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深圳家长心目中的教育“顶流”,无疑是“深圳四大”,而“四大”中的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办学种类多、规模大,更有“一校八部”之称。

它创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所“不同于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公办学校”的多元融合学校——深圳外国语湾区学校,今年已从只招收外籍变为不限国籍户籍,今天圈圈就给大家探到了!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1)

△ 深圳外国语湾区学校(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深圳外国语湾区学校(简称湾区学校)位于深圳龙岗区,毗邻华为,2017年建校后一直很低调,但办学两年即获得国际文凭小学项目IB- PYP课程授权,今年7月,仅花10个月就拿到了IB- MYP中学课程授权,同时也成为了IB-DP高中阶段的候选学校。可以说是“深圳获得IB授权最快的学校”了。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2)

△ 湾区学校的IB-MYP授权证书(图片来源:学校官微)

办学4年多了,深外湾区学校的课程、老师和活动到底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就实地来看一看。

#01

“深圳市政府 深外”强强联合

12亿元打造的豪华校园长什么样?

深圳外国语湾区学校是由深圳市政府总投资12亿兴建,深圳外国语学校管理的一所多元融合先行示范学校。

“一校八部”的深外教育集团,在深30余年名声也是响当当的。近10年来,保送清北等国内重点高校学生达1620人,达到985、211水平以上的学生占比93%;在海外录取上,近10年来共945名学生入读哈佛、斯坦福、牛剑等世界名校。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3)

△ 深外教育集团一校八部建设情况

深外湾区学校的前身是大家熟悉的深外龙岗国际部,成立于2017年。在2020年9月正式搬到了位于龙岗坂田的永久校区,同时也更名为“深圳外国语湾区学校”。

校园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在深圳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绝对是非常难得的大场地。

圈圈走进校园后,发现满眼都是简洁大方、明亮淡雅的欧式建筑,红瓦白墙连绵的走廊,校园按功能布局有剧场、小学楼、图书馆、中学楼、学生公寓、体育馆、教师公寓等14栋单体建筑,所有建筑之间都相互联通,同时具备风雨通道功能。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4)

△ 深圳外国语湾区学校(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这14栋漂亮的建筑中间环绕着大片的草坪,整个校区犹如一枚别致的手链,加上三面环湖,“闹”与“静”合理布局,校园环境非常优美。

校园建设项目荣获了2018年年度金拱奖(建筑设计金奖),周边是华为等大型科技企业。从校园硬件来看,学校是非常注重体育的,校园内80%的设施围绕人文艺术和体育活动进行配置。

包括一个室外足球场、4个室内体育馆、一个恒温游泳馆,此外健身房、乒乓球室、击剑训练馆、武术训练室、室内高尔夫训练室、壁球馆、攀岩馆等场地也十分齐全。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5)

△ 共享学习空间和泳池(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小学和初中的教室基本上都是100个平方,这教室面积,在深圳是妥妥的“凡尔赛”了。

除了面积超大之外,课室功能还设置动静分区,合作学习与个别学习分区,交互式教学分区,班级阅读区、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等功能分区。充分尊重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认知特点,分层教学需求,且融合了中西方教学中集中式授课及分散式探究的教学特色。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6)

△ 课室功能分区(图片来源:学校官微)

学校有900座大剧场和180座小剧场两座,两个剧场配套设施齐备,可以举办各类大型活动。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7)

△ 学校剧场(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参观校园的时候,圈圈特别发现,深外湾区学校很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图书馆的配置相当高,有小学图书馆和中学图书馆两座,满足各年龄段学生的阅读需求。

圈圈最喜欢的就是小学部的图书馆了,明亮通透的阶梯式图书馆,左右两侧的墙面摆满了中英文的图书,吊顶充满了云朵、竹枝的元素,墙面上也满是暖色调的蘑菇灯,整个环境非常地温馨。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8)

△ 小学部图书馆

教室的四面墙都不是白墙,而是随处可见的学习空间。每个教室门口都放置了几排书包柜,学生用智能手环“嘀”一下就能开柜。整个校园都实现了智能系统,学生进出校门、进出宿舍、用餐,都可以“嘀”遍校园。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9)

△ 智能书包柜(图片来源:学校官微)

学生从六年级开始可以提供住宿,实施的是导师住宿帮扶体系。每一个学生有导师对晚上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支持,有学习中心和生活中心,而白天的班主任和学科老师对日间的学习给予帮助。

住宿条件是两个人一间,带独立的卫生间。这样的配置秒杀深圳众多国际学校了。

#02

深圳最快申请到IB认证的学校

课程和师资如何?

湾区学校在IB课程的框架下,将国家课程完全实施,采用探究式、跨学科教学。课程的大融合,到底融合得好不好,也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10)

△ 湾区学校的IB课程大纲(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学校提供小学到高中的教学,实行每班25人小班制教学。小班制教学的优势大家都懂,老师能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到每个孩子,教学效果也更精准。

小学部的课程体系以IB课程为框架,融合国家课程,从创造、评估、分析、应用、理解、熟记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培养孩子们学会思考、社交、沟通、自我管理和研究。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11)

△ 学校小学阶段的IB课程模型

采用合作教学模式,重视中文教学,小学阶段,语文课的设置是一至二年级,每周7节课;三至五年级,每周6节课。将科技融汇在日常教学中,课堂更重视孩子们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目前深外湾区学校开设1-8年级的班级,学校还开设第二课堂,开设了20多门社团课,包括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等5大小语种课程供学生选择,未来还会开发更多的课程。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12)

△ 学校组织的各类课外活动(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不同于传统学校的一年两大考(期中、期末)来进行评估,深外湾区学校对学生的评估是通过很多高频次的小型评估测试(包括各类调查、戏剧表演、讲故事等),最后计入期末的综合评价中。

学校还会用全球化的基准评估,如MAP测试,基于中小学学业成长测试分数、课堂表现等形式进行评估。这也是很多国际化学校会采取的教学和评估方式。

等学校的IB学段认证拿全了之后,学生的升学路径会更加多元化。国内高考、国际留学、强基计划、学科竞赛、外语专才、艺术……各种路都能走得通。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13)

△ 深外湾区学校的课堂(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在家长最关心的师资方面,依托于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湾区学校绝对是深外“亲生”的。

执行校长刘佳和副校长杨德武都是深外的“老将”,拥有丰富的中西方团队管理经验和教育一线工作经验。三位外方校长及各部负责人,都具有在新加坡、香港、中国等知名国际学校20年 的IB国际学校教学和管理经验。

学校的教师队伍也是一流,60%中方教师,40%外籍教师,100%研究生学历,1:7.5的师生比例。圈圈听说正在教五年级的老师就有哈佛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四年级老师有哥大毕业的研究生等。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14)

△ 学校的师资配比(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而且因为有政府的支持,学校没有盈利上的压力,学校收到的学费收入都是直接投入到学校的发展中的,这一点也让学校的运营更加稳定。

#03

四大学院,

注重人文艺术和体育活动

深外湾区学校在管理上分成了四个学院,分别以中国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命名。每个学院都包含了不同年级的学生,跨学科、跨年级、跨班级的交流和共享成为教学的一大特色。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15)

△ 四个学院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命名(图片来源:学校官微)

每一个学生都与各自的学院密不可分、荣辱与共。无论是在学习成绩还是在体育竞技、辩论比赛、才艺展示等方面,每个学生的表现都会时刻影响着自己学院的积分,而年终的总积分,则将决定哪个学院最终获得湾区学校的“年度学院”。以运动会为例,各个学院的师生包括家长都会参与其中。

学校对于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也非常重视,开设了中文及国学课程。每年学校会选两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两个西方的节日来进行庆祝。

校园里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课室——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室,孩子们可以在此习得和体验许多传统文化,如活字印刷术等。

学校还搭建了家校沟通平台,通过线上 线下的形式,链接家庭。平时,会组织很多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如新春庙会、重阳节、各个单元学习结束后的展示等。

学校会把学生的活动照片、家庭作业悬空挂在大厅内,圈圈就在照片上看到了许多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的身影,足以看出家校有非常良好的互动。

深大紫金港学校(12亿元打造的深外系)(16)

△ 深外湾区学校不同年级家长会(图片来源:学校官微)

虽然不少家长可能还没有听说过深外湾区这个学校,现在学校也还没有升学成绩,但是相信龙岗的这所学校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培养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