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九月往往是学生开学的日子,“开学季”便成为这一时期的热门话题。尤其是经过高考的洗礼后,一批新生开始步入大学,开始了他们新的人生征程。不少同学都走进了新学校,买好了新文具。

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古人上学都需要什么文具?

古代有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见读书在古代的地位有多重。因此,作为读书必不可少的文房用品在文人墨客的案桌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我们常知的就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但除此之外,文人们的文房用具还有许多,这些具有各类用途的文房用品,共同组成了十分具有中华传统特色的文化宝藏。

古代文人对于文房用品的珍惜爱重,也体现在对于文房用品造型的设计上,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绝美的文房用品吧~


文房四宝

古人的书房文房四宝有哪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1)

清乾隆 彩漆花卉紫毫笔 藏于故宫博物馆

莫讶书绅苦,功成在一毫。

自从蒙管录,便觉用心劳。

手点时难弃,身闲架亦高。

何妨成五色,永愿助风骚。

——唐代贯休《笔》

笔,是指毛笔,是我国汉民族所独创的书写工具,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尖”就是笔锋尖锐;“齐”就是修削整齐;“圆”就是笔头圆润;“健”就是毛笔弹性强,写出的字锐利矫健。用它书写出来的线条可柔可刚、可粗可细、可润可枯,变化之多,为任何硬笔所不及。

古人的书房文房四宝有哪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2)

明嘉靖 古狻猊墨 藏于故宫博物馆

一寸龙香一寸金,仙家传药不传心。

香来莫作寻常看,千载文光翰苑林。

——宋代邓熛《墨》

墨是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用到的墨锭。墨的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烟、胶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质型态的存在。通过砚用水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在水中以胶体的溶液存在。

墨给人的印象似稍显单一,却具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效果,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且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沧桑岁月,仍然字迹清晰。

古人的书房文房四宝有哪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3)

元 黄色写经纸 藏于故宫博物馆

妙迹蔡侯施,芳名左伯驰。

云飞锦绮落,花发缥红披。

舒卷随幽显,廉方合轨仪。

莫惊反掌字,当取葛洪规。

——唐代李峤《纸》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纸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

古人的书房文房四宝有哪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4)

西汉 十二峰陶砚 藏于故宫博物馆

形模粗野已堪羞,况复驽顽滑似油。

常笑石乡才不逮,有何功业便封侯。

——明代郭登《砚》

砚是与墨配套使用的工具,要求其细腻滋润,容易发墨,并且墨汁细匀无渣。砚虽然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位居殿军,但从某一方面来说,却居领衔地位,所谓“四宝”砚为首,这是由于它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的缘故。特别是一些雕砚,造型古雅,图案生动,令人爱不释手。

砚有石砚、陶砚、砖砚、玉砚等种类之分,中国四大名砚之称始于唐代,它们是端砚、歙砚、洮砚,红丝砚。最负盛名的是广东产的端砚和安徽产的歙砚。【古玩收藏上域鉴】

其他文房之宝

镇纸

古人的书房文房四宝有哪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5)

清 黄玛瑙凫衔灵芝镇纸 藏于故宫博物馆

刀锥皆见末,汝钝类模棱。

及与飘风会,方多镇物称。

卷舒劳重寄,著作得良朋。

自古安刘者,都无文学能。

——清代陈恭尹《镇纸》

镇纸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品,与笔墨纸砚四宝相类,镇纸可称为古代文人文房中的“小五”。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古代文人在书房中,常将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欣赏,同时用来压纸或者压书,由此出现了镇纸,又称纸镇、镇尺。

砚滴

古人的书房文房四宝有哪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6)

清雍正 宜兴窑紫砂桃式砚滴 藏于故宫博物馆

铸出爬沙状,儿童竞抚摩。

背如千岁者,腹柰一轮何。

器蛟瓶罂小,功于几砚多。

所盛涓滴水,后世赖馀波。

—— 宋代刘克庄《蟾蜍砚滴》

砚滴又称水滴、书滴,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房器物,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古人无水滴,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最迟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水盂,人们在使用中发现,用水盂往砚里倒水时,往往水流过量,于是出现了便于掌控水量的器物,这就是砚滴。砚滴也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

笔筒

古人的书房文房四宝有哪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7)

清 绿地剔红十八罗汉笔筒 藏于故宫博物馆

笔之在案,或侧或颇,

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

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明代朱彝尊《笔筒铭》

笔筒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置笔用具,一般呈圆筒状,材质多样,可见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等,是文人书案上的常设之物。在古代,笔筒以其艺术个性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

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大约出现在明朝中晚期。笔筒因使用方便,很快就风靡天下,至今仍盛而不衰。

笔洗

古人的书房文房四宝有哪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8)

清 青玉全莲荷叶洗 藏于故宫博物馆

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笔洗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最常见的是瓷笔洗。

笔洗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因其雅致精巧、造型装饰各有千秋,深得追求优雅和精致生活情趣文人墨客的喜爱。

笔架

古人的书房文房四宝有哪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9)

清 青白玉五子笔架 藏于故宫博物馆

刻画峰峦势,尸功翰墨余。

锁窗閒昼永,高卧数中书。

——宋代刘子翚《书斋十咏·笔架》

笔架亦称笔格、笔搁,即架笔之物也,为文房常用器具之一。书画中在构思或暂息时借以置笔,以免毛笔污损他物,为古人书案上最不可缺少之文具。

笔架的材质一般为瓷、木、紫砂、铜、铁、玉、象牙、水晶等。其中实用性的笔架以瓷、铜、铁最为普遍,观赏性的则以玉笔架最为典型。式样则尤为繁多,一般有挂式与搁式两种,分别称笔挂与笔搁。笔挂是用竹木制成的架子,可以倒悬笔管,做晾笔用;笔搁是搁笔之物,根据不同形状,亦称笔枕、笔山,也有称笔床,清朝还出现了笔船。

臂搁

古人的书房文房四宝有哪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10)

清 白玉雕竹形臂搁 藏于故宫博物馆

何来臂搁制雅宜,色古质朴非新奇。

——清代弘历《宋瓷臂搁》

臂搁是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外,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别是抄写小字体时。因此,臂搁也称腕枕。

臂搁不是文房中的必需品,而是奢侈品。文人墨客们在炎热的夏日挥毫泼墨时,将臂搁枕于臂下,一来可防止臂上汗水洇纸,二来由于竹子性凉,有祛暑功效,可得一时清爽,因而也有人管竹臂搁叫“竹夫人”。

印泥

古人的书房文房四宝有哪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11)

清 天然木蟹式印泥盒 藏于故宫博物馆

藕丝抽绪软于绵。调朱朱更妍。

汝窑分贮到郎边。丹心和粉颜。

斑竹管,浣花笺。玉台新咏传。

小红名记手亲钤。已教郎意怜。

——清代汪东《阮郎归·印泥》

印泥(也称印肉)是我国特有的文房之宝,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历史文物以及金石书画之钤记,都需要使用印泥。据史书记载,人们采用水调蜂蜜、朱砂等方法,将印章印在纸上,这就是印泥的雏型。由于水干后朱砂易脱落,到了明代,人们开始使用油调朱砂,之后便渐发展成如今的印泥了。

印泥是书画家创作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作品,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印泥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艺术所表达的效果。好的印泥,红而不燥,沉静雅致,细腻厚重。印在书画上色彩鲜美而沉着,有立体感,时间愈久,色泽愈艳。质地差的印泥,印出来则显得色泽灰暗或浅薄,有的油迹浸出,使印文模糊。

明代文人屠隆在《考槃余事》一书中,一共列举了45种文具。包括笔格、研山、笔床、笔屏、笔觇、水中丞、水注、砚匣、印章、图书匣、印色池、糊斗、蜡斗、压尺、贝光等,再加笔墨纸砚,总数就达49种之多。

文房清玩除了无数精词绝句通过它们表现出来之外,本身就是十分具有文化内涵和精密巧思的古玩珍品。包涵了古代文人的文心巧思和制作艺人的意匠天工,是登峰造极的铭心绝品和极为雅致的文物,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如今,这些文房用品更多是作为收藏品出现,我们日常使用的文房用具早已被便捷的圆珠笔、塑料尺、笔记本等代替。虽然如此,但古代文房用品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是我们永远不能抛弃并且应该继续传承下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