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朋好友之间往往一别就是数载难以相见。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了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从《诗经》中的“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到唐诗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首首送别名篇,无不动人心弦。

王安石写的最后一首诗(王安石的这首诗很冷门)(1)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送项判官》,就是王安石笔下一首动人心弦的送别诗。不过相较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等送别名篇,这首《送项判官》就要冷门很多了。但王安石这首诗的最后14字,却是离别经典赠言,即便千年后的今天看来,也依然适用。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王安石的这首《送项判官》: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王安石写的最后一首诗(王安石的这首诗很冷门)(2)

首先,王安石这首诗,与一般送别诗注重渲染离情别绪不同,它自始自终都是以白描的手法,对送别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加以描叙。从而达到“真情实景”的艺术效果。在结构上,这首诗则脉络分明,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情。同时它又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的开篇两句“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王安石先是表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它的意思是说,在一个西风萧瑟的深秋午后,在江畔渡口,王安石与项判官依依惜别。“断芦”和“落枫”,都是深秋季节的典型景物。“沙长”与“午潮”,指的是午后潮水退落,原来被水淹没的岸边沙滩尽皆呈现眼前。

王安石写的最后一首诗(王安石的这首诗很冷门)(3)

紧接着两句“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则是王安石在渡口的所见所闻。意思是说,渡口的山鸟发出泥滑滑的鸣叫声,行人车来马往,熙熙攘攘。这里的“山鸟”,是指一种捕食小虫的禽鸟,俗称“山鸡”,又名“鸡头鹃”,鸣叫时的声音为“泥滑滑”,需要注意的是滑,在这里读作“古”。

结合这首诗的前四句来看,虽然王安石描写的是深秋的离别场面,但没有给人一种凄迷之感。反而给人一种明朗的感觉,颇有唐人送别诗的风调。而诗的后四句,王安石则着重开始叙情了。“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是王安石对自己与好友之间的交情以及为人的描写。

王安石写的最后一首诗(王安石的这首诗很冷门)(4)

它的意思是说,我们虽然相差了十岁,但是亲如兄弟,一开始认识的时候,我们还都是没有官职的学子。这里王安石主要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礼记·曲礼》中记载的“十年以长,则兄事之”,即人与人之间的尊敬,不仅仅限于血缘亲情,应该推己及人。也就是说,王安石是把项判官当作亲兄弟来看待的。

还有一个是《韩诗外传》“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固辞”的典故。即王安石有意歌颂项判官的为官廉洁,不是贪图荣华富贵之辈。最后“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即王安石握住好友的手,说祝他努力加餐,保重身体,将来一定能够美服华车,前途无量。

王安石写的最后一首诗(王安石的这首诗很冷门)(5)

这两句诗是王安石对于好友项判官的离别赠言,用一位伟人的话来说,就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项判官想要在官场有所作为,有所获得,就必须先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尽管这两句恰如大白话,但是其中的真挚感情,早已经溢于言表。而对于如今的我们而言,这两句离别赠言,无疑也依然适用。

综观王安石的这首诗,其实就印证了四个字“真情实景”,即便是后面几个典故的运用,也都精妙贴切,语含对好友的真心祝福。总的来说,王安石的这首诗很冷门,最后14字却是离别经典赠言,如今仍然适用。在此,小编也祝各位努力加饭,华簪鸡翘。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