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因材施教。这句话对,也不对。

对,是对在每个人的确有不同的潜力和才能,要用不同的方式引导。不对,是不对在等到我们能挖掘出每一个学生具有的才能,他们也基本过了能引导的年龄了。

小学生自制水火箭发射台(小学师生用水瓶做)(1)

因此“因材施教”这句话虽然对,但可行性却不高,实际中只有少数天才可以享有。可难道我们这些虽然有潜力但不至于天赋,有天赋但不很早熟的学生,就不配了吗?

也不是,激发学生们的潜力,是小学老师们一直致力于做的事情,虽然大部分学生不会开化太早,可如果在这个最单纯的时候,点燃一簇梦想的火苗,是否就会收获一颗希望的火种呢?

小学生自制水火箭发射台(小学师生用水瓶做)(2)

小学师生用饮料瓶做三级火箭,在笑声中“芜湖起飞”

都说90后、00后的年轻老师不走寻常路子,但此前其实也没认为会有多不寻常,毕竟都是老师,谁没年轻过?70、80刚进学校的时候,谁还没走过个非主流啦?

小学生自制水火箭发射台(小学师生用水瓶做)(3)

但没想到这个不寻常指的不是有些不羁的衣着,也不是动物园一样的课堂气氛,而是这些老师们的教学手法,确切的说,不是教学手法,而是教育方式。

前一段时间,神舟的发射让全国的学生都受到了鼓舞,虽然没看过某某果冻的广告,但很多学生心中都或长或短的做了一阵航天梦,这个梦短暂的唤起了学生们的求知欲。

小学生自制水火箭发射台(小学师生用水瓶做)(4)

但我们知道,普通人距离神舟实在太远了,所以即使是大人,也很难将自己真正和航天事业串联起来,更何况是小孩子。可一位老师却认为,学生们的梦想之火不应该如此快的熄灭。

在几乎所有孩子都将航天当做一个幻想的时候,科学老师没有任由他们这么做,而是制定了详尽的计划,带领学生们都操场上,一同制作“火箭”。

小学生自制水火箭发射台(小学师生用水瓶做)(5)

学生们的火箭不是真正可以载人的神舟,但却也是实实在在的火箭,老师一边为学生们普及理论知识,一边让学生们动手实践,成功完成了理论结合实践,也让学生们明白了道理。

科学可以遥不可及,就像神舟,也可以触手可及,就像学生们手里的饮料瓶,遥远的梦想被捧在手心,这对于学生们的冲击可想而知,因此学生们都很有动力,积极研究,解决难题。

小学生自制水火箭发射台(小学师生用水瓶做)(6)

这个简易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一共三级,二级可以分离一次,三级可以分离两次,发射后,飞行高度突破200米。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老师和学生们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无数次失败后的成果。

看着空中的火箭一次次分离,又一次次升高,学生们在操场上欢呼,追逐着它,也仰望着它,就像是在仰望着那些曾经某个瞬间,产生的对于未来的愿望,只要我们努力,一样可以到达。

小学生自制水火箭发射台(小学师生用水瓶做)(7)

最后剩下的一级火箭打开降落伞,在夕阳的柔光中缓缓滑行,最终降落到脚下,就像是在告诉学生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梦想,就现在出发,下一次起飞,也一定会攀升到更高峰。

富有创造力的教育方式,也可以在家庭中进行

科学老师的教学方式无疑是理想的,既能让学生们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动手意识,更重要的,让学生们对实现梦想有了深刻的认知,寓教于乐,一举多得。

小学生自制水火箭发射台(小学师生用水瓶做)(8)

可以看出,虽然尖端科技等很多方面的知识,距离学生是很遥远的,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创新教育方式,让学生们可以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学习知识,就像是神舟和水火箭的关系。

虽然在大部分学校,因为有学习和考试任务在,其实没有办法给学生们匀出太多时间开设这样的课程,但在学生们回家之后,双休日中,家庭教育时间内完全可以进行这样的开发。

小学生自制水火箭发射台(小学师生用水瓶做)(9)

像笔者小时候,就有很多书籍能够清晰的写明,类似螺旋桨等物件的家庭版制作方式,如今科学更加发达,也有很多能人将一些小技能放入小视频,也是可以让学生动手学习的契机。

开发潜力和激发创造力的黄金时间并不长,与其干等着学生碰巧激发了潜力,长成自己期待的样子,不如家长们也为自己的梦想出一份力,在教育方式上多花些心思,反而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生自制水火箭发射台(小学师生用水瓶做)(10)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