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办法解决楼上噪音(楼上噪音折磨得快要疯了)(1)

有没有办法解决楼上噪音(楼上噪音折磨得快要疯了)(2)

一连发了很多期的噪音投稿,有人私信问我为什么发微信总不回复,我看了他的问题是:楼上噪音折磨的快要疯了,我该怎么办?

从2019年开始,不断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没有一千次,也有八百次了吧。可是即便是有这么多人遇到噪音问题,我仍没有办法从个体经历中总结出一般解决方法,最终只能用一种接近玄学的口吻告诉你们:忍、狠、搬。或是假装站在智慧高点,对众人说一句:这世界没有救世主。让人似懂非懂,但实则仍旧是一种敷衍。

这些都像是算命先生的话术,放之四海皆准,但说了又等于没说,因为我知道,你们期盼的答案是今晚就能见效的办法,而我并不能给你解答这个难题。我不是救世主,这世界有没有救世主?也许现在不信这套的人更多一点,但你们仍要把道德、法律、素质、人品、震楼器、甚至是楼板厚度等等视为挽救你现状的几根稻草,诚然这些提高对你或许有帮助,但你寄希望于这些,它们何尝不是另一个维度的你的救世主呢。

本文作者:傅岳(Frank)

从我个人的经历说起,沟通的成本确实很高,前后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按照常人的评价,我是遇到了一位“讲理”的楼上邻居,但我不确定换了别人,也能像我一样说服这位“讲理”的邻居,因为毕竟他们也曾指着鼻子骂我神经病。

最失魂落魄的夜晚,我用拳头奋力敲打天花板,手指关节巨痛,血流不止,翻箱倒柜寻找创可贴,却发现仅存的一盒创可贴是多年前去西双版纳时导游送的,包装上还印着广告,七彩云南,欢乐世界。

然而我并没有从暴力输出中获得任何美学体验,只有痛觉和眼冒金星,让我精神错乱。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发疯,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没有发生第二次揍天花板事件 ,它也总算逃过一劫。在与天花板发生单方面冲突后,我终于理解了那些看似荒诞的行为艺术背后逻辑,我把我的行为称之为“与天花板的搏斗”,全国各地每天都有上演,自此人类又多了一项行为艺术表达。

有没有办法解决楼上噪音(楼上噪音折磨得快要疯了)(3)

以前知道震楼器的人不多,神器都是秘而不宣的,因为生怕被更多人知道后,会被人举报,法律就会禁止它。但只要稍加研究,网店购买渠道很容易就能获得,但我一直犹豫要不要买一套,将肉体反击升级到机械化。

我知道楼上不是恶意针对我制造噪音,因为他们每天的生活,我都琢磨透了,我毫不夸张地告诉物业,这世界上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们的生活。新来的物业管家一脸茫然地问我,为什么人家的生活,你会如此了解?

我笑而不语,当然这是一种苦笑。可能管家没有经历过,解释太多也是无济于事,更何况我也不指望物业能帮我做什么,这也许是我一贯的作风。我们这小区的片警,与我有多年的交情,在我们彼此都没有戒烟的日子里,我们至少一起抽过一百根烟,但这并不能代表他能为我做什么。当我与他聊起噪音的时候,他也在对我苦笑。

我也希望有人能为我做些什么,让我摆脱噪音苦难,哪怕这个人可以用金钱来衡量,我绝对不会吝啬。我的发小告诉我,他的催账公司在扫黑除恶最严的日子里,还依旧保持了两班倒的作息,从他眉飞色舞的表情中,我看到了希望,但是这种希望,带着浓重的幻想主义色彩,一旦实现了,就成了魔幻。

所以真的没办法了吗?正如现在很多人问我的一样。我只能认定楼上不是恶意的,而这点往往会在仇恨愤怒吞噬理性的时候被反转。但如果买了震楼器,我可以潇洒地住回乡下小院,用神器代替人力帮我狠狠地揍天花板,这样能得到发泄的快感。一旦使用神器,我将面临一些选择,在一个熟人的社区,我与物业经理、片区民警、社区主任都已建立了长期良好的互信关系,但是如果我选择反击,我该如何在熟人关系网中权衡利弊?说的直白一点,我还想给自己和家人留点面子。

虽然我把这些顾虑视为是一种“妇人之仁”,也正是自己没有果断去反击,才让我对反击二字有了新的理解。在很多案例中,反击并不是解决噪音矛盾的出路,而是通过反击过程,进一步激化双方矛盾,实现破釜沉舟。一味息事宁人的忍让,你总会爆发像我一样发疯的状态,但是一旦反击,噪音并不会由此戛然而止,反而更容易招致报复。所以,不管你选择哪条路,胜算都不大。

如果你非要让我做出一个决策,我会告诉你衡量自己的资源优势,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但是这种回答,明显又是算命先生的口吻,没有具体的实质,只有抽象的概括,让人听了似懂非懂,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简而言之,你如果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又没有面子需要顾忌,那么选择反击手段;如果你和我一样,碍于种种世俗眼光或者家庭牵绊,那你只能妥协让步,以退为进。但这两种选择,都不具有解决问题的普遍性,反击不代表一定成功,忍和搬不代表软弱无能。

但凡一件事,在众多个体的经验中,依旧难以归纳总结出一般通用的方法,我们称这件事为难题,除非你有钞能力,但如果我把解决噪音问题架空于事实,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只要你有钱,你就能解决。那更多人肯定又要问我:怎么使自己变有钱呢?那这又是另一个难题了。如果将难题划分难度等级,解决噪音问题和让自己变富有,几乎处于同等难度级别,你要解决噪音问题的迫切需求,绝不亚于期盼一夜暴富。我们每个人生来的每件东西都被明码标价,安静也是如此。这是很赤裸裸的物质主义言论,我一直极力反对这种观念,但在这个越来越崇尚物质消费主义的时代里,推行道德自律,显得苍白无力。

除了钞能力有选择安静的资格,在众多成功案例中,还有一套适合他们自己的方法,他们成功了,但是你照搬别人的办法,不一定起效。你只能表达噪音对目前的你来说是无解的,但你肯定不能概括到全部的噪音问题是无解的,毕竟每天都有人回到了安静的生活,只是你没有找到办法,你也没有遇到自己的“救世主”,你没有成功的背后,是你还在困顿中摸索方向,也可能方向一开始就搞错了,假设你是无神论者,根本不信救世主这套逻辑,但你总还是盼着能有某种法律来伸张正义,这时法律成为了你的“救世主”。可它太遥远,你把当前的问题寄托于未来的救世主,苦等多年依旧没等来,折磨依旧,而信仰沦陷,也开始了愤世嫉俗咒骂几句去他妈的。

这可能已经动摇了不少人的三观,我们的启蒙教育一定是这样说的,有困难找警察叔叔,以至于成长了几十年,你还在信仰这句话,却从未思考过启蒙教育的理想初心是为了让人相信,而现实环境发生的事都在让人不信。人们开始陷入自我怀疑,到底还有没有法制?有没有天理?很多人认为没有了,于是他们陷入绝望之谷,怀疑一切曾经的理想与初心,信仰崩塌的同时,也即宣告了自己从理想主义步入残酷的现实主义,但现实里并不是没有理想的容身之地,只是你还没往前多走几步,仍在黑暗里。

有没有办法解决楼上噪音(楼上噪音折磨得快要疯了)(4)

你只绝望,却不再上进,这正是你与其他成功摆脱的人不同的地方。而这里的成功者,绝不是带着金钱符号的成功,更不是成功学中忽悠人的八面玲珑,这些都太肤浅。你想要找到的解答,实则都在自己的脑海里,你还没有觉悟到,因此会在困恼时无助和不满。当你走进绝望之谷,你应该要去求得上进之心,而不是沉沦于历史虚无主义,你倘若信奉无用论,最终自己就成了无用之人。

如果你问我被噪音折磨的快要疯了,到底该怎么办?我回答你,应该借这次磨难让自己锻炼强大,你会觉得我是在逗你玩,噪音还能锻炼自己?也许不信的人更多吧,所以才会变成顽疾。但是你遇到了,总要去面对,我之前写的攻略中列举了一些解决之术,但术是最基础的经验方法,该怎么沟通,怎么联系第三方处理,怎么报警,怎么使用反击,怎么以退为进,怎么脱敏等等,这些都是术,但是术不是万金油。

从经历中,激发上进求索的心,从术中领悟道,道中生智,智生答案,道是妙不可言的,也是言出必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哲学,不一定非要学某人效仿某人,包括我在这写了这么多,未必你能接受,但你不可否认,你该有自己的思维,该有自己的判断,该有自己的选择,而不该停留在原地,固步自封着,将自己的精力与时间消耗在无知愚昧中,你该去斗争的,不仅是哪一款神器,而还有自己的心智和理念。

最后,回答各位为什么我最近没有回复私信,因为防疫需要,最近一直做志愿者,能力有限,力所能及做些。而我的大学同学在上海志愿者一线已经坚守了二十二天,曾经给我投稿的一位噪音群友,也毅然奔赴抗疫一线。如果你认为这是个黑暗的时代,但总有人在这黑暗中点亮了微光,人间没有天助时,悲剧与恐慌共存,每个人都有权选择随波逐流或是逆流而上,这个选择,是我本文标题给你们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