豆瓣评分)(8)

这里面或许也就只有第三种是相对值得被原谅的,但较真来说,这种所谓的“将评分拉回平均”的作为真的有必要吗?

对于一部投资往往最低数千万有时候甚至要高达数亿并且要耗费无数人无数心血的内容创作来说,你只需要花费数十块钱以及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难道就真的不能够包容它的弊端,让它好好的被“吹捧”,并以此吸引更多的票房收益且带动整个电影工业的发展吗?

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国漫(现在的豆瓣评分)(9)

说白了,即便《流浪地球》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真的做不到十全十美,但就冲着他们现有的制作品质,压根就没有任何理由被1星差评好不好?

难道你们真的认为它们和《上海堡垒》以及毕志飞导演的《逐梦演艺圈》一个等级吗?

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国漫(现在的豆瓣评分)(10)

好了,了解了上述内容,相信各位对“豆瓣评分是否可信”也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了,接下来我将给出自己的看法。

02.该如何看待豆瓣评分?它还能作为观影指导吗?

在我看来,在现有的中文互联网里,豆瓣依旧是必不可少的“观影指导”网站,但我们不能够过分的依赖豆瓣评分,我们得有一双发现宝物的慧眼。

首先豆瓣能够作为指导网站的理由在于,虽然恶评人士不少,但碍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正态分布”规律的影响,对于大多数电影来说,他们终究能够被烙印上一个相对合理的评分。

就比方说《哪吒》和《流浪地球》,它们的最终分数也能够徘徊在8.0上下,那对于另外一些争议度更少的作品来说,豆瓣能够给出的分值就更具参考意义了---

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国漫(现在的豆瓣评分)(11)

不过对于某些明显能够感知到“评价两极分化”的电影来说,要小心了,千万别被所谓的“豆瓣低分”劝退了。

就比方说新海诚上一年带来的《天气之子》,这部作品自上映以来就没遭到“结局毁三观”的吐槽,并被无数网友等价于国漫《大鱼海棠》,认为男女主人公为了爱情而放弃世界的作为简直就是自私是不可被原谅且会教坏小孩子的存在。

于是最终也就只有豆瓣7.1的平庸分数---

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国漫(现在的豆瓣评分)(12)

也比方说刚刚上映不久的《妙先生》,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一部“制作粗糙和人物情感转变难逃刻奇属性”的国产动画。

于是乎也就只能享有豆瓣6.3的恶评,而按照目前趋势跌破6分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1星差评的人数也高达2.7%)---

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国漫(现在的豆瓣评分)(13)

但上述两部动画真的如此糟糕吗?我的看法是否定的!

对于《天气之子》来说,它的结局和《大鱼海棠》相似,但也有着不可逾越的迥异差别(灾难并非男女主角导致,而他们后来也对这场灾难怀揣上了不少的愧疚感)。

而对于《妙先生》来说,这部作品虽然部分情节稍有刻奇,但整部作品内含的伦理学思考(杀好人救坏人?),自然选择的理念之争(丁果和笑人的观念争夺),亦或者对人类劣根性的嘲讽(堕落是因为过度捕获金蝉导致的)。

如此深刻的道理甭管是在国漫还是海外佳作当中,都是极难能够遇到的内涵寓意,而它们都被制作人藏进了《妙先生》的故事当中了---

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国漫(现在的豆瓣评分)(14)

那你们说上述两部“豆瓣低分”作品真的就不值得一看了吗?或者再进一步说,所谓的“豆瓣评分”可真的就具有无可辩驳的权威性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而归结来说,我们面对豆瓣评分最理性的方式当属如下操作:

评分先行(能排除大多烂作,减少筛选成本),但对于两极分化的作品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尝试一下,亏的最多也只是微不足道的金钱和时间,但万一你错过了,那损失的可就是可遇不可求的“梦幻体验”了---

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国漫(现在的豆瓣评分)(15)

不妨对豆瓣评分带上一些警惕,也不妨多给国产动画一些包容和体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