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古以来大战略都是一个格局很高的词语,能引领大战略的人,都需要穿越时代的目光,去找寻大多数人看不见的东西。

比如曾经的德国宰相俾斯麦,就是一个大战略思维的翘楚,在德国无数人高喊殖民扩张的时候,睿智地选择了制衡外交,让新生的德国,在欧陆夹缝中如鱼得水,若不是威廉二世上台之后的胡作乱搞,德国何至于接连两次世界大战惨败,就此一蹶不振。

以史为鉴可知,一个大战略家的存在,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亡和沉浮。

日本明治维新后有多少杰出的人才(为何近代日本缺少战略家)(1)

(俾斯麦和德国大战略)

一:日本的弊端,缺少大战略思维

世界上大国无数,大战略思维的奇才也不少,但有一个近代足够强悍的国家却不是这样,反而大战略人才极度缺乏,这个国家就是我们的东邻日本。

在我的认知中,日本唯一拥有大战略思维的人物,就是策划了行刺张作霖的石原莞尔。

在策划刺杀张作霖之后,石原莞尔曾经为日本制定了一份蚕食中国的计划,这份计划的核心就是,持久战。

对你没看错就是持久战,十年吞并一个地方,稳固后,然后下一个,就这样一点点蚕食,直到最后。

这份让人不寒而栗的计划,一改二战中日本的急切心理,是相较而言最稳妥的战术。

幸运的是,石原莞尔并没有受到重用。

至于原因,则和明治维新有关。

日本明治维新后有多少杰出的人才(为何近代日本缺少战略家)(2)

(明治维新)

二:明治维新的弊端

当一个国家快速大阔步发展的时候,经济上的成就和工业上的成就都是肉眼可见的,但是理念和思维上的进步则往往会滞后。

变革,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往往是手比脑快,日本也是如此。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迅速开始了资本主义道路,跑步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但是这一切并不是自发开始的,而是受迫而为的,原因很简单,当时代变了后,你不变革就会落后。洞悉了时代本质的日本人,开始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

正是这自上而下,让日本残留了无数封建糟粕,因为主导变革的,是原本的皇族、封建地主、大名、贵族们。

日本明治维新后有多少杰出的人才(为何近代日本缺少战略家)(3)

(日本的封建糟粕不少)

这群人引发的革命,天然就有弊端。

首先:最直接的弊端就是,阶级固化问题,在日本依旧延续。

地主、贵族、大名们换了个身份,依旧是统治阶级,没有新旧更替的过程,富人还是富人穷人还是穷人,民间精英当然少了出头之日。

其次:基于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日本虽然经历了深度改革,可封建时代的格局依旧。

农民还是在土地上耕种土地,身份地位并没有多少变化。改变的只有名头,命运依旧。普通人没有在变革中获得国家发展的红利。

最后:国家虽然经过变革强大了,但民众没有富裕,让日本国内市场依旧不大,没有市场只能用武力寻找市场,日本成了一个好战的国度。

一个封建思维依旧,民穷国强,市场狭小,急需开拓的好战国度,就会有个特点,那就是急功近利。这急功近利的体现有很多,集大成者就是日本的赌性。

明治维新仅仅数年后的1874年,日本就敢侵入台湾,这是日本挑衅大清的赌博。

1894年的甲午战争,更是日本赌上全部身家的一战,赢了翻倍输了国灭。

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也是在赌,用赌博的方式,获得了巨大利益也收获了英法的支持。

赌博思维,是日本人的惯用思维。

日本明治维新后有多少杰出的人才(为何近代日本缺少战略家)(4)

(日本旧贵族和武士)

三:喜欢赌博那需要大战略。

当赌博思维占据国民和政府视野之后,那还会有大战略家存在的土壤。

大战略是什么,贯穿时代的谋划,动不动就是数十上百年计,超越时间的前瞻性,才是大战略的精髓。

日本一直赢,也一直处于困境中,需要一直赌博,那有时间等待。

日本的社会属性,还有国际格局注定了日本从明治维新那一刻起,国策就必定以对外扩张为主。只有对外扩张,才能转移国内矛盾,补齐市场狭小的短板,给民众看到希望。

当兵,可以吃饱饭,是日本人当兵动力。

经商,可以去国外,是日本人经商动力。

没地,国家扩展了地盘,可以去满洲过地主生活啊。

所有矛盾的解决,都需要诉求扩展,当扩张成了国策,要大战略干嘛?

日本明治维新后有多少杰出的人才(为何近代日本缺少战略家)(5)

(叫嚣战争的军队)

四:日本军队下克上的深层次原因

日本军队有不少传统,除了海军马鹿陆军马鹿之外,下克上也是传统之一。

这传统的由来,就是当国家想缓慢制定政策,弄点点大战略的时候,急不可耐的下级军官们,看不顺眼了。

他们用武力威逼,用兵谏的方式要政府继续扩张。

比如说,一战结束之后,英法等国为了恢复远东平衡,开始打压遏制日本。

面对英法列强的遏制,当时主政的日本政府,决定暂时退让不和英法等国翻脸。

这做法,在国际关系格局中其实是稳妥的,英法作为日本的长期盟友,真要翻脸了对日本也不是好事。

暂时的退让,不算什么,长久的利益更重要。

但,这个消息传到日本民间和中小层军官耳中,就变了味道。

底层日本人,还有日本中下层军官们,早已习惯了扩张打仗就能过好日子的节奏,真要暂缓了扩张节奏,他们的好日子就没了。

于是群情激愤的军队下层军官们开始行动了。

那一刻的他们,可以擅作主张刺杀张作霖,制造皇姑屯事件,策划九一八图谋东北,拿对华软弱的内阁大臣犬养毅祭旗。

日本明治维新后有多少杰出的人才(为何近代日本缺少战略家)(6)

(日本的下克上传统)

这一系列下克上举措,让日本快速滑向了法西斯主义,也让日本的战争规模不断扩大。

日本下层军官不断下克上,让日本高层深感不安,但是这不安没有变成行动,就在1936年出现的“二二六兵变”失去了控制。

这场兵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皇道派军官的集大成之作。

在兵变之前,策划了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提出了反对意见,理由则是,这群皇道派军官太激进了,毫无战略眼光。

说完之后,他还说,现在该做的应该是,慢慢消化占领的中国东三省,不要继续刺激英美。

这意见在当时看,应该是正确的。

但,但皇道派军官一句话就梗的石原莞尔没脾气:富贵险中求,你当年策划满洲事变,一举成名天下知,现在却对我们指指点点。

石原莞尔听完,无奈地说:明治维新70年,日本即没有学会西方精髓,又丢弃了东方千年价值观,变成了没有思想只知道扩张的野兽民族。

石原莞尔的感叹,道尽了当时日本的现状!

确实,那个时候的日本就是一个全民追捧侵略扩张,强调弱肉强食的民族。

在日本人看来,跪舔强者,欺凌弱者是生存的常态,理智的声音没有任何人听得进去。

全民疯狂就是如此。

于是,二二六兵变后仅一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又一次下克上之后,日本在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开始了一场全面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后有多少杰出的人才(为何近代日本缺少战略家)(7)

(中国的抵抗)

五:顺风仗让日本更疯狂

全面侵华战争打响之后,日本很是风光了一段时间,仅仅半年不到,日本就占据了南京城。

远方传来的捷报,让日本人更加疯狂,疯狂之后。

还有谁在乎战略问题?打胜仗这么简单,继续打就是了。

随后的日本,开始了打乱仗的节奏,在中国战场大阔步前进的情况下,北方撩拨下苏联,南方窥伺下东南亚。

眼见局势失控,1938年,时任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在天皇授意下,提出了“近卫三原则”!

这三大原则很虚伪,分别是“亲善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目的是缓和中日矛盾,淡化侵略者形象,将中日政府共同的目标转移,这算是日本紧急补救的踩刹车举措。

政令一出,日本人看不懂了。

日本明治维新后有多少杰出的人才(为何近代日本缺少战略家)(8)

(永不放弃的中国人)

为什么不继续打啊,不是一直在赢吗,停下干嘛,谈判干嘛,胜利,唯有胜利才是真理。

日本的全民疯狂,让指望缓缓节奏的近卫文磨疯了。

1939年初,难以抵挡舆论狂潮的近卫文磨被迫辞职,新上任的首相平沼骐一郎,顺从民意颁布了《扩充生产力计划要纲》,开始了战争总动员。

军工企业开心了,订单无数,底层百姓开心了,能去国外抢劫了,老百姓高兴了,可以多听胜利消息了。

全民疯狂之后,失败当然是必然。

在民意推动下, 日本不断扩大战争,战火燃遍中国依旧不满足,还在1941年点燃了东南亚。

日本天皇都扛不住这民意汹涌,山本五十六又能如何?

这所有的一切告诉我们,二战时候的日本战略,都是被民意裹挟后产生的,战争是日本全民诉求,从不是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的诉求。

石原莞尔的话很有道理:明治维新70年,日本即没有学会西方精髓,又丢弃了东方千年价值观,变成了没有思想只知道扩张的野兽民族。

日本明治维新后有多少杰出的人才(为何近代日本缺少战略家)(9)

(石原莞尔)

尾声:

写完这篇文章让我更相信一句话,原子弹下无冤魂。

不懂大战略的日本民众,才是日本扩张战略的最大推手,他们支持战争贩子,根源就在于战争能让他们过好日子。

战争贩子成了日本人心中的英雄,英雄就成了恶魔。

今日靖国依旧在,内中鬼嚎不觉耳。

外有人来影匆匆,人人都是百鬼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