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无论电视台还是网络上,播放的86版西游记都是通行版本,也就是删减了,每集45分钟左右,不再是儿时的版本了许多人想不通,为什么要删减?好怀念以前的剧呀(注:我们常说86版西游记,是因为西游记前11集是在86年首播,而这里王老师则称为82版西游记,是因为该剧是82年立项开拍),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86版西游记有多少人看过?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86版西游记有多少人看过(你看过未删减的86版西游记吗)

86版西游记有多少人看过

现在无论电视台还是网络上,播放的86版西游记都是通行版本,也就是删减了,每集45分钟左右,不再是儿时的版本了。许多人想不通,为什么要删减?好怀念以前的剧呀。(注:我们常说86版西游记,是因为西游记前11集是在86年首播,而这里王老师则称为82版西游记,是因为该剧是82年立项开拍。)

本文转载自一篇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原文很长,我在这里略作删减。


82版西游记“删减之谜”

(作者为王崇秋,西游记剧组的摄像师)

在上一篇谈西游记的文章最后,我提到,现在有些电视台在播出82版西游记的时候,对镜头进行了大量的删减,打着“精编版”的旗号,其实对剧情有很大的伤害。所以我说要把我手中的老录像带转成网络链接的形式发出来,让网友们看到“未删减版”的82版西游记。没想到,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图片源自网络

这些日子,我的公众号后台收到了大量的网友留言,好多人都表达了对“未删减版”的期待。对于这其中大部分人的“正常期待”,我满足得了。我翻出了家里比较老的大二分之一录像带,准备过段时间就发布到网上。之所以提“大部分人的正常期待”这个说法,是因为在这次的后台留言中,我还听到了一少部分西游记迷“不正常的期待”。他们口中的“被删减的内容”,说实话,连我这个82版西游记的摄像师都闻所未闻。

有句话说,普通观众看西游记,是看台前;西游记迷看西游记,是看幕后。要是按这个说法来说啊,接下来的这三期内容,就可以算是给那些“迷中之迷”写的了。希望我的讲述,能解答大家多年来的一些疑惑。我也不敢保证能解答所有的疑问,我只对我的文章以及当年剧组拍摄情况的真实性负责。

首先,了解82版西游记的人都知道,整部剧的“拍摄”是一直未间断的,从1982年2月剧组成立至1988年2月全部后期剪辑完成。但“播出”则不是一直未间断的,在1988年25集连续播出以前,几乎每两集之间的播出间隔都是跨年的。从1982年至1985年,陆续播出了《除妖乌鸡国》、《偷吃人参果》、《祸起观音院》、《计收猪八戒》和《三打白骨精》。1986年春节期间,前11集播出。从1988年2月1日起,全部制作完成的25集,从第一集开始陆续播出,直至播完。

对于前11集播出时的版本,我们暂且称之为“11集版本”;对于首播的25集完整版,我们暂且称之为“首播版”。“首播版”播完之后,剧组又对个别镜头和插曲进行过改动,举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的第15集“错把衣服放成了钟”(编者注:佛门把衣服称为钟,所以原著中“破烂溜丢一口钟",并不是真的钟,而是僧衣,所以剧组后面又补拍修改了这一段),就属于这种情况,播出之后马上进行了改动,那我们暂且就把“首播版”播出之后又改动过的版本,叫“后来版”吧。那么在这以后,也就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央视再播时播出的版本,就基本都是“后来版”了,而不是“首播版”。

图片源自网络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电视台对电视剧每一集的播出时长还没有规定。所以根据剧情需要,西游记短则四十多分钟、长则一小时零几分钟。后来,对播出时长就有了统一要求。此后再播西游记的时候,电视台就对剧情进行了大幅删减。而不同的电视台播出的时候,删剪的内容也不太一样。比如我曾经看过,央视播《扫塔辨奇冤》时,删掉了唐僧扫塔时唱歌的那场戏,而内蒙古台播出时,干脆删掉了扫塔整段戏。类似这样随意删减的情况,我们暂且称之为“乱删版”。

那么还有一类说法,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那些从网上看到的稀奇古怪的说法,包括有人说《斗法降三怪》里有“下油锅”的镜头、有人说徐少华也拍过《偷吃人参果》、还有人说西游记在82版的时候就已经拍过40集了……我负责任地说,整部82版西游记里, 关于“下油锅”的镜头,仅仅在《偷吃人参果》这一集里出现过,其他几集从来没有出现过。还有人说曾经看过人参果这集里有个镜头,是孙悟空从天上把金箍棒伸下来,把锅给捣碎了。这也是错误的说法,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镜头。那么对于这一类的说法,我们就暂且称之为“子虚乌有版”吧。

综上所述,所谓“删减版”和“未删减版”并没有什么官方定论,它的定义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在我看来,“首播版”和“后来版”都属于“未删减版”,只有“乱删版”属于“删减版”。至于“子虚乌有版”,它都“子虚乌有”了,就更不可能属于“未删减版”了。

图片源自网络

其次,说说我手里的“未删减版”具体属于哪一个版本。根据前文所说,现在电视台播出的,是“乱删版”;网络上的、大部分人手里有的,是“后来版”;而我手里的,是“首播版”,也就是1988年2月第一次播出25集时的版本。其实这个“首播版”版本,如果在网上花点心思找,还是可以找到的。至于“11集版本”、甚至是试集,我真没有;而“子虚乌有版”,我更是从来没拍过、没见过。

我手里的这套录像带,是在央视播出“首播版”的时候,直接从电视台的一寸带上拷贝下来的大二分之一带。也就是说,与央视的“首播版”是一样的,这可能会让部分西游记迷失望了,因为我现在听说这部分人期待看到的,实际是“11集版本”、甚至是试集,这可真对不住了。我翻出了家中的大二分之一录像带,但并非“11集版本”。

那么“11集版本”、试集,到底存不存在呢?还真存在,而据我掌握的情况是,这些内容以及更多的素材带,作为“国家财产”,目前存放于央视的磁带库。我虽然是西游记的拍摄者,但也没有权利拿出这些带,这我实在是无能为力。

电视台的磁带库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有些演员也通过各种关系要转录一些,但都不被允许,这就是所谓的版权问题了。磁带库里的母带是那种一寸带,大圆盘的,必须用过去的大机器播放,还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家用的那种录像机。所以我想,即使找到了,也是很难在外面找到机器播放再制作的。不过有一次我听说,网上有人高价售卖“11集版本”和试集,不知道真的假的,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我就无从知晓了。

图片源自网络

再次,如果说“11集版本”和试集虽难找、但确实存在的话,那么我前文说的“子虚乌有版”就真是令人无可奈何了。我必须要感谢西游记迷对82版西游记的厚爱,你们爱西游记的心,我是十分理解的。但我确实没有拍过的内容,你们一定要说看见过,并坚持认为是在以后的播出中被删掉了,执着得近乎偏执,这我就不是太能理解了。

我当然明白,大家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说出一些内容的,不然为什么是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呢,总是会有一些成因的。前面我也列了一些例子,这里的“逐一解读”,我们放在第三期文章说。现在,我先总体上帮大家分析一下,都有哪些情况,是这些“错觉”产生的原因。也许这些分析,会对大家的判断有所帮助。我总结了六个关键词:记忆、混淆、照片、台词、资料和网文。也就是说,所有的“错觉”,都可能来源于这六类情况中的一类。

图片源自网络

1、记忆。其实每个人的记忆都是可能产生偏差的,不能对自己的记忆过于自信,或者说盲目自信。30多年过去了,记错了一些情节、镜头,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网上根据各个台播出时录制的不同版本也很多,如果你十分坚信的镜头在哪个版本里也没找到,这个时候,你是应该对自己坚持的“记忆”打上一个问号的。(“11集版本”这种情况除外。)

2、混淆。其实从七八十年代以来、甚至更早,以西游记为主题的“作品”实在是不少,包括82版电视剧西游记,动画片大闹天宫,戏曲电影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火焰山,香港早期还拍过盘丝洞、女儿国,还有西游记连环画、贴纸、年画……那么有一种很大的可能性,就是你儿时看过很多这些作品,并在脑海中混淆了这些内容,把其他作品中的内容错安到了82版电视剧西游记中来,这个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这里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是,当时有两部动画片,一个叫金猴降妖,还有一个是关于偷吃人参果的内容,不少人都把这两部动画片混淆到了电视剧西游记里来。

3、照片。当年剧组拍摄完成以后,按计划还应该有一个后续工作,就是各种道具、服装等的交接,这其中就包括照片。剧组最初是我自己摄像兼摄影,基本上前几集的照片都是我拍的。后来拍摄任务太重,实在忙不过来了,就找了另外两个人来做剧照、工作照的拍摄工作。谁领了多少胶卷,拍摄完成后都是要交回剧组的。没成想整部剧拍完后,电视台在后续交接工作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强行解散了剧组。这就使得版权本应该归电视台的大量西游记照片没有被上交,流落到了民间各处。

那么之所以说“照片”也是令一些西游记迷产生“错觉”的原因,是因为这些照片中的镜头确实拍摄过,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有被放进电视剧中去。而有些人认为看过剧照,再一对比电视剧,发现没有这个内容,就想当然地认为是电视台删掉了这些内容,这显示是不对的。另外,剧组当年还拍过一套连环画,有些照片是为了连环画而补拍的,并不是剧中的场景。说徐少华拍过《偷吃人参果》的,就属于这类“错觉”(这个详细情况咱们第三期文章展开说)。

图片源自网络

牛魔王现原形后本想使用真牛,但由于这头牛过于瘦了,显示不出牛魔王的威风,再加上拍摄情况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最终没有被采用。工作人员在拍摄“天河牧马”这场戏。但由于景片与整场戏风格不符,最终没有被采用。

4、台词。剧中有些台词可能会误导你认为一定有某些内容,一旦没看到,就觉得是被电视台删掉了,这也是一种“错觉”。再拿《斗法降三怪》举例子,有些人说看过“下油锅”的镜头。我分析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剧中有一句台词是“滚油锅里如同洗澡”。那么可能就是“听过”这句台词,就让你产生了“看过”的错觉,其实我从来没在这一集拍过“滚油锅”的镜头。

5、资料。一些与拍摄相关的资料流落到了社会上,比如说文学剧本。有些人据此一看,发现剧本上有些内容在剧里没看到,就觉得是被电视台删减了,这也是不对的。原始文学剧本在具体拍摄过程中是进行过改动的,与你看到的真实剧情不一致很正常,而不能说据此就断定你看到过不同的版本,或者想当然地认为是拍摄过而被电视台删掉了(关于文学剧本的事情我们下一期展开说)。我可以断定的是,多数令西游记迷生疑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压根儿没有摄拍过的。

6、网文。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了很多以西游记为主题的自媒体号,有以西游记原著为写作内容的;有以西游记为引子,其实是写什么经商之道的;而我这个号,是以专门揭秘82版西游记拍摄的幕后故事为内容的。前两种号与我这块的内容毫无关系,而我能负责解释清楚的,也只有82版西游记的幕后故事以及这个剧组当年的拍摄情况。有些西游记迷这种网络文章看多了,把很多文章中的情节错记成了电视剧中的镜头,甚至混淆了原著,这也是有可能的。

图片源自网络

当然了,我也不是说只有我能讲清楚当年剧组的情况,毕竟剧组有很多很多人。但是我发现,现在网上有大量的号,在胡写乱写剧组的一些情况。从字里行间看得出,他们没有做任何采访。而这些胡写的文字,也是误导一些西游记迷的源头之一。举个例子,我看到一个叫“娱乐全能小王爷”的号,发布了一个叫《嫦娥曲》的视频,并写文字说这是“西游记中被杨洁亲自毙掉的插曲《嫦娥曲》,完美体现了嫦娥的心情。”我就想问问这个号的作者,你听谁说这是杨导演毙掉的插曲啊?还亲自?你做采访了吗?事实上,杨导演当年并没有听过这首歌,这首《嫦娥曲》是许镜清后来出西游记磁带的时候补写的一首歌曲,压根不是什么“西游记中被杨洁亲自毙掉的插曲”。也正是很多类似这种不负责任的文章,造成了不少西游记迷“觉得有些内容真实存在过,后来却被电视台删掉了”的错觉。

最后,总而言之吧,有些“锅”,电视台“背”得有点儿冤。今天就说到这里,下一期,我将从整体上介绍一下当年剧组拍摄西游记的过程。这些内容,或许能进一步解答部分西游记迷心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