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问,中秋节是什么?

对于张九龄,它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思念;

对于白居易,它是“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的孤寂;

对于刘禹锡,它是“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的遗憾。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中秋是个阖家团圆,共赏秋月的节日。

古诗里的中秋情怀(瀚海读诗中秋月)(1)

中秋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字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所以被称为中秋。古人在中秋留下的名篇佳作数不胜数,这个中秋,中国科大全媒体中心《瀚海读诗》栏目就邀您一同品鉴艾青先生一首别有风味的现代中秋短诗,《中秋月》。

中秋月

艾青

中秋的月亮

总是那么惆怅

似一洼秋水的悲凉

蕴着我无可奈何的感伤

借你纤纤的手

剪一缕朦胧月光

让我把今夜的孤独收藏

八月的桂花开始了飘香

而我

再也找不到了来时的方向

古诗里的中秋情怀(瀚海读诗中秋月)(2)

作者介绍

艾青:出生于1910年,原名蒋海澄,现代文学家,诗人。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79年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1996年病逝,享年86岁。

艾青诗歌的特点是在悲哀的感情基调上,唱出深沉热烈的颂歌,其诗绪,也就是环绕在诗歌中的情感,是悲伤忧郁的,构成了“艾青式的忧郁”,在艺术上也达到对历史的综合,对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左翼诗歌和现代派多种传统的融合。

关于《中秋月》

“艾青式的忧郁”在这首诗体现得淋漓尽致。开头说月亮总是惆怅的,其实惆怅的不是月亮,而是诗人本人,中秋本该是团圆的季节,而诗人本人却陷入无限的哀愁中,而月亮在诗人眼中又如何不也是惆怅的呢?月亮似秋水般悲凉,而真正感伤的是诗人的内心。诗人站在月光之下,遥望中秋的明月,诗人何曾不渴望团圆美满,可他只能“借你纤纤的手”,将月光剪下,将孤独收藏,这又何尝不是诗人自己的悲哀呢?生活的的打击和重担已经磨平了诗人本锋利的棱角,使诗人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再闻到八月桂花的飘香,诗人陷入了迷茫,他感叹失去前进的方向,对未来陷入深深的迷茫,“不忘初心”又哪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呢?

这首《中秋月》写在艾青失意落魄之时,表达了艾青在经历重重打击之后内心对未来的迷茫,看不到希望后对自己发出的疑问,同时还有弥漫在诗中深沉的忧伤与思索。或许就是在这样的思考蜕变后,艾青先生才从逆境中坚持了下来,等来了希望。

痛苦总是暂时的,是现状不是结局。

艾青先生在短暂的失意后重新振奋起精神,最后获得了大众和后人的认可,证明了若百折不挠,收获总会有回报的道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正如《尚书》中所说的,“诗言志,歌永言”,不同的诗歌表达的内容不同,但相同的是诗歌都饱含诗人在中秋之际最真实的感受与体验。

千秋风流去,而今又谁人吟?明月逢佳期,四海内共此曲。听了艾青先生的短诗,恰逢中秋时节,你又有什么样的感想呢?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感想。截止9月15日中午12:00,留言点赞数前八名的小伙伴可以获得一块科大定制月饼哟!

古诗里的中秋情怀(瀚海读诗中秋月)(3)

最后祝大家中秋佳节快乐,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联合出品:

中国科大全媒体中心

中国科大教育基金会

主播:凌宇 摄影:梁竞

音频处理:蔡永祥

文字/编辑:刘志荣、王佳泰

统筹:刘源渤、蔡永祥、孙宗哲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