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清华大学迎来建校110周年,

莘莘学子,重聚一堂。

2019年4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被授予清华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的仪式上说,“清华大学是举世闻名的大学,也是主席的母校,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

两年后,又是芳菲四月,清华学子迎来了他们的“学长”。这位从清华园走出来的最高领导人,为母校110周年校庆送上祝福,也为高等教育发展勾画蓝图。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1)

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来到清华大学考察。离开清华大学时,同师生们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面对曾经无比熟稔的校园,

面对青春洋溢的面庞,

说,“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

“广大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

成大才、担大任”……

只有心怀“国之大者”,

才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

今天,跟随着的考察脚步,

让我们走近这所诞生于

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的学府。

110年间,

岁月在她的身上留下了怎样的印记?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2)

清华大学主楼工程建于20世纪60年代,通过过街楼连成一个整体建筑群。摄影 宋焕成 郭海军

清华大学诞生于

风雨飘摇、积贫积弱的年代。

1909年夏,

在北京侯位胡同的一间民房里,

悄然出现了一家

当时对国人而言非常陌生的机构

——游美学务处。

这家机构的工作,

是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

专门向美国输送留学生。

就是这家机构建立的游美肄业馆,

日后发展成为闻名世界的清华大学。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3)

1996年,清华大学。摄影 张肇基

1925年,在一座

青砖红瓦、坡顶陡起、

具有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清华学堂”

“国学研究院”成立了。

著名的“四大导师”——

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

以及著名考古学家李济、

文学家吴宓等,

在这里形成了清华大学

“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办学风格。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4)

清华学堂始建于1909年,是清华建校时首批四大建筑之一。摄影 宋焕成 郭海军

清华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

但每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阶段,

都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出

清华人的刚毅顽强。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清华、北大、南开南迁

组建长沙临时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

在国难当头之际,学生们爱国热情高涨,

出现了三次大规模抗日救亡的从军热潮,

先后参军的约为1100人,

占就读学生总数8000人的14%左右,

部分校友还为抗战胜利

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5)

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在抗日战争时期,清华与北大、南开一道,书写出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8年历史,创造出战时高等教育的奇迹,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和文化史的骄傲。摄影 宋焕成 郭海军

在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中,

清华大学始终走在历史潮流的前端。

1952年,国家高等教育院系调整,

文、理、法等学院被调出,

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

清华人致力成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6)

1958年,电机系师生制造的计算大型电站电网分布的交流计算台。摄影 李兰英/人民画报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7)

1960年,清华大学水利系完成了北京郊区10多座大型水库的设计任务。摄影 何世尧/人民画报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8)

1961年,正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清华学生。摄影 宋学广/人民画报

论及清华园之美,

园内苍松翠柏、水清木华,

清澈的万泉河从腹地蜿蜒而过,

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小溪,同时也滋养着清华学子

特有的志趣和气质。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9)

1961年的清华园。摄影 宋学广/人民画报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10)

1961年,清华大学同学们温习功课。摄影 宋学广/人民画报

高高的台阶、郁郁葱葱的爬山虎、

灵动复古的拱形高窗,

还有上下透光的玻璃地板……

提起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

每位学子心中都有一幅画,

那是青春岁月里

一段埋头苦读、与知识相伴的时光。

杨绛先生说“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

季羡林大师说

“永远不会忘记清华图书馆”

杨振宁院士称这里是

“全中国最讲究的图书馆”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11)

1961年,清华大学图书馆一角。摄影 宋学广/人民画报

无须扬鞭自奋蹄,

清华园里的学子除了上课之外,

经常到图书馆看书、查资料,

即使周末,在图书馆“开矿”也是常事。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12)

1973年,学生们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学习。摄影 邓永庆/人民画报

清华的学习氛围浓厚,

不过,清华学生可不是

只会死啃书本的“书呆子”。

自建校起,清华就有

重视体育的优良传统。

1957年,蒋南翔校长提出

“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奋斗目标。

进入新世纪,清华学子又提出

“无体育、不清华”的时代口号。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13)

1958年,学生们在清华校园里进行体育锻炼。摄影 黄鸿辉/人民画报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14)

1958年,每天下午,清华的操场上都会有学生打篮球、跑步。摄影 黄鸿辉/人民画报

正如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主题

“自强成就卓越,创新塑造未来”

清华人用“体魄与人格并重”的光荣传统,

诠释何为自强不息。

在优良校风传统熏陶下,

强身健体成为清华人

学习和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多年以后,这段回忆的时光

也成为了“清华老学长们”

津津乐道的话题。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15)

1953年,在校园里跑步的学生们。摄影 吴宝基/人民画报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16)

1958年,在学校运动会上,场外的拉拉队为选手们敲锣呐喊。摄影 黄鸿辉、盛承天/人民画报

五花八门的社团活动,

往往能吸引众多学子纷纷加入。

朗诵、诗歌、绘画.....

虽然那时候没有手机、电脑,

校园生活却是格外丰富多彩。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17)

1958年,每逢周末,清华的学生们就会组织各种形式的文艺联欢会。这是在联欢会上表演的越剧。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18)

1958年,一名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学生参加了美术社团,她正在河边写生。摄影 黄鸿辉/人民画报

在这些文娱活动里,

学生们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艺,

个个都是“小行家”。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19)

1958年,拉大提琴的学生。摄影 黄鸿辉、盛承天/人民画报

可别小瞧了清华的乐队!

196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

学子们还把演出的地点

从清华园移到了颐和园。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20)

196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清华乐队在颐和园参加庆祝会。摄影 宋学广/人民画报

就问你,飒不飒?

那时候的清华学子

就已骑上了摩托车,

在校园里风驰电掣。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21)

1958年,摩托车运动很受清华学生们的喜爱,当年全校已有480名同学参加了这项运动。摄影 黄鸿辉、盛承天/人民画报

尽管与世界诸多著名大学相比,

中国的大学起步比较晚,

但是起点并不低,

用很短时间就完成了自身的制度建设,

成功实现了与具有现代意义的

西方大学的接轨,

清华就是其中显著的一例。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22)

在清华大学的留学生和中国同学一起融洽地学习生活。摄影 吴宝基/人民画报

作为一所中国的顶尖大学之一,

每年慕名前来清华大学

参观游览的游客

总是络绎不绝。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23)

1952年,清华大学航空系学生在该系飞机工厂前,给参观团的团员们讲述飞机构造的原理。摄影 蔡尚雄/人民画报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24)

1952年,少数民族参观团在清华大学校园内参观。摄影 蔡尚雄 丁一/人民画报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25)

1971年,“拉比诺特”足球队队员参观清华大学师生制造的汽车。摄影 罗文发/人民画报

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

当年从那间民房里脱胎而出的

这所高等学府,

历经百余年的沧桑,

在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史册上

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毕业多年后,季羡林曾深情地说:

“每次回到清华园,

就像回到我母亲的身边,

我内心深处油然起幸福之感,

在清华的四年生活,

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愉快的四年。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26)

1961年,清华校园里的大学生。摄影 宋学广/人民画报

110年间,

这里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

为求救国探寻真理,

怀揣梦想无问西东。

顽强探索着育才战略的清华,

培养出众多杰出校友,

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

也属于中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27)

1956年以前,清华大学有教授、副教授108人。著名教授刘仙洲(右二)、张子高(右三)、梁思成(右四)、施嘉炀(右一)在一起研讨学术。本刊资料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28)

197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中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中作出了卓越贡献。摄影 高明义/人民画报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29)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钹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首批专家之一。在他主持下建成的智能技术和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了问题分层求解的高空间理论,系统地解决了不同层次求解空间的问题表达、复杂分析、不同层次空间之间信息、算子及推理机制等相互转换关系。这是张钹教授在同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新技术的研究。本刊资料

2020年9月11日,

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讲话时,

称赞7位科学家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

这7位科学家中,有4位是清华人。

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南仁东等,

他们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

也是清华人的杰出代表。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30)

1978年,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摄影 高明义、贾玉江/人民画报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31)

1985年春,身患重病的邓稼先在医院与同行探讨学术问题。本刊资料

诞生于国家危难之际,

发展于民族振兴之时。

站在回望清华百年的门槛上,

那些曾经激励学子、

唤起民众的历史回声,

依然在清华园回荡,

让今天的清华人激动难抑。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32)

1961年,美丽的清华园。摄影 宋学广/人民画报

他们仿佛在诉说着,

国家之需,乃我辈之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但初心未改,热忱不灭。

感受一下清华大学的气息(这样的清华你可曾见过)(33)

图片来源 | 中国专题图库

文字综合 | 清华校史馆、人民网、央视新闻

编辑 | 王伊奕

校对 | 袁梦

值班审校 | 黄丽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