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是什么人物,他是天文地理、音乐医药、律历占卜无所不通的全才。他的《梦溪笔谈》广受称赞,被后人认为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中国科学院也曾为纪念他,将1963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沈括。可见他成就之高,影响之广泛,并非虚言。

但就是这样一个在做事上登峰造极的人,在与人打交道上却失败透顶。经历了几件备受非议的事情后,宋神宗皇帝直接称他为“小人”,并发誓不管他才学再怎么卓著,都不重用他。

沈括为什么称为梦溪丈人(沈括沈梦溪才学绝世)(1)

著《梦溪笔谈》的全才沈括

其中一件事情是与他的好友苏轼有关。有一年科举考试,苏轼任主考官,出了个题目,列举了历史上一些独断专行的人与事,让学子以此事写篇文章,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话题作文。但王安石认为苏轼此举是在影射自己因为皇帝宠信专擅朝政,遂有人上奏折,以试题诽谤朝政而弹劾苏轼。苏轼上书请求将其外放,赴杭州任职。

苏轼到了杭州,见到老朋友沈括时十分高兴,两人诗酒话旧,言笑晏晏,好不畅快。沈括也自始至终对政治只字未提。聚会到了最后,沈括提出要苏轼拿出赴杭以来的诗作让其拜读,当然那时还把沈括当朋友的苏轼不假思索一口答应了。

沈括为什么称为梦溪丈人(沈括沈梦溪才学绝世)(2)

谁知沈括当晚就将苏轼的诗重新抄了一遍,并将诗作里有诽谤朝廷之嫌的诗句重点标出并加注,并秘密呈给御史台中丞。正巧苏轼那时因政绩突出改任外地知州,在向皇上表达谢意的几句话里被人认为是讥谤朝廷,一时间朝廷上下,很多人都站出弹劾苏轼,神宗一看这么多人弹劾苏轼,便信以为真,于是苏轼罪名成立了,他遂即被捕入狱,关在在湖州等待判决。后多亏王安石等人求情,才将苏轼从轻发落,被贬黄州。

沈括为什么称为梦溪丈人(沈括沈梦溪才学绝世)(3)

宋神宗画像

虽然墙倒众人推的事情历史上并不鲜见,但沈括作为苏轼的朋友,在朋友推心置腹的信任中却猝不及防地给对方一刀,任谁也无法承受,此情此举不能不说是下作之举。说沈括人品有亏也没有冤枉了他。

再有一事,王安石变法时,遇到司马光的保守派的极力阻挠,两派各执己见,水火不容。沈括作为王安石的同乡,自然站在王安石这边,支持变法运动。他自身也十分能干,身体力行地帮王安石解决了很多难题,王安石对沈括也极为器重。但后来发生的事情,才让王安石恍然大悟,沈括其实并不是因为认可王安石,也并不是支持变法图强为国家,他只是看到王安石的政治前途。当王安石被守旧一方反扑倒下,沈括马上换了阵营,急切洗白自己,秘密向当时的宰相呈上万言的报告,细数变法的种种不力。宰相非常不齿他的这种做法,将报告公之于众,所有人都知道了。王安石直呼他是反复无常的小人。神宗皇帝也发誓永不启用此类无耻变节的小人。

沈括为什么称为梦溪丈人(沈括沈梦溪才学绝世)(4)

王安石画像

从那以后,沈括的个人信用彻底破产。不过他也从此饱受世人对他的唾弃,朝中人谩骂他,离间他,也上书诽谤他,就像他曾对别人做过的那些事一样。他在守旧派和变法派里外不是人,两派固然视同水火,但在鄙视沈括这件事上,却立场出奇的一致。很多人知道皇帝不喜欢他,也及时地踩上一脚,上书弹劾他出使辽国时出卖国家利益的行径。其实,沈括和辽国的谈判很给力,只是神宗自己软弱,答应辽国苛刻条件,之后后悔时,就拿沈括当替罪羊了。并将沈括逐出京城,贬到宣州。唉,风水轮流转啊,那时的沈括会不会想起苏轼当年的境遇,后悔于自己曾对友人犯下的错误呢。

沈括为什么称为梦溪丈人(沈括沈梦溪才学绝世)(5)

王安石与苏轼画像

当后来宋哲宗即位大赦天下时,朝中人纷纷上书历数沈括罪行,宗哲宗便主张谁人都可赦,唯独沈括不可赦。可见那时沈括人品败坏的形象已铁板钉钉,难以改变了。

可是其实,世人并没有看错他,他纵然也有被冤枉的时候,但他卖友求荣、无耻变节的行为却是再耀眼的科学家光环也淹没不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