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引进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加上人才的集聚,为推动蓝思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蓝思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下称“蓝思东莞”)人事负责人李世达说。

东莞蓝思科技详细地址(蓝思科技东莞)(1)

2016年,考虑到东莞完善的电子产业生态,蓝思科技成立子公司蓝思东莞,并落地松山湖,主要生产显示屏视窗玻璃、触控模组、新材料开发等产品。六年来,有着年轻人才队伍的蓝思东莞,在生机勃勃的松山湖科学城,不断做强品牌制造。

创新生态赋能“单项冠军”高质量发展

蓝思科技是全球消费电子及智能汽车外观结构件龙头企业,工信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该公司于2003年在深圳创立,是全球第一家将特种玻璃运用于手机防护屏的企业。

来到东莞后,蓝思东莞深化了与本土消费电子品牌的合作,与多家客户设立联合实验室。李世达认为,东莞珠三角中心的区位优势和企业整体的研发、生产、制造能力都是吸引新客户的重要原因。

东莞蓝思科技详细地址(蓝思科技东莞)(2)

自从2020年7月正式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跻身国家级科创平台以来,松山湖科学城正加速汇聚包括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东莞理工学院等一大批大装置、大平台、大学、大企业等优质创新资源,给包括蓝思科技在内的众多企业提升技术创新效率,形成了重要支撑。

“从蓝思东莞出发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只有20分钟不到的车程,到东莞理工学院也仅需15分钟。研发是一个不断试错找答案的过程,我们的研发人员一般一个月要送检材料2-3次。有了与检测人员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后,沟通效率大幅提升,也推动了研发人员钻研技术。”李世达说,蓝思东莞在玻璃视窗方面成功推动了AG、菲林镀膜等新工艺新技术持续取得突破。

人才托举品牌制造

蓝思东莞的6000名一线员工中有近5000名为技术工人,且25-30岁的人员占比最高,蓝思东莞靠什么吸引、留住年轻人?

“现在的年轻技工与老一代技工的工作追求有较大的差别。年轻技工整体的家庭环境更好了,而且受教育水平较高,通过网络也增长了很多见识,所以除了工资,他们还希望有舒适、现代化的工作环境。他们更崇尚个性,不喜欢被制度和过多条条框框所约束。”李世达表示。

东莞蓝思科技详细地址(蓝思科技东莞)(3)

组织兴趣社团、建立大型综合康乐文体中心、组织员工“吐槽会”,成立员工关爱小组,美化园区环境,改善宿舍环境……蓝思东莞极力打造年轻人青睐的工作生活环境,为了方便员工出行,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公司主动联系松山湖政府考察园区环境位置,提出新设公交线路的申请。现在,新增的两条公交线让员工可以方便地抵达大朗镇及松山湖主要景点。据悉,蓝思科技的一线工人底薪为2230-2430元,高于东莞最低工资标准1900元/月,加上各类绩效津贴,一线员工月综合薪资能达到6300元到8000元不等,在国内制造业行业处于较高水平。

对话:蓝思东莞人事负责人 李世达

南方 :随着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大,蓝思东莞在选人用人方面遇到了哪些难题?有何解决方法?

李世达:首先,目前业内高分子材料、化工、光电、自动化、模具设计等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比较紧缺。此外,由于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且蓝思有许多自研专利的工艺技术,不少新人面临工作“上手难”、适应周期较长的问题。

东莞蓝思科技详细地址(蓝思科技东莞)(4)

蓝思东莞主要通过校招,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技能型人才,引进外部人才,内部及外部培训,建设内部人才梯队等方法充实人才队伍,提升人才质量。公司还鼓励员工发表论文、参与行业研讨会、做行业尖端技术的引领者。

南方 :您如何理解人才、企业、城市共生共荣?有何建议?

李世达:把人才留住了,企业、城市才能有持续稳定的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我们曾经与众多本地企业一同探讨如何减少人才外流。后来,随着松山湖人才大厦建立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入驻其中,为我们的招工工作带来很大帮助。我们也期待松山湖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配套资源、更加便利的生活设施。

【见习记者】凌乐仪

【记者】陈启亮

东莞蓝思科技详细地址(蓝思科技东莞)(5)

【作者】 凌乐仪;陈启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