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打工的单位来了一个中年男子,一进门就问招不招保洁工?经过询问,才知道不是他要当保洁工,而是他老婆他就住在对面的小区里,这里属新媒体产业基地,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找工作是家里的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找工作是家里的事(一人找工作住在新媒体)

找工作是家里的事

昨天中午,打工的单位来了一个中年男子,一进门就问招不招保洁工?经过询问,才知道不是他要当保洁工,而是他老婆。他就住在对面的小区里,这里属新媒体产业基地。

我说:“这里不招保洁工,已有三个保洁工,人齐了,都干得好好的,也没人要走。”这时,我想到西红门税务所前几天要招保洁工的消息,还有那里的招收负责人的联系电话,条件比这里还要好一些,一周上五天班,休息两天,节日单位放假,公务员放假不上班,保洁工也跟着放假不上班,还提供住宿,便对他说:“西红门税务所前两天在招保洁工,不知招上来没有?若她愿去,我可以给问问。”

他问:“西红门在哪里?离这远吗?”我说:“在这新媒体产业基地北面,与新媒体相邻,有二三公里路远。西红门税务所就在西红门北站京开高速西面,过天桥向北不远处,可骑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也可坐公交车,走京开高速辅路,很方便。

他说:“我们就想在这附近找个活干。能不能见一下这里的保洁工问问?”我说:“保洁工不在,她们回家去了。”见保洁工又有什么用呢?白白耽搁她们的时间,她们能讲的,也就是这些,人家中午也要歇一会儿。

马路对面的福范小区,有一些50来岁的妇女,在家闲着,身体又好,有人便想出来找点事做。来问的中年男子,连新媒体邻近的西红门都不知道,不熟悉,估计是平时就在家带孩子,少有出门。现在孩子大了,上幼儿园了,一个人去接送就可以了,另一个人不就闲了?要嘛就是刚从外地来北京不久,对周围都还不熟悉。

在我们老家,在当地做事,找工作,一般就是在本镇或是相邻的乡镇,天天坐车或骑车去县城上班,是比较少有的情况。其实,现在老家的交通条件也好了,不是偏远的乡镇,一般骑车坐公交车去县城,也就半个小时左右,这在北京来说,是常态,家常便饭,随随便便的事情。很多人工作的地方,离家或住所都几公里,不少人都是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也有年轻人喜欢骑公共自行车上班的。坐公交车、地铁、开私家车的也不少,很多人跨区上班。也有不少人在北京上班,住在河北的北三县、固安。北京已形成了“一小时生活圈”,人员作为生产经营要素,全市流动。以前,笔者在绿化公司、图书物流公司都干过,也曾花一小时,坐车从南面的大兴、丰台,去北面的顺义、密云搞绿化工程或去出版社库房拉书。

老家毕竟经济发展不如北上广深发达,大家纷纷离开家乡,到一线城市、大城市打工、逐梦,自然也接受了城市的理念和工作生活方式,接受了家里、住所到工作单位几公里的距离,要克服刮风下雨、夏天天热、冬天天气等各种困难。

打工者也会慢慢变老,上了年纪,他们学会了坚韧,学会了吃苦。一些60多岁的老年人,他们身体尚好,留在家里似乎又无事可做,带孩子,孩子也带大了,不是上幼儿园,就是读小学或初中,于是他们又离开了家,到大城市找一份适合自己的保洁工作,虽然挣钱不多,工作也很辛苦,但他们心里很踏实,日子过得很充实,以后干不动了,手里有点钱,也不给儿女添麻烦。

那种想就近找个事做的,看起来是比较挑剔,他们多半是来和儿女一起生活,闲不住,不是家里经济负担不起,不是生活的压力,不是儿女逼的。他们的想法是,既能找到一份工作,又不让自己太苦。当然,这“太苦”,除了工作本身比较轻闲外,就是离家不要太远。

还真不好对此说点什么,因为这都是市场化的行为,打工者和用工者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在大城市,工作机会很多,也较其它地方更容易出彩。老家四川一女孩,几年前考上了北京公务员,几年时间发展很快,前两天获提拔,进了副科之行列后,又调到另一个所任副所长了,才30来岁,前途一片光明。

大城市是一个圆梦的地方,它们不仅属于年轻人,也属于上了年纪的人。大家都加油,努力!

王良炬 2022年9月17日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