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餐饮浪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笔者居然在网上看到诸多将隋文帝当作节俭“楷模”的文字,实在让人感到有些惶恐,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隋文帝的统治内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隋文帝的统治内容
制止餐饮浪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笔者居然在网上看到诸多将隋文帝当作节俭“楷模”的文字,实在让人感到有些惶恐。
诚然,被称为“千古一帝”的隋文帝杨坚,其历史功绩令人敬佩:结束了魏晋南北朝近300年的分裂,史称“文帝复汉”;开创科举制度,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垄断,助力平民子弟实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不过,隋文帝固然一生节俭,却为囤粮不顾百姓生计,违背了“国以民为本”的“治国之道”。所以,他一手打造的被元初史学家马端临称为“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王朝,却十分短命,但人们却将责任甩给了他儿子杨广。
这一点,从诸多史料便可看出端倪。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二》说:开皇十四年(594年),关中大旱,人多饥乏,隋文帝派遣官员查看灾民的食物,看到老百姓吃的是“豆屑杂糠”,他痛哭流涕,并“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此,杨坚坚持一年“不御酒肉”。到了这年八月,杨坚亲率长安的吏民到洛阳吃饭。途中,杨坚严令官员不得催逼老百姓。看到扶老携幼、蹒跚而行的饥民大军,杨坚“引马避之,慰勉而去”,行到艰险之处,遇到挑担的羸弱百姓,他还“令左右扶助之”……
然而,这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帝“真情表演”背后的真相是:“是时(关中)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不仅如此,杨坚还把手伸向“义仓”(民间结社的公共积累)。他下了一道死命令:“本置义仓,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计,轻尔费捐,于后乏绝……云、夏、长、灵、盐、兰、丰、鄯、凉、甘、瓜等州,所有义仓杂种,并纳本州。若人有旱俭少粮,先给杂种及远年粟。”不仅不准开仓赈灾,还将老百姓自我积累、自我赈济的门路彻底堵死。杨坚还规定,如果真发生因灾缺粮,就用杂粮和陈化粮救济。
为强化粮仓管理,关中大旱灾第二年腊月,杨坚严令:“盗边粮一升已上,皆斩,仍籍没其家。”《隋书·刑法志》载,开皇十六年(596年),有司上奏合川地区仓库储粮少了七千石,得到“主典所盗”审理结果后,隋文帝即令将主管仓库的官员斩首示众,并将其全家没为奴婢,更令其家人买粮填补粮库亏空。可以想象,即便面对天降大旱、饥民遍地,哪有官员敢冒着身家性命开仓赈灾?故而,《隋书 ·食货志》称,开皇十七年(597年),更是“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到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被历代史学家所称道的“贞观之治”,就是建立在隋王朝积累的巨大物质财富基础上的。
1969年洛阳考古发现的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建有259个粮窖的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更能说明问题:宁愿成堆的粮食陈化变质,也不施舍给饥肠辘辘的灾民。如此视民如草芥的行为,已经是本末倒置,实在应该唾弃,更不值得颂扬。
来源: 今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