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热播历史剧《大秦赋》中,韩非入秦,嬴政初次和他相见就被他的高谈阔论吸引。韩非明面上是韩国使者,背地里破坏姚贾连横赵国,又总是打探秦国的私密信息回传给韩国。

大秦赋最后韩非怎么死的(韩非是韩国死间)(1)

不仅如此,韩非还想方设法在秦王面前构陷姚贾,说他贪墨了秦王给他用于游说各国的钱财,如果不是嬴政英明,姚贾可能真被他害死。

姚贾见此情况,就将韩国南阳假守宁腾已背叛韩国的消息故意泄露给他,逼迫韩非尽遣下人回韩国传消息,而他已暗中部署人马将这些人全部抓住,韩非为死间的事情已是铁证如山。

秦王嬴政再喜欢韩非,也不能容忍死间,只能下令杀韩非。作为韩非的好友,李斯多次劝阻韩非,也在秦王面前求情,却无济于事,只能拿着一壶毒酒,到狱中让好友韩非安乐死,免于车裂之刑。

大秦赋最后韩非怎么死的(韩非是韩国死间)(2)

看到昔日同窗好友死在自己面前,李斯痛苦万分,泪流满面。此时赵高拿着秦王的诏旨说,秦王已改变主意赦免韩非,自责不已的李斯喷血昏迷。

笔者看到这个情景,在为两个男人之间的兄弟情十分感动的同时,也不禁产生了些许疑惑:印象中,李斯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后来他担任了秦朝丞相,嬴政死了都能假传圣旨,赐死扶苏改立胡亥,只因为赵高答应他永世称爵,这样的人会有如此柔软善良的一面吗?

大秦赋最后韩非怎么死的(韩非是韩国死间)(3)

史上并非如此,先澄清三点:

1、李斯和姚贾其实是一伙的;

2、韩非没有安乐地死在李斯怀里,他死前想要辩解却见不到秦王;

3、韩非并不是韩国死间,反倒是秦国私自给他加罪名。

大秦赋最后韩非怎么死的(韩非是韩国死间)(4)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贵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此处史料可以证明,李斯和姚贾是一伙的,他们认为韩非是韩国的忠实粉,不可能为秦所用,还不如随便安个罪名在他身上,诛杀韩非,秦王也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秦始皇本纪》也提及“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李斯和韩非是同窗,却不是好友,否则为啥要留他在咸阳,还和姚贾一起加害于他?

可见剧中男人的眼泪不可信,只骗走了观众的眼泪。

大秦赋最后韩非怎么死的(韩非是韩国死间)(5)

那么,剧中说嬴政后悔,下诏旨赦免韩非,是否有这件事呢?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李斯使人遣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确实如此,然而李斯已经派人将毒药给到韩非,让他自杀。韩非想要见秦王陈述实情,说自己并没有罪过,却得不到秦王的接见,随即吞药自杀,秦王悔之晚矣。

韩非并非死在李斯的怀里,李斯只是派人给他送毒药罢了——由此也可窥见李斯的无情无义。

大秦赋最后韩非怎么死的(韩非是韩国死间)(6)

此外,剧中韩非屡次给韩王送信,韩王言听计从,先是打算和赵国联盟,又整装待发,在南阳聚集兵马。与之相反的是,史上韩非并没有什么话语权,他屡次上书规劝韩王,韩王都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最后迫于秦国压力才让他出使秦国。

在这种背景之下,韩非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妄之臣所容,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写出了《孤愤》、《五蠹》、《说林》、《说难》等书。

比如《说难》一书中,韩非提出:进说的困难不在于我的才能能否向君主进说,也不在于我的口才能否阐明我的观点,也不在于我是否敢毫无顾忌地讲清楚我的看法。进说的困难一般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

很明显,正是因为韩非的建议总是不被采纳,他才要去研究怎么让当权者采纳游说之士的意见,韩王不信赖韩非,又怎么可能让韩非作为死间呢?

大秦赋最后韩非怎么死的(韩非是韩国死间)(7)

说完剧中荒谬之处,笔者更想了解的是:李斯为什么要韩非死?

明面上他和姚贾口口声声说是为大秦考虑,韩非不会为秦国效力,所以应该除掉他。然而,韩王又不采纳韩非的意见,有无韩非对韩国似乎没什么助益吧?反倒是除掉韩非会影响天下士人对秦王的评价,怀疑他不能用人。

反过来,谁会听从韩非的话?只有秦王嬴政了。

大秦赋最后韩非怎么死的(韩非是韩国死间)(8)

说韩非是秦王嬴政最喜欢的谋士都不为过了。

当初嬴政翻阅了《孤愤》、《五蠹》这两本书之后,就感叹道:“哎呀,我要是能够见到这个人并且和他交往,真是死也没有遗憾了。”

后来得知这两本书是韩非的著作之后,秦王命令军队赶紧攻打韩国,逼得韩王无奈之下让韩非出使秦国。为了一个人调动军队攻打一个国家,这似乎是秦始皇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吧?

正是因为秦王嬴政对韩非如此厚爱,才让李斯这小人惴惴不安,早年他和韩非同窗的时候就知道对方的本领,自认不如,现在秦王又这么喜欢他,长此以往,我李斯在秦国还有立足之地吗?

大秦赋最后韩非怎么死的(韩非是韩国死间)(9)

笔者猜测,或许是出于嫉妒的心理,李斯才会建议秦王除掉韩非,并且一下诏旨,立即派人将毒药拿给韩非。如果真是为了秦国,李斯何必私自动手呢?连秦王赦免的诏旨都赶不上李斯杀人的速度,这难道不足以说明什么吗?

或许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然而“仓鼠”李斯算得上君子吗?我不以为然,阁下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