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拒绝村外“诱人”的邀请,选择“逆行”照顾留守的乡亲,一干就是23年……,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研究了这么久终于找到了一本秘籍?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了这么久终于找到了一本秘籍(藏在45本笔记里的珍贵)

研究了这么久终于找到了一本秘籍

他拒绝村外“诱人”的邀请,选择“逆行”照顾留守的乡亲,一干就是23年……

藏在45本笔记里的珍贵“秘方”

阅读提示

在不少乡村,大部分年轻人和“文化人”都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老人、妇女众多,因地处偏僻,就医十分不便。他们的健康谁来守护?

有这样一个群体——乡村医生,他们放弃了外面“精彩的世界”,选择了与乡亲共同留守,担负起村民医疗保健的重任。“如果我走了,谁给乡亲们看病?”因为这份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选择坚守初心……

他,个子高大,说话却轻言细语,点开他的微信头像,画面里有三个人。

左边,一位老者挽起衣袖,微笑等待;中间,另一位老者伸出胳膊,低垂眼帘,流露出欣慰的神情;右边,是他本人,一位戴着眼镜、面露笑意的男性。画面中,他正在为老者系上血压计袖带。

他叫陈伟琳,是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后溪村的一名乡村医生。从医23载,他多次拒绝村外“诱人”的机会与邀请,选择“逆行”照顾留守的乡亲,让他们外出务工的家人放心。

在他的诊疗桌上,放着45本厚薄不同、颜色各异的笔记本,记录着从医以来的珍贵“秘方”。

18岁,他决定“逆行”

说起为什么想当乡村医生,陈伟琳告诉记者,这是受父亲的影响。1968年,陈伟琳的父亲陈启惠从龙溪卫校(漳州卫生学校前身)中医专业毕业,成了湖西畲族乡的一名乡村医生。

“当别人都在教孩子唐诗300首的时候,我的父亲教我的却是《汤头歌诀》。”尽管当时6岁的小伟琳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个由清代医学家汪昂撰写的古医方歌诀中蕴含的奥秘,但是他知道,这个歌谣很重要,能治病救人,要记牢。

在小伟琳的记忆里,父亲出诊时总是骑一辆自行车,在这辆老式自行车中间的横杠上挂着已经稍显破旧的出诊包,里面放着常备的中药和针灸包。虽然出门时总是脚步匆匆,神情焦急,但每当治好乡亲们,父亲总是带着一张欣慰的笑脸回家,这是小伟琳最盼望见到的。

“我就想自己也要给父老乡亲们看病,立志学医,于是我成了父亲的‘师弟’。”1998年,父亲的母校漳州卫生学校迎来了毕业生陈伟琳,虽然同样是学医,不同于父亲的中医专业,陈伟琳学习的是西医。但他和父亲做了一个一样的决定:留下来!

虽然也有走出乡村出去闯一闯的机会,18岁的他却选择了“逆行”,回到老家后溪村,子承父业,担负起全村900多户、3600多位村民的医疗保健重任。

从那天起,后溪村的每一条大路、小路、山路、溪水都见证着这位乡村医生的初心与坚守。

“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湖西畲族乡后溪村地处偏僻山区,全村16个自然村较为分散,交通不便,村民与村民之间有可能一辈子也没打过交道。陈伟琳向记者谈起坐诊时遇到的趣事儿,经常有互相不认识的村民因为要去陈伟琳的诊所看病而熟络起来。

“方圆5公里内,大家都认识陈伟琳。”每天早上7点,门上印着红色“祝您健康”四个大字的后溪村卫生所准时开门,治疗室、观察室、药品房,卫生所虽然面积不大,但分区合理,明亮整洁,药品齐全。

除了日常的坐诊、出诊外,陈伟琳还要对全村300多名慢性病管理服务对象进行随访,一年要入户随访1200多次。

村民们总是亲切地叫他“伟琳”,还附赠给他一个外号“活地图”,因为他总是知道从哪里能够最快到达村民的家中。其实,他不仅是后溪村的“活地图”,还是后溪村的“活档案”。全村共有249个高血压患者、55个糖尿病患者、22个重性精神病患者,每个患者的姓名、年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他都熟稔于心。

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手机从不关机,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就连外出,也很少在外地过夜,总是想着能够尽早赶回村里。

“因为村民们在等着我。”2012年夏季的一个凌晨,来自村民陈社永的求助电话惊醒了睡梦中的陈伟琳。由于父亲在医院治病,家中的孩子却高烧不退,这位心急如焚的父亲拨通了陈伟琳的电话。陈伟琳立刻赶到孩子的身边,直到天亮,孩子退烧后才默默离开。事后,陈社永对陈伟琳说:“我就怕你离开,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这句话,陈伟琳毕生难忘。

陈伟琳告诉记者,因地处偏僻,后溪村的大部分年轻人和“文化人”都选择外出务工,留守老人众多,其中独居、空巢老人就有200多位。多年来,他总是对留守老人格外“挂心”,每次健康随访,陈伟琳就像拜访自家的老人一样,从不空手而来,拎一袋水果,或是送上老人爱吃的点心,随访结束后,只要有时间,他就搬个板凳坐下来和老人聊聊家长里短。

“陈伯这段时间血压控制得不太好,原因是自行停吃了降压药。我已经和他解释了降压药要按时服用,你也记得,有时间多和他交流交流。”

“好的好的。非常谢谢你,伟琳!”

像这样的对话,在陈伟琳的微信聊天记录里还有很多。他和外出务工的家属们保持着互动交流的习惯。他说:“他们在外务工很辛苦。我想让他们放心,村里有我,我会竭尽所能照顾好乡亲们。”

“如果我走了,谁给他们看病?”

在陈伟琳的手机相册里,有这样一张老照片让他保存至今。“医生要最好学、最谦虚、最客观、最冷静才是好医生。” 这是陈伟琳的医德老师康淑美在他的毕业手册上写下的一段话。

多年来,陈伟琳不断学习深造,为了更好地服务畲乡群众,他陆续获得了医学专科、本科文凭,并先后通过了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中级职称考试、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用于腰肌劳损”“妊娠期腹泻方”“用于肺结核出血”,在陈伟琳的诊疗桌上,45本厚薄不同、颜色各异的笔记本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一大摞笔记本中记录的珍贵“秘方”,不仅有父亲当年治疗病患的典型病例记录,还有向同行取经的经典案例实录,治疗过程中病人的反应、感受记录,还包括危急重症患者转诊后的后续治疗方案。

随着学历的提升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乡卫生院和多家民营医院不断向陈伟琳伸出橄榄枝,动员他放弃乡医岗位,转向福利和待遇更为丰厚的岗位,有的甚至为他做了详细的职业发展和未来人生规划。

“我还是放心不下村里的父老乡亲。如果我走了,谁来给他们看病?”陈伟琳告诉记者,虽然明知是宝贵的机会,但是一想到自己照顾不到村里的老人,他再次选择“逆行”,放弃了“诱人”的邀请。

不论春夏秋冬,半夜出诊的他总是习惯性地用冷水洗把脸保持清醒;因为去得勤,村民家中警觉的小黄狗向他友好地摇起尾巴;遇到大水冲毁桥梁,他卷起裤管涉水出诊两年整;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他已累计献血96次,献血总量可以流满25位体格健壮的成年人身体。

当记者问他,“逆行”23年,你为什么能做到这些?

“乡村医生出诊虽不穿白大褂,每次骑着摩托车、跨着包、带着药箱就去治病了,但我感到幸福与光荣。”陈伟琳说,他一直把患者当作亲人一样来对待,正是有了这份“爱”,他的“逆行”之路充盈着温暖与力量,脚步从未停歇。(记者 李逸萌)

来源: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