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一把大火,前门大栅栏的瑞蚨祥焚烧殆尽
库存布匹和来往账目,全部化为灰烬
大火刚灭,孟雒川第一个在废墟上支起帐篷,
搭起木板,恢复经营,并贴出告示:
凡本店所欠客户的款项一律奉还,凡客户欠本店的款项一律勾销,本店永不歇业。
晚年的孟洛川,携儿孙登泰山,望着东方冉冉升起的旭日,
他的儿子想到父亲纵横捭阖、驰骋商场七十余年的壮阔人生,
恭敬的问“父亲,您这一生的经商之道是什么?”
孟雒川在东岳之巅,沉思良久,出人意料的说出四个字:大商无算。
说起孟雒川,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很陌生。孟雒川与基本同时代的胡雪岩,当时并称南有胡雪岩、北有孟雒川,我前边也写过很多关于孟雒川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沃尔玛公司创始人商姆·沃尔顿生前曾说:“我创立沃尔玛的灵感来自中国一家古老的商号——瑞蚨祥,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连锁经营企业。”
孟雒川发明了贷纱放织的经营模式,《剑桥中国晚清史》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是一种看似简单,实际上功效很大的转手织布形式,简单地说,就是由瑞蚨祥布号统一采购棉纱(主要是洋纱),贷放给广大织户,统一质量要求和规格标准,织户织布后交给瑞蚨祥布号,然后由瑞蚨祥在全国销售,织户赚取相应的加工费。(这和今天的共享经济本质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连锁经营、贷纱放织的经营模式,其实,背后最为重要的就是信用。
连锁经营,说到底,就是信用的经营,如果没有信用作为支撑,连锁企业是不可能快速发展,并且能够保持长久的经营下去的。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一个“信”字。
我们都知道,人无信不立。
但是,现实社会中,不讲信用,轻易利用别人对自己的信任的情况比比皆是,难道这些人不懂得这样简单的道理吗?
显然不是,那为什么他们选择这么做?无非是与获取的利益相比,失信的成本太低。
我曾经讲过一个餐饮行业的例子,内行人做餐饮,永远也做不大。他们知道食客们想要什么,最开始,先用最好的食材、慢慢的建立起自己的口碑,然后就开始逐步的偷工减料,而且他们也知道在什么地方偷工减料不容易被食客们觉察,他们也很懂得应该如何把握节奏,尽量把这个时间拉的长一些,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样一个品牌在两三年之后就寿终正寝了,而这些老板们呢,就是再换一个品牌重新再全流程的操作一遍。
这样,在短期内,看似把“信用的价值”榨取到了极致,但是永远也不会有一个长期积累的品牌,短期的获利是以牺牲长期的利益为代价的。
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什么地方都要用到钱,不像农耕社会,可以自给自足,我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离不开钱。那良知能值几个钱?
在农耕时代、工业时代,恶人、骗子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具体的办法就是骗完一个地方换一个陌生的地方继续骗,核心的问题就在于:人流和信息流的不对称。
现代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人的流动性也空前的自由和便捷,但是一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人流和信息流的速度都空前加快,而且信息流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流的速度。
互联网真正改变的不只是信息的传播方式、人与人交流的方式,真正改变的是让“良知”、“诚信”、“正直”等等这些人类优秀的品质都可以成为“正资产”,成为个人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用到未来,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会让机器对你的了解远远超过你自己。你曾经良知泯灭犯过的错误也都会一一记录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泯灭良知的代价会空前的大,而真正致良知,践行知行合一,给你带来的个人的品牌价值将让你如鱼得水,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也同时可以极大的降低交易成本。
所以,良知到底值几个钱?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来算一算。
今天我们就来重点分享一段和信用有关的内容。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说在文公之攻原与箕郑救饿也。是以吴起须故人而食,文侯会虞人而猎。故明主表信,如曾子杀彘也。患在厉王击警鼓,与李悝谩两和也。
简单的翻译一下:
在小事上能够讲求信用,在大事上就能够建立起信用,所以明君要在遵守信用上逐步积累声望。赏罚不讲信用,禁令就无法推行。有关的解说在“说六”中晋文公攻打原国和箕郑谈论救济饥荒。因此吴起宁愿饿着肚子也要按照约会等老朋友来吃饭。魏文侯宁愿冒着大风也要守约和虞人说罢猎。所以明君表明信用,要像曾子杀猪那样说到做到。不讲信用的祸患表现在楚厉王酒醉误击报警军鼓以及李悝欺骗左右两军。
这里虽然是讲的作为最高管理者、君主们应该讲求信用。因为作为领导者,不讲究信用的成本会更高。其实,我们的经典中,只要讲到管理,最为重要的一条都会是,赏罚必信,如果没有这个,领导者根本没法建立起自己的权威,最终即使重赏之下,也未必有勇夫,重罚之下也没有人会害怕。所以,《管子》中说,要开必得之门,明必死之路,信乎庆赏。
作为管理者,是不是守信,会因为组织的作用,被无限放大,组织越庞大,放大效应越大。这种因为一些偶然的、不起眼的小事件,引起的看似规模庞大的企业,逐步走向衰落,甚至是瞬间崩塌的企业比比皆是。
这一段里涉及到几个故事,我们只讲其中一个吧: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六》: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简单的讲一下这个故事:
晋文公攻打原国时,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因。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文士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已经粮食枯竭,力量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武士约期十天,还不离开的话,那就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收兵离去。原国人听到后说:“君主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怎好不归顺呢?”就向晋文公投降了。卫国人听到后说:“君主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怎么能不跟从他呢?”随后投降了晋文公。孔子听到后记下来说:“攻打原国而得到卫国,靠的是信用。”
除了利用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故意欺骗之外,其实,有很多人不是不想讲信用,而是没有履信的能力。这种情况里,其实,除了极少数的因为不可抗因素导致的以外,绝大多数是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过度承诺,过度承诺的原因还是不自信,对自己的产品、品牌不自信,说到底,还是贪婪,想通过过度的承诺,来满足当下的利益。这种,在未来,你在信用上得到的,只会加倍的返还。
这里我们简单说一下和信有关的几个词。分别是信任、信用和信义。这个是逐步递进的一个层次和过程。获取别人的信任必须从自己的言行一致开始,就是你的行为要让别人能够看到确定性,而不是成天变来变去,说了不算,算了不说,这样的话,你很难获得别人的信任,而别人对你的信任才生的结果就是你信用的积累,而信义就是信用的符号化,已经变成了个人或者组织的品牌特性之一。成了品牌资产。
我们更习惯于积累财富,而不习惯于给自己积累信誉,这种信用既包括你在金融机构、人民银行的信用,也包括你在身边的人,家人、朋友、合作伙伴,甚至陌生人中的信任度。
信任、信用、信义,不仅是我们走出人生低谷的钥匙,更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密码。
从信任、到信用,再到信义,是你不断的降低与人合作的交易成本的最有效方式,交易成本的降低伴随的是交易频率的加快,也就是我们可以获取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现在很多人喜欢谈复利思维,其实复利思维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实现复利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复利是一种指数级的增长,复利思维本身就需要你或者你的企业的信用作为支撑,没有信用,复利思维在现实世界几乎是不可能成立的。信用的积累则是幂级的增长,比复利思维还要高一个量级。
不过,最后我要提醒大家一下,讲信用,不是当冤大头,讲信用也要有智慧,因为你在任何条件下都、对任何人都讲信用,也很容易被人利用,也就是我经常说的,文修必以武备,仁义必有智慧。
就像孟老夫子说的: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这里涉及的就是大信与小信的问题,信任、信用、信义,也要学会通权达变。对于讲信用可能面临的风险,也要学会智慧的应对。
就像上边所说的,互联网的出现,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方式的改变和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最根本的改变则是,让诚信、信用、良知,这些人类优秀的品质变成“正资产”,可能对此,有些人还会怀疑,但是,征信系统的建立、惩戒机制的逐步完善,不讲信用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且,这种趋势不可避免,只会越来越高,而那些选择坚守这些优秀品质的人,会拥有越来越多、价值也越来越高的“正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