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城网

流感高发季如何预防(寒冬流感频发季)(1)

随着寒冬到来,气温一路走低,流感高峰期又来了,大家频频“中招”。发热时一定要用退热药吗?服用抗感冒药会不会有风险?服药期间有哪些饮食禁忌,以及生活习惯与用药习惯的相互影响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小编为大家详细整理了一份服药期间注意事项。

流感药服用注意事项

不要重复服用含同种成份的感冒药

自行在药店够买感冒药时,一定要注意看感冒药的说明,看清药物的具体成分,避免购买含同种成分的感冒药。大多数感冒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如果多种感冒药一起服用,就极容易导致对乙酰氨基酚服用量过大,引发不良反应,甚至造成肝损伤。

注意对乙酰氨基酚的正确使用量

一般来说,成年人正确摄入对乙酰氨基酚的量一次不要超过500毫克。在服用感冒药时,还得注意间隔时间,往往不低于6小时。另外,还要注意每天摄入对乙酰氨基酚的量不要超过2000毫克,否则会因为摄入过多而危害人体健康。

不要随意加大感冒药的服用量

感冒的康复一般都是比较久的,往往不会因为服用一次感冒药就能完全痊愈。而很多感冒患者在服用一次量感冒药后,发现感冒症状依然存在就会随意增大感冒药的量,甚至加倍。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导致身体更加不适,因此服药时要按照说明来,切勿擅自做主张。

流感高发季如何预防(寒冬流感频发季)(2)

服用药物期间饮食应避开这些坑!

药 酒:不仅是“双硫仑样反应”

陈文瑛提醒,服药期间应尽量避免与可影响药物疗效的食物同服。首当其冲的是酒。除了头孢等抗感染药物会与酒精发生反应出现危险之外,酒还会对多种药物产生负面影响。

大量饮酒可以造成酒精中毒,抑制肝药酶活性,减缓药物排泄。服用阿司匹林时喝酒,可损害胃黏膜及导致隐匿性胃出血;注射胰岛素和降糖药时喝酒,可导致低血糖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冠心病患者刚服完硝酸甘油,沾酒可以导致血压下降、昏厥;降压药、利尿药碰到酒,同样可导致低血压乃至休克;部分催眠类药物与酒同服,会引起呼吸中枢抑制……

另外,吸烟能使人体外周血管收缩,影响药物吸收;烟碱可以加速药物代谢,降低药效。

药 茶:会导致补铁补钙失效

茶中含有鞣质(单宁),它容易与铁、钙、锌等金属离子形成复合物沉淀, 阻碍吸收。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等遇到鞣质同样会发生反应 ,降低酶的活性乃至失效。另外,茶中所含的茶碱和咖啡因属于中枢兴奋药,如果服用了安定、苯巴比妥等抑制中枢神经的镇静催眠类药物,饮茶会使药效下降。咖啡、奶茶同理。

药 果汁:服降脂药不可喝西柚汁

有一类果汁对肝药酶有明显抑制作用,以葡萄柚(西柚)汁最为典型,还包括黑桑葚汁、野葡萄汁、石榴汁、黑山莓汁等。它们可以导致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降脂类药物药效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明显增加。吃一片降压药,被西柚汁翻倍成5片,低血压不要太凶险。

此外,大部分心脑血管类药物和安定类药物、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都会被葡萄柚汁大幅度激发药效。

不能与特定药物同食的水果还有:

香蕉、橘子:服用利尿剂如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喋啶、阿米洛利等期间,钾会在血液中滞留,若同时再吃富含钾的香蕉、橘子、桃子等,体内钾蓄积更加严重,易诱发心脏、血压方面的并发症。

鳄梨(牛油果):鳄梨含酪胺(一种被认为是参与神经传递作用的物质),如果在吃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司来吉兰、呋喃唑酮、异烟肼等)的同时大量食用鳄梨,会导致头痛和血压升高。

药 牛奶:降低抗菌药物和铁剂药效

牛奶中的无机金属离子(钙、磷、铁)可与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四环素类、土霉素、红霉素类、甲硝唑等抗菌药物结合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影响吸收,降低抗菌作用,使药物疗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牛奶中的钙离子可与铁剂在十二指肠发生吸收竞争,使铁剂吸收减少。

药 咖啡:加剧布洛芬的肠胃刺激

咖啡含咖啡因,可乐中含有古柯,它们都会刺激胃酸分泌,会加剧布洛芬对胃黏膜的刺激,严重时还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疾病。

药 热开水:导致部分药物失效

酶类药物、维生素C、B1、B2等药物受热易被氧化破坏而失效;止咳糖浆类药物需要靠黏度来覆盖患处,受热后糖浆会被稀释因而影响疗效;另外很多抗菌药物遇热也不稳定。

口服药物 喝水也有讲究

关于口服药物,不同的人方法各异,有的直接干吞药片,有的喝一点点水就够了,也有的要喝很多水,还有人手边有什么饮料就用什么服药。其实,服药喝水,也有不少讲究。

1、服药应该喝什么水

果汁、牛奶、茶水等饮品是不少人服药时的常规选择,而这通常是非常不恰当的用药习惯。

茶水送药不合适

茶叶中含有茶碱、鞣酸、咖啡因、可可碱、苷类化合物等多种化学成分,可与某些药物发生反应,容易干扰药物作用,影响药物吸收,降低药效,甚至可能诱发不良反应。

如:酶类药物,其主要成分是有活性的蛋白质,茶水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与其结合,降低药效。茶水中的茶碱、咖啡因还会与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拮抗,兴奋神经中枢,加快心率。

果汁送药不可取

果汁富含维生素C,其可与某些药物发生分解、化合反应,生成其他物质,降低药效。果汁中的高糖还可影响对乙酰氨基酚的吸收,影响药效发挥。

牛奶送药也不好

牛奶易在药物表面形成覆盖膜,明显影响部分药物的释放与吸收。牛奶中的钙、镁等离子还可与某些药物发生反应,形成非水溶性物质,降低药效。

建议服药和喝牛奶间隔1小时以上,婴儿服药后也要隔段时间再吃母乳或奶粉,以免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一般来说,大部分口服药都应用温开水送服(服用酶类、维生素类、活菌类药物,水温宜稍凉,以免破坏药效),若药品有特别说明,如:部分儿童用药写明可用果汁送服,才能使用果汁。

2、喝水多少别忽视

通常,多数口服药需饮用150~200ml水,部分药物需适当增加或减少饮水量,否则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口服液、咀嚼片、含片可以不喝水

口服液(如:止咳糖浆等)比较粘稠,可粘附在咽喉部位发挥药效。如果大量饮水,会使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影响效果。建议服用5分钟后再喝水。

咀嚼片需要通过咀嚼增大表面积,促进药物在体内的溶解吸收,提高药效;含片则能对口腔及咽部产生持久的药效。因此,服用这两类药可以不喝水。

【小贴士】其他药物如果干吞,则可能使得药物到达胃肠道的时间延长,造成起效慢、食道损伤、恶心呕吐、误吸等不良后果。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需少饮水

服用消化道粘膜保护剂,不宜大量饮水,以免降低局部药物浓度,达不到治疗效果。建议服药时喝约50ml水即可。

服用以下药物应适当多喝水

损伤食道的药物:宜饮用200ml以上的水,以免增加食道损伤风险;

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在尿液中溶解度很小,尤其在酸性环境中容易析出结晶,形成结石,引起尿痛、血尿等症状,而适当多饮水则有助于预防或减轻;

胶囊药:胶囊遇水会变软变黏,易附着在食道上并造成损伤,所以服用时也需适当多饮水,将其顺利送达胃部;

祛痰药:祛痰药可破坏痰液中的黏性成分,将痰液溶解成易流动的,方便咳出。服祛痰药的同时多喝水,也有助于稀释痰液,缓解病情;

排尿酸药:痛风患者在服用排尿酸药时,需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尿酸排出,并预防尿路结石。

(据新华网、央视网、长城网等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