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深圳举办的智慧教育大课堂上,育联网创始人、学校管理专家黄志如博士从行业规律,行业发展对教育信息化4.0做了全面的解析与分享。本期特分享给大家,育联网,让学校管理一目了然。

以下内容根据课堂视频整理,如需观看完整视频请前往育联网公众号。

各位教育界的同仁们,欢迎来到育联网智慧教育大讲堂。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的是中国教育信息化4.0《预见•遇见》,教育信息化4.0的伟大创造。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们国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1.0和2.0,但在育联网的对外的宣传上却出现了4.0的字样,有人就在问,这是一个噱头,还是另有含义?教育信息化4.0和2.0之间的区别和差异在哪里?为什么我们可以越过教育信息化3.0直接进入4.0?这中间到底意味的什么?它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它给社会带来的推动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

教育的智慧讲堂(智慧教育大讲堂预见)(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

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和在座的各位校长一起来探讨一下中国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路径,以及未来我们前行的方向。我经常跟教育界的同行朋友们说,中国教育行业的管理水平跟中国制造行业的管理水平,至少落后20年。

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我们大力的引入外资,首先引入的是制造行业。一方面我们引入了资金,引入了技术,同时也引入了国外的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管理理念以及管理的流程、方法、标准和工具。可以说整个世界或者说整个中国在制造行业,在工业方面的管理的一个进阶的状态,也可以作为我们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和参考。整个世界的工业经过了从1.0到4.0不断的一个迭代和晋升,1.0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革命,2.0是一种大规模的分工,让我们的制造变得更加标准。在3.0时代,我们的工业进入了什么时代?互联网的技术,互联网的应用,我们催生了互联网加各种行业的模式的迭代和创新。在上个世纪德国又提出了工业4.0,什么概念?整个世界的经济已经进入了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时代。

我们再去看工业革命和我们的管理模式之间的一个相互的促进关系,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变革,社会变革促进了管理的升级,管理升级又不断的推动我们的管理信息化的不断的创新。最开始大规模的生产,让我们对制造工人标准化的流水作业有大量的人才需求。我们过去的教育也运用于对于大规模的标准化的人才的培养,基于分工,到了后面又有分权,再后面又有分力,这是我们整个管理模式不断的在与我们的生产模式相适应的一种互为促进。与之相适应的我们的教育模式,也在适应经济所需要的人才在不断的进行变革。

教育的智慧讲堂(智慧教育大讲堂预见)(2)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今天国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1.0和教育信息化2.0,但实际上它跟我们今天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定制所需要的人才的培养机制还有很大的机遇。

在座的各位校长,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我相信你们对教育信息化1.0所实现的成果,三通两平台,我们都是这样的信息化建设的受益者,但是三通两平台建设完成以后,我们所有的人又陷入了另外一个僵局,我们所建立的一系列的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被束之高阁,百分之八九十是被废弃和闲置的。国家又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希望对过去我们所投入的资金资源,我们所建设的平台,我们所开设的课程,我们所建立的资源共享,我们所建立的管理不通,希望通过教育信息化2.0盘活1.0的资源,所以说我们的教育信息化还停留在最初最原始的状态。

教育应该是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教育信息化应该是适应未来人才培养模式而建立的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所以育联网提出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定义一个新的时代,我们要适应当今德国所领先的工业4.0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改善我们现有教育体制的弊端。所以我们提出了教育信息化4.0,何为教育信息化4.0?就是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智能学习,智能管理、智能运用、智能决策、智能的大数据分析平台,这就是我们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怎样才能做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我们知道现在在服装行业,个人定制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壮大,为什么能够实现服装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是因为我们对每一个人的服装的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每一个人的衣服都有领子、袖子、袖口、衣襟,有前后、有肩,还有腰。领子又有立领、大圆领、大劈领,小圆领,、袖子又有短袖、五分袖、七分袖、八分袖、长袖。我们把每一个对于衣服的组成部分进行拆分,把它切分成一个一个的小的组件,然后再根据每一个人的喜好需求,进行个性化的组合。你可以是小圆领加七分袖,你也可以是大圆领加五分袖。我们发现从过去文化的发展,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创造,就是将无数小小的创意的点进行不同的组合事件,就发生了万千的变化。

育联网就是将这种模块化的分析方式、拆分方式、裂变方式、组合方式,运用到了我们教育信息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当中。我们要做的也是面向未来教育,面向未来学校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不同情况的灵活的组织。要实现这种灵活的组合,一定是需要对整个教育行业深度的剖析,对学校管理方式管理模式,每一个老师的教学特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的特色,以及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培育,以及跟社会跟各个方面进行联动的方法,充分的理解,充分的去剖析,然后才能在洞悉行业规律,解析教育现状,剖析每一个人每一所学校的现状,把脉他未来需求的种种状况下,实现的个性化的组合。

教育的智慧讲堂(智慧教育大讲堂预见)(3)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4.0

面对未来的教育信息化,我们是将行业共性进行高度提炼,然后根据每一个学校的个性要求要求进行自由组合。实际上不仅仅是对于学校,其实对于个人也是一样。我们知道未来的教育一定是充分的发掘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让每一个学生素质在得到全面提升的同时,他的个性特征,他的能力特长,他的兴趣爱好以及他的个人素养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孔子说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就是怎么样对每一个学生个体,我们能够知道他需要什么,我们才能够个性化的为他去推荐他所学习的内容,而不是在我们统一的国际的、标准的、高考的分数的这样的一个学习的新课标高考的试卷系统等等下进行的错题的推荐。未来的教育一定是根据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学校,在共性的基础上,个性的最充分的发挥。

育联网要做教育信息化,就要先去研究行业的规律,总结行业发展的特点,然后将每一个步骤,从我们学生的招生到他的学习、到他的行为性格的培养,到他的思维模式的训练,以及到他的社会责任的这样的一个唤醒,到他的事业格局心中的一个打开,到他的这种国际公民意识的这样的一个不断的促进。我们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学校从老师的招生到老师的聘用,到老师的培养,到老师的发展,从他的教学到他对孩子的指导,以及他对班级的管理,对家校联育的这样的一个促进,我们都要去充分的研究和发展,共性在哪里,个性又该如何的最大化。

教育信息化4.0是面对未来学生的培育,我们总结规律,发现个性特征,进行裂变重组,进行快速定制,进行智能推荐,进行全面的促进的这样的一个管理平台。你的定位决定了你所选择的方向。当我们以工业1.0到4.0的发展路径,再来回顾我们整个教育的这样的一个前进的方向,我们会发现我们需要借鉴其他行业的优秀的管理模式,不管是制造业、服务业、地产业,还是农林牧渔,我们要把其他行业优秀的理念借鉴到我们教育的管理这个过程当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吸百家之长,能够发展我们教育所需要的各方面的潜力。所以说从教育1.0到2.0,最终我们一定会实现4.0、5.0、6.0不断的跃进。

教育的智慧讲堂(智慧教育大讲堂预见)(4)

教育信息化3.0的定义

我们为什么又能够越过3.0而进入4.0呢?教育信息化3.0又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我们知道工业化的3.0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跟我们各行各业充分融合应用的这样的一种新的模式。大数据。这个数据从何而来?就像今天我们看到的服装定制,这些数据从何而来?是来自于我们在1.0、2.0大规模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过程当中所积累的原始数据,然后通过人工的输入,系统的导入,将这些数据来分门别类,输入到我们的系统里面,我们在原有的原始数据上面进行提炼和加工,通过一定的算法,再去不断的促进,让我们逐步过渡到4.0。

可能所有的人认为今天我们的互联网企业都是高科技,都是靠系统自动抓取,大家去研究美团研究滴滴,你们会发现美团有多少外卖人员?几十万。滴滴有多少司机?数百万。这些人员他所产生的数据就为我们未来整个自驾车平台提供了最基础的原始记录。我们在看淘宝也好,今日头条也好,抖音也好,微视频也好,我们每天都在被它同时定向投喂的 AI人工智能,这些是通过大数据的算法而来。但大家了解在这些大数据的背后又有多少的人工在每天夜以继日对我们所产生的各个维度的数据进行数据标记,这些都是我们的互联网的员工,他们通过对不同的数据进行标签,然后能够让我们的系统进行识别。所以说大规模智能制造它所依赖的数据是建立在3.0的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基础,加上人工的大量的堆积。

今天当我们把目光锁定在未来的4.0,我们所产生的数据就已经由我们的系统进行了自动的分类筛选清洗以及整合分流。我们把原来传统的线下的人工的数据标记真正变成了机器的采集以及机器的自动的批阅。我们将原来需要到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数据的收集,我们通过我们的系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所有数据的整合。

教育信息化3.0是一个互联网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变的一个时代。当数字足够多,当数字的分类足够清晰,当数字的算法足够科学,当数字的应用找到了合适的路径,那么自然而然时代就过渡到了教育信息计划4.0。所以说从教育信息化3.0到4.0,实际上就是大数据的采集分类以及梳理的一个必然的路径。我们所建立的教育信息化4.0的大数据平台,通过我们所规划的学校发展的路径,各个职能模块所需要的数据采集的设置,以及我们对于各个数据采集所需要场所的复刻,以及我们数据采集所需要的各个终端的开发,以及我们对数据采集各个路径的分流,让所有的数据能够随时随地为我们而来,也能让所有的数据为回归到他所需要去的地方。

教育的智慧讲堂(智慧教育大讲堂预见)(5)

教育信息化4.0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4.0,他的定位能够极大地缩短我们对于数据的基础的积累。教育信息化,我们从1.0的大规模的硬件设施的投入,到我们教育信息化2.0对过去所投入资源的一个充分的应用。到我们所有教师学生家庭信息化素养的提升,我们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指引,在一个更方便快捷的路径上找到数据采集所需要的方式和方法。整个教育信息化进入4.0,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快的去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能够让我们真真正正的去适应学校的个性化的定义,个性化的需求,个性化的创造。

因为我们能够预见这个行业的发展规律,因为我们能够预见所有学校它的管理的共性,因为我们洞察了学生的的个性的需求,所以我们愿意去定义这个时代,去挖掘教育信息化4.0所需要的方法和工具,我们愿意创造性的去解决这些问题。当我们创造性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们提前遇见一个新的时代,让你们在过去纷繁复杂的应用当中,找到一种真真正正能够解决学校现有问题的方式方法。

教育信息化4.0是能够为学校把脉现状,指明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解决方案,能够为所有的家庭,所有的学生,所有的教职工,为所有的学校提供你所需要的方案的最佳路径。因为预见所以遇见,我相信教育信息化4.0的时代,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同仁们翘首以待的,我也相信只有用系统管理的思维,用系统管理的流程方法和标准,将我们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其中,我们就一定能够为我们学校未来的发展创立一套管理系统,让我们真正实现智慧管理、智慧经营。

今天的智慧课堂到这里,我们下一次智慧课堂再见,谢谢我们所有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