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欣赏童年(散文荐读童年一条流淌的小河)(1)

孙玉洁,临渭区滨河小学副校长,第四届"渭南市好青年",市级教学能手,市级优秀大队辅导员,“孙玉洁导师工作室"负责人,临渭区优秀校外教育先进工作者,临渭区教育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渭南市朗诵协会会员,渭南文坛特约作者,《岁月留彩》特约撰稿人,陕西省丝路朗诵大赛特邀评委等。喜欢写作,多篇文章发表在渭南日报,渭水之南,西北作家等媒体。

散文欣赏童年(散文荐读童年一条流淌的小河)(2)

童年,一条流淌的小河

临渭区滨河小学 孙玉洁

题记:(我的家乡在北方,一直想去南方看看。有幸与主人翁闲聊,听着他的叙述,我一时兴起,写下了这篇关于一个小男孩,在南方生活的童年记忆和往事。)

小时候,我们渴望长大,可长大后,却想回到童年,从渴望长大到梦回年少,经历的是成长,经营的却是人生。

有些习惯是会伴随一辈子的,比如乡音、乡情,亦或是美食,我们南方人爱吃米饭、腊肉,虽在外地生活多年,但直至今日,我依然忘不了家乡的味道,家里的饭桌上总是会有我喜爱的米粥,馒头也是偶尔想起吃那么一口,相对于北方人顿顿吃面的习俗,我也有我的坚持和执念,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一顿饭承载的也许就是你的爱和思念吧。

记忆里小时候上学的学校是在一个庙的院子里,当时学校旗杆上挂着一个铁柱的铃铛,上下课的时候,老师拽着铃铛响,铛铛铛......清脆地声音响彻校园。一般课间十分钟,老师都不让出大院,我们都在院子里头玩儿,但是总有调皮的偷着跑出去。一听见铃声响,就飞奔着往回跑,有的家住在学校边上,偷空跑回去带个什么吃的,又怕老师看见,一股脑地往嘴里塞,往兜里装,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其实我是个特别安静的小男孩,多数时间喜欢静思,最喜欢的就是坐在窗边的座位上,上课可以发呆,可以数树上的果子。我对教室窗外的柿子树尤为偏爱,那是我们当地很少见的一种品种,树干大约有碗口粗细,每年大约结十几到二十个柿子,也许是30个吧,已记不太清楚了。从柿子花儿敛出小柿子骨朵开始,直至长到小木耳大小,我们就坐在教室里头往外张望,一年又一年,似乎从来也没有数准过,而且从来都没有吃到过,不是风刮到地上了,摔的稀烂,就是被喜鹊、麻雀这些啄着给吃了,但是我总坚信那个柿子一定是最甜的,红红的小灯笼一个一个的,很喜庆的样子,我甚是喜欢。直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在猜想,它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味道。

散文欣赏童年(散文荐读童年一条流淌的小河)(3)

7岁那年,我抓住了一只禅,便以为抓住了整个夏天,其实夏天里不只有冰棍的甜,还有下河捞鱼的爽。我们家到学校中间隔着一条河,小河一直伸进对面的村子里头。小时候总觉得学校好远,实际上现在回想起来也就几百米吧;小时候觉得河水大又深,可是现在看起来不是很合理。河上没有桥,我们就跳着石头过,但是经常在夏季的时候会发洪水,孩子们最高兴的就是发洪水,因为那样就可以不上学了,但是经常有些个子比较高的家长,自觉的在河边上,背学生淌水过河,把孩子们一个一个都背过去,放学的时候一个一个都背回来,其实我们内心并不太喜欢这样的家长,不用上学的快乐谁懂......

放学后挖药材也是一大乐事,那时农村下午放学总是很早,大约三四点钟就放学了,离天黑还有很长一段的时间,我们这群闲不住孩子,要么到地里去帮忙干活,要么去打猪草,放个牛羊什么的,要么勤工俭学去山边儿上挖中药材,像远志、柴胡这些常见的药材,挖到后拿回家晒干了,就可以去代销店、中药材店卖钱,劳动让我们学会生存。

散文欣赏童年(散文荐读童年一条流淌的小河)(4)

我们南方冬天的雪下的比较小,但天气还是特别冷,冷也有冷的玩法,同学们都一人用搪瓷碗、搪瓷盆儿做一个小火炉,在家里烧上木炭,把烧过的炭火提上,教室里一人脚底下或者桌子边儿上都放一个小火炉。最高兴的是下课以后,那个火不太旺时,男生们就抡起来转着圈,让风呼呼的吹着,有时候一不小心火整个灰就哗啦一下掉下来,衣服头发上都会被烧着了的。火不旺时拿着火筷子去加火凑火,弄的鼻子眼窝都是黑呼呼被熏的样子,还有想法的在兜里头装上一把玉米粒儿,悄悄在火盆里头烤爆米花吃,那个冬日里,小小的火盆足以温暖整个世界。

小时候受了委屈,总是撑着,直到看到妈妈才掉眼泪,长大后,再大的事总是在门口哭完,擦干眼泪再回家。记忆最深刻的是小学三年级时的刘老师,他大约50岁的样子,是我们学校唯一的一个公办老师,即当校长又教我们语文数学,在众多民办老师或队请老师中,他是文化素质最高的,因为奶奶娘家的亲戚关系,我这个伯伯对我格外的“照顾”。那时候老师对你严格其实就是重点培养你,不挨打的学生往往是老师漠不关心的。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到河里头抓鱼,每年夏天都是溺水安全事故多发的时候,学校三令五申多次强调安全,我们抓完鱼回来就被老师发现了,当时老师用一个那种藤编的条子,把我们挨个都抽了一顿,打得特别认真,挺狠的,几天后我们还是跛着脚上学,家长们反而个个较好:打的对,叫你们长记性。

由于父母亲在铁路上工作的原因,五年级时我随迁来到了渭南,慢慢熟悉了这片土地,但小时候的美好时光总是深藏在记忆深处。长大后也很少回家乡,但童年的校园还是那样清晰可见,虽然已记不太清伙伴们的名字了,那个叫召卓的小男生又去向了哪里,但我的心总有一处为家乡而留。

散文欣赏童年(散文荐读童年一条流淌的小河)(5)

听你诉说着,在你的眼里我仿佛找到了童年的梦,如在秋天院子里找到了那朵迟暮的花。成年人的世界真累,好想回到那个拉钩许诺的年代,青苔、绿荫、篱笆上的小蜻蜓,只是少了追逐的少年。其实我们小时候做过的梦都不是长大后的模样。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以为自己还年轻,不知不觉丢了童年,时间往往来不及细数,岁月的脚步也未曾停留,身边的风景依旧,我们也有没过期的小朋友玩耍。

那个简单的少年,红红的小柿子,清彻的眼眸,潺潺的小河水,那就是我怀念的童年......

来源:《陕西文谭》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