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肩,又叫背心、马甲、紧身等,是满族的传统服饰。这种服饰既有一定的保暖效果,又穿着便利,还具有装饰作用,十分适合清朝时瑷珲“最暖不过数日,早晚仍用夹衣”的地域性气候特点,男女老少都喜欢穿着。

清朝时期满族坎肩的样式丰富,主要变化在领型、衣襟样式、开裾形式、衣身长短四个方面。领型有圆领和立领;衣襟样式主要有对襟、大襟、一字襟、琵琶襟几种;开裾形式有四面开式、左右及后开式、左右开式、后开式;衣身长短分大坎肩和小坎肩,也叫长坎肩和短坎肩。瑷珲满族坎肩在这些传统样式的基础上,受地域因素影响,形成了瑷珲独有的风韵。

瑷珲人服饰简朴,颜色尚蓝和灰,坎肩风格自然也是如此。康熙年间瑷珲建城之初,人们多用布类制衣,穿着绸缎的极少。当时,如绸缎之类的贵重物品都由远道贩运而来,价格高昂,并且一般不公开售卖,《黑龙江外记》中对此情景描写的颇为诙谐生动,“若绸缎之类,恐入势要手致折阅,则深藏若虚,非素亲厚不能买,既卖,犹数嘱毋令某某知也”。随着瑷珲社会发展,布帛种类愈发丰富,《黑龙江志稿》记载:“布多来自奉天(沈阳),亦有由北京贩运者,故毛蓝足青等布皆呼为京靛。江南来者号抽机布。”

清朝满族女子便服服饰(清朝时期瑷珲满族服饰)(1)

这件瑷珲历史陈列馆馆藏的清末瑷珲满族坎肩,衣长44厘米,身幅37厘米,立领、对襟、短身,袖窿适中,左右开裾。坎肩蓝绸面,宝蓝色绸领,浅蓝色绸里,领口滚黑缎边,衣缘镶黑色带暗花缎边,领口、衣缘内侧还各镶有一道黑色狗牙儿边。襟有五对一字盘扣,领口一对,衣襟四对、两两一组。这件坎肩款式简单大方、做工精细,体现出了清朝瑷珲地域的服饰特点。

这几条清末满族绣花绦带样式更精美、花式更多样。绦带,也叫花绦、绦子、花边等,是装饰衣物的带子,主要用于女性服饰领口、衣缘、襟边、袖口的装饰。

清朝满族女子便服服饰(清朝时期瑷珲满族服饰)(2)

清末满族黑地花卉连续纹样绦带

清朝满族女子便服服饰(清朝时期瑷珲满族服饰)(3)

清末满族黑地牡丹、莲花、梅花连续纹样绦带

清朝满族女子便服服饰(清朝时期瑷珲满族服饰)(4)

清末满族粉地莲花图案绦带

清朝满族女子便服服饰(清朝时期瑷珲满族服饰)(5)

清末满族粉地“接连富贵”绦带

清朝时期的瑷珲满族坎肩是满族传统文化与瑷珲地域特色相结合的产物,谙合着瑷珲的社会发展与瑷珲人的审美观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