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可以把郑智化的《星星点灯》当做一首情歌或是环保歌曲去听,但实际上它的含义远不止如此。歌中的“少年”和“你”可以说指的是同一个人:肉体的和精神的。为此,我又把《星星点灯》的歌词找出来认真地读了几遍,尽管这首歌以我早已烂熟于心。

我想找出电视台为何要对这首大家早已耳熟能详的歌词开刀?诚如胡锡进先生所言:“如果这次对《星星点灯》的改动是为了迎合某种所谓的“政治正确”,正如一些人担心的那样,那么我不赞成,认为没必要,而且我主张我们的社会不应鼓励推动这样的所谓“政治正确”。他同时还认为:“政治正确的重要内容就包括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以及对文艺表现形式百花齐放的包容。

我对老胡的观点持肯定的态度。因为,如果把“肮脏的一片天”改成“清朗的一片天”,整首歌的意义上的内在逻辑就被完全打乱了,甚至被否定:这就叫牵一发而动全身;还不如按着原有曲调重新填一首新词来得干净利索而不惹尘埃。

的确,从字面上看,“晴朗”相较于“肮脏”确实美好了许多,但是这种一厢情愿的改动,是对经典作品不负责任地撕裂!它甚至会造成一种让人难以接受的前言不搭后语的滑稽感:晴朗的天空里星星怎么会难得一见呢?于是只能把接下来的一句改为“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总是看得见”。如此,全乱套了!最初歌曲中的反思、失落、痛苦已全然不见。

其实,多年前初听这首《星星点灯》就觉着它跟罗大佑的《未来的主人翁》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繁荣背后某些质朴情怀失落的叹惋,也即人心不古。

但是,如此不过脑的低级改动,竟然改出了某种欢天喜地的况味,与作者郑智化的本意相去甚远。我甚至有些好笑地想如果既为了避免敏感词的出现,又不想被原作者提到法律议程,主办方总该不会把“肮脏的”标记成“XX的”吧?我觉得电视台这种因多虑产生的惊惶根本没必要。

《星星点灯》作为一首正式出版发行的歌曲作品,几十年都过去了,现在却对它亮出手术刀,是不是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况味?令人遗憾的是竟然还有那么多人认为改得好,改出了正能量。还如胡锡进文章中所言:“正能量一定要宽厚,有容乃大。”

郑智化也就此事发文称:关于我的经典歌曲“星星点灯”,被篡改歌词一事,我表示震惊、愤怒和遗憾!

实在是想不明白把篡改歌词看成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的网友们究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跟着凑热闹瞎起哄呢?如此以来,还有什么既成事实是不可以更改的呢?我的天啊!

郑智化星星点灯最火的歌曲(郑智化星星点灯歌词被改动之我见)(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