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在描写景物时,通常会融入自己的深厚情感。读者在品味时,就需要分辨出其中的深衷曲意。比如刘禹锡在羁旅途中遇到了白居易,大家一起在酒席上饮酒赋诗。白居易赞美对方才华卓越,堪称国手。

而刘禹锡也即兴写了一首名篇,其中一句非常含蓄: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以病树自喻,既非颓废,也不是感奋,而是心情非常矛盾。白居易也不愧为老刘的至交好友,可谓知味知音,他听完就高呼神妙!

秦观十大伤感词(秦观很冷门的一首词)(1)

所以诗人善于想象、抒写含蓄,读者就要像破译密码一样,探幽烛微,体察深情。北宋一位才子就也喜欢以景语抒写情语,而且寄寓了自己的深情。下面介绍秦观很冷门的一首词,情韵婉畅,最后10字更有弦外之音。

桃源忆故人

北宋:秦观

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羞见枕衾鸳凤,闷则和衣拥。

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

秦观十大伤感词(秦观很冷门的一首词)(2)

秦观自小孤贫,曾三次参加科考,直到36岁才进士及第。入仕后得到苏轼的提携,事业逐渐步入正轨,但也因为他是苏门弟子,当苏轼被贬后,他也受到牵连。而且因为秦观性格孤僻,不善于排遣忧愁,也不懂得用行舍藏,在其人生的最后几年,备尝冷暖、饱受煎熬,竟然先于恩师而去,令人唏嘘不已。

秦观是婉约派的著名词人,由于经常羁旅漂泊、居无定所,所以他的作品中也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身世飘零、幽怨凄婉,以及百无聊赖的心情。加上他秉性柔弱,逆来顺受,使得其词作中时常含蓄地传达出这种悲凉之感。

秦观十大伤感词(秦观很冷门的一首词)(3)

这首词就是作者借助描写闺怨,展现了内心的无限愁情。上阕抒写女主人公独居的苦闷,“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 夫君外出多日、音信皆无,留下她独守深闺、重门紧锁,漫漫长夜、清冷难熬,心中无限愁怨,怎奈无人可诉。

玉楼,显示出女主人公的身份,或许来自大家闺秀,如今却形影相吊;或许是贵族血统,也被无情抛弃。一个“深”字,不仅进一步抒写了她与外界隔绝,而且还委婉地表达了闺妇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愁苦和烦闷。

秦观十大伤感词(秦观很冷门的一首词)(4)

多少次她倚栏而望,却难觅夫君熟悉的身影;多少次她梦中醒来,又泪流满面。“羞见枕衾鸳凤,闷则和衣拥”,枕头和被衾上绣着成对的鸳鸯与凤凰,本该给人一种温馨和幸福之感。可是她每次心情悲痛时看见这些图案,反而觉得更加伤心。

她一头扑到枕头上,大声地哭诉,难道自己还不如这些可以长相厮守的鸳鸯?哭着哭着,她就睡着了,不仅颠倒了白天和黑夜,而且逐渐地感到有些神情麻木,忘记了伤痛和悲怨。

秦观十大伤感词(秦观很冷门的一首词)(5)

下阕描写少妇梦醒后的感受,“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 好不容易进入梦乡,却又被城头角声惊醒。“无端”二字,原指没有来由,此处细腻地表达出女主人公对好梦被惊的埋怨情绪。

她孤寂难耐,又思念郎君,虽然心中一直在埋怨对方薄情又冷淡,但是古代女子都是从一而终,即使不能得到期望中的美好爱情,也无法割舍那份难以维系的情感,就像有一把无形的锁链,总是在羁绊着手脚,即使没有高墙重门,从来也不会想到背叛和分离。

秦观十大伤感词(秦观很冷门的一首词)(6)

作者最后以景语结束全篇,延续了秦观很多作品中的一贯风格,更有弦外之音。“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月色朦胧、寒霜浓重,不知何处又传来悠扬的笛声。《梅花三弄》是源自古代的笛曲,展现梅花傲霜斗雪的坚韧精神,全曲主调出现三次。

“听彻”,表明她听得全神贯注,被其悲凉的气氛感染,仿佛正诉说自己的悲惨身世,并由此将凄凉之境推向高潮,也如泣如诉地抒写了秦观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秦观十大伤感词(秦观很冷门的一首词)(7)

秦观的这首词情辞悲切,情韵婉畅,细腻地抒写了一位闺妇孤寂的处境,更含蓄地展现了词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愁情。作者用了“深锁、羞见”,以及“闷、惊”等词语,深化了愁怨的情感;同时又通过“画角动、月华霜重、梅花弄”,表达了强烈的视听感受,也从侧面很好地渲染了这种悲凉氛围。

生活就像一幕幕精彩的话剧,每当自己正沉浸于剧情之中,忽然大幕拉开、曲终人散,才陡然发现,一切仿佛都是一场虚幻。大千世界、纷纭复杂,繁华终将落尽,青春也不会永久驻留,又何必一生总是孤寂地为一人独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