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说的“仁”,用最通俗的话来讲,是个什么意思呢?请先生指教

仁简单的说就是善。何谓善,就是吃得下,睡得着,有人爱,会爱人。当然,所有的行为需要经过自己的反省和他人的反应最后才能得到真相。

孔子思想中仁的含义是什么?

孔子的主 要思想是“ 仁”,孟子 继承、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尽管“仁”字在中国古代早已有 之,但把他们明确作为一种思想提出来,孔子是开创者。不过,两千多年以来,学者们大都囿于伦理的角度来理解、解释“仁”,把“仁”的思想作为儒家的伦理学说。如,近代以来的学者中,冯友兰认为“《论语》中言仁处甚多,总而言之,仁者,即人之性情之真的及合礼的流露,而即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者也”[i],徐复观认为“仁只是一个人自觉的精神状态……一方面是对自己人格的建立及知识的追求,发出无限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他人毫无条件地感到有应尽的无限的责任”[ii],李泽厚从血缘、心理、人道、人格四个方面来理解“仁”,认为“仁”是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思维模式[iii]。这种从伦理的角度来解释“仁”的做法受了宋明儒学很大的影响,而宋明儒学只是继承了先秦儒学内省和个人体悟的一面,对于先秦儒学外王的一面则忽视了,正因如此,宋明儒学对“仁”的解释有不可避免的片面。

孔子所说的仁到底是什么(孔子的仁到底是什么意思)(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