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大清通商银票叁两 】北宋的“银票”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银票。元朝以使用银票为主,明初承元制,明太祖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用桑皮纸为钞料,一贯钞高一尺、宽六寸,是中国最大的银票。清初不印制银票,后由于国家困难,印发“户部银票”,简称“官票”。以后又发行“大清宝钞”,简称“宝钞”。

明代银票价值(十种不同时期的银票赏析)(1)

第二、【民国 中华民国广西银行一毫银票】宣统二年(1910年)3月1日,“广西官银钱号”正式改组为“广西银行”,银行地址在桂林后库街。最初注册资本为省平花银100万两。改组伊始,向日本定印俗称乌龙票的银元券,面额l元的100万张,5元券20万张,计合200万元。辛亥革命后,以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军阀统治广西。其后,各方势力在广西轮替更迭,以目前所见纸币实物论,以广西银行名义发钞,存在着三个不同的时期。

明代银票价值(十种不同时期的银票赏析)(2)

第三、【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十五日河南豫泉官银号二六汴公砝平足银壹两银票一枚】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十五日河南豫泉官银号二六汴公砝平足银壹两银票一枚,为字第一百三十二号,北洋官报局印制,三道文式样,灰蓝两色印刷,票面宽阔,双龙戏珠于海水祥云间,雕刻细致美观;银票正面盖“豫泉官银号”图章多方,票背印有河南巡抚告谕,盖红色藩印;此票存世极稀,流通票目前仅发现此一枚,《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未载,国内公私立博物馆及私人均无收藏记录,是中国清纸币中享有盛誉之珍罕品,

此枚银两票为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周祥编著《清代纸币珍赏》第97页3-6-10号图片原物,书中记载:“光绪叁拾年八月,豫泉官钱局内设立钱柜,称豫泉官银号,豫泉官钱局和豫泉官银号名义并存。豫泉官银号成立时,藩库只续拨白银二万两,作为追加资本额。光绪三十年河南巡抚告谕云:‘今官钱局除现行银票外,据官钱局司道禀请,兼用洋银两票,仍就豫泉字号以归划一而便取携,应准照办。惟券票应与现银现洋相同,无论何时,见票即付,不得稍延,以昭信实而资通用。’由此可知,豫泉官银号成立后发行过银两票及银元票。目前所见银两票面额有壹百两、叁拾两、壹两三种及百两票空白票样一种,极珍。其中,壹两票为流通票,纪年为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十五日,可反映豫泉官银号银两票发行的时间。银元票目前我们见到的面额有壹圆、伍圆二种,均为流通票。宣统三年九月,豫泉官钱局、豫泉官银号合并改称豫泉官银钱局。”

明代银票价值(十种不同时期的银票赏析)(3)

第四、【大清宝钞银票模具】清政府对纸币发行的态度是谨慎的,他们曾认为纸币只能作为权宜之计,不宜作为国家正式的货币制度。但是,由于清末围剿太平军使军费支出浩繁,而黄河连年决堤而不得不大兴水利,财政窘迫,筹划艰难,清政府无奈在咸丰三年(1853年)的二月和九月上谕户部,正式发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

这两张钞票,一为官票,亦称银票,一为大清宝钞,均由中国钱币学会收藏,这样的票和钞在浙江省博物馆钱币陈列厅里也有摆放。官票用白色苔笺纸(京票)、高丽纸(颁外省)制造,靛蓝色刷印,外为龙火纹花样,内部正中以汉、满文标明币名,形制基本一致;宝钞铸铜为版,靛蓝色印刷,纸张原似水印,因急于发行而改用白色山西双抄毛头纸。两种纸币都有多种计量品种,但官票以银两为单位而宝钞则以制钱为单位。发行时尽管政府规定“银票即是实银,钱钞即是制钱”,在使用时,即政府各种支出和税收中搭收一半银票,但因为各地不认真执行,甚至有外商在民间低价收购充抵关税,使钞票迅速贬值成为政府累赘,到了同治元年就停用了。

明代银票价值(十种不同时期的银票赏析)(4)

第五、【同治六年(1867年)陕西巡抚部院发给军饷库平银壹拾两银票】同治六年(1867年)陕西巡抚部院发给军饷库平银壹拾两银票,洪字第193号,此票为陕西巡抚部院发给镇压西捻军之清军兵饷,极为罕见,国内博物馆仅见上海博物馆收藏,保存极为完好,八五至九成新背景资料:同治五年(1866年)十月,西捻军转入陕西,联络了回民义军,直取西安,相峙城下,致清廷无法递输实银之期,陕西巡抚部为补充军饷,上报朝廷发行此银票,同治六年得到批复,并于同年12月发行。此票共有壹两、伍两、拾两三种面值,发行时间极短,不到半年就停止发行并收回,因此存世量极罕,各面值仅有一、二枚存世而已。此银票纸币,设计风格独特,发行时期特殊,也是同治年唯一发行的银两票,具有非凡的历史和收藏研究价值。

明代银票价值(十种不同时期的银票赏析)(5)

第六、【 戊子年大德通壹佰两银票】戊子年就是干支历的六十甲子中的一个,大概对应的公历年份如2008、1948、1888···(60年一周期) 所谓干支纪年,也就是: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25年称“戊子年”。年份数除以60余28,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5,除以12的余数是1,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止的岁次内均为“戊子年”。注意,说戊子年起源于正月初一的说法只是民国后的事,与古代官方和民间使用的方式不同。

明代银票价值(十种不同时期的银票赏析)(6)

第七、【 中央银行银票】中央银行票据(Central Bank Bill)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从已发行的央行票据来看,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3年)。

明代银票价值(十种不同时期的银票赏析)(7)

第八、【光绪丙午年造李鸿章像北洋经武银号库平足银壹两银票样票一枚】光绪丙午年造李鸿章像北洋经武银号库平足银壹两银票样票一枚,凿针孔状“SPECIMEN”字样,此票通常所见为“北洋天津银号”,除行名不同之外,票面印有“光绪丙午年造”字样,“北洋经武银号”行名票极为少见,各类纸币书刊、文献均未见文字记载,其中壹两目前仅见此一枚,珍罕,九八成新北洋经武银号是北洋天津银号之初始,“经武”的词义为整治武备,取整军经武之意。北洋经武银号的历史在各类钱币史料、书刊文献中均未见记载,据说是清末为重整北洋水师而筹办的一家特殊银号。宣统元年之后,天津银号所发行纸币的行名均改为“北洋天津银号”。这种由英国Bradbury Wilkinson公司承印的银两票,中间为李鸿章像,上方印有双龙戏珠图饰,下方为港口风光,图案设计华丽,色彩鲜艳,印刷精美,通常所见行用票与样票的存世数量均较为稀少。

明代银票价值(十种不同时期的银票赏析)(8)

第九、【黑龙江矿务总局银票爱平银壹两一枚】

明代银票价值(十种不同时期的银票赏析)(9)

第十、【宣统二年(1910年)广西银行梧州壹圆银票】宣统二年(1910年)广西银行梧州壹圆银票,称为“乌龙票”,广西乌龙银票为清代纸币中之大名誉品,壹圆已知存世三枚,包括桂林、龙州、梧州各一枚,按地名不同均为孤品,梧州即为本项拍品,珍罕,边纸有损,原始状态,未曾修补,七五成新至八成新广西乌龙票宣统二年(1910年)广西银行银票,是纸币收藏界内鼎鼎大名的珍稀币,因其图案绘以两条乌黑色的长龙,故业内美其名曰“乌龙”银票。“乌龙”银票是由广西银行委托日本帝国政府印刷局印造的。“乌龙”银票之所以珍贵,是由以下几点来体现的:首先,乌龙票图案设计上非常独特,印刷之精美亦为清代纸币之前列。两条栩栩如生、体态矫健的乌黑蛟龙从波涛汹涌的水中腾空跃起,大气磅礴,气势远胜其它地方发行的纸币;其面额别出心裁,采用立体清晰、惟妙惟肖的“广西省造宣统元宝壹圆”银币图案来标示金额,分别在壹圆、伍圆银票的中心印上一枚和五枚的银币图案,是集皇权象征、金融特色、艺术观赏性、货币实用性于一体的鲜明表现。值得重笔一提的是:赫然在上的“广西省造宣统元宝”银币,我们至今根本就未曾见得实物,遍寻银币书籍,也无任何记载,这使得“乌龙”银票更加神秘和耐人寻味。

明代银票价值(十种不同时期的银票赏析)(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