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最惨重的一幕呈现了:周蓉和冯化成离婚。
这一结缘于患难中的感情曾是那样的神圣和唯美,当事者及其家人为其付出的代价何等之大。
突然坍塌实在让人不忍目睹。
但是,《人世间》对这一感情的破碎处理得十分冷静和贴切。它没有简单地对冯化成进行“出轨”之类的道德鞭打,也没有对周蓉的“理想主义”和“自我为中心”给予理性的谴责,而是从人性的视角进行恰如其分的诠释。即长期的夫妻矛盾侵蚀了曾经的爱,爱失去了,离婚就是理智的选择。
至于第三者王紫的出现只不过是一个偶然事件,或者说是一个导火索罢了。《人世间》也没有归罪于这个如当年周蓉一样单纯的姑娘。
那么,该怎么评判他们的离婚呢?
是网传的、千夫所指的“出轨”?还是如蔡晓光所说的:
这对你们俩都是一种解脱。
《人世间》中19岁的周蓉千里迢迢追求神圣的爱
1.即使离婚了,周蓉曾经追求的爱情依然神圣。离婚自然不幸,但我们还是要从历史的角度,实事求是地看待周蓉与冯化成曾经的感情。
周蓉是在一个“唯有爱情是真实的年代里”,义无反顾地奔赴贵州大山,与处境艰危的冯化成生活在一起。
当时周蓉19岁,又是一个有文化、有头脑的青年,并非简单的意气用事,而是用那个时代所给予她的理想主义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当时的冯化成还处在苦难的煎熬中,投身他就更有一种英雄主义的色彩了。
这种行为在今天看来,很傻很不现实,但这正是那一代人的单纯与执着。而这种品质又是今天年轻人所缺乏、所需要的精神财富。
所以,在冯化成突然提出离婚时,猝不及防的周蓉说的只不过是一番气话罢了:
那时太年轻了,不懂爱情。
宋佳在《人世间》中饰演的周蓉
他们结婚4年后,也就是周蓉23岁时,《人世间》以父亲探望女儿的形式,正面展示了周蓉与冯化成的生活。
当时,周蓉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也很乐观,对她所选择的感情更加坚定。在与父亲谈到这一问题时,她信誓旦旦地说道:
若让我们离婚,我就与家庭断绝关系。
冯化成更为坚定,他不仅几次给周蓉的父亲跪下,求得谅解,还真诚地保证:
周蓉就是我的一切。
《人世间》中,离家7年的周蓉准备回家
他们结婚7年后,周蓉26岁那年,她与冯化成带着女儿回家过年。不料因为冯化成当众朗诵悼念周总理的诗而被抓捕,周蓉急得连女儿都不顾了,交给一位同事带回家,她自己为冯化成的安危四处奔波。
周蓉觉着她是在保护一位勇士,自己的行为也显得神圣了。
上了北大的周蓉依然用倾慕的眼光看冯化成朗诵诗歌
即使周蓉考上北大后,她依然对冯化成充满了崇拜和爱慕。她专门把哥哥秉义叫来,一起欣赏冯化成的诗歌朗诵。在冯化成受到全场的喝彩时,周蓉充满了自豪和光彩。
此时,周蓉已经30多岁了,早过了感情的冲动期,应当说她的爱是自觉的,婚姻是稳定的。
怎么能说她不懂爱情呢?
《人世间》中周蓉、冯化成夫妇
2.婚姻是在不善经营中一步步走向“破碎”的。他们婚姻裂变的开始,并非冯化成的出轨,而是现实提出了新的问题,夫妇俩、特别是周蓉又不具备经营的能力。
为了把分开多年的女儿接回家住,他们急需一套房子。在北京不可能解决的情况下,他们调回老家工作,并以冯化成屈就在文化馆工作为代价,有了一间简陋的房子住。
此时,他们还相安无事,恩爱依旧,冯化成也没有招花惹草的行为,相反,他在努力经营这个家,大部分的家务是由他承担。
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他们必须有一间两居室的房子才有条件团圆。在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需要房子的人很多,他们必须走关系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
《人世间》中的冯化成
先是冯化成送东西、跑关系,获得了诗歌竞赛一等奖,想凭借这一实力当上作协副主席,从而具备分房子的资格。
在这个过程中,周蓉不赞成冯化成的做法,认为这是有失斯文,是不光彩的行为。
矛盾由此开始,冲突逐步升级,甚至周蓉把装有冯化成获奖证书的镜框都摔碎了。
剧情精心安排这个“摔碎”,已经在铺垫后面婚姻的“破碎”了。
宋佳在《人世间》中饰演的周蓉
在冯化成单位分房无望的情况下,周蓉又求蔡晓光帮忙,争取她所在的学校分房。但在蔡晓光给管分房的领导送礼、分房已有几分希望之时,周蓉却出人意料地把那份礼物要了回来。
冯化成实在无法理喻,便和周蓉大吵了一仗,闹到几乎动起手来。恰好蔡晓光来看周蓉,把怒不可竭的冯化成到他家去喝酒。
冯化成借着酒劲,述说了自己的苦衷,核心就是周蓉太以自己为中心,不理解他,更谈不上曾经的尊重和崇拜了。
此时,离婚的念头已在冯化成的心头闪现,但他还不敢、也不愿下决心。
因为他珍惜曾经的患难经历,珍惜周蓉为他的付出。
《人世间》中青年诗人王紫
3.第三者的出现仅是偶然现象,夫妻间的矛盾是离婚的必然。这时,青年诗人王紫出现了。
她是抱着对冯化成的崇拜、并请他帮忙的双重心理,慕名拜访冯化成。
这是一个漂亮、年轻、温柔的女孩子,又对冯化成极其恭维,这种现象放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文人会垂涎三尺.....
但是,冯化成并没有动心,也没有任何出格的举动。在周蓉分到房子后,冯化成还表现出极大的热心,准备把女儿接回家,开始新的生活。
不幸的是,在冯化成满腔热忱地把一首新写的诗朗诵给周蓉听时,周蓉表现出极大的冷漠。
这对一个诗人来说,比骂他、打他还要难受。冯化成陷入极度地痛苦之中。
遗憾周蓉没有任何察觉,也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来临。
《人世间》中冯化成和王紫
《人世间》合情合理地安排了冯化成与王紫再次见面。
冯化成因为苦闷在外散步,遇到了正在锻炼的王紫,王紫就势邀请冯化成到她的住处做客。
王紫表现出一个女孩子在她所崇拜的人面前应有的热情与激动。她拿出好酒接待,又说了许多动情的话。
此时的冯化成还是理智的,打动他的、或者说让他出轨的诱惑是他朗诵诗歌后,王紫的反应。
还是那首曾经读给周蓉、周蓉又毫无反应的诗歌,王紫表现出了激动、敬慕、欣赏的表情。
而这是一个诗人最需要、也是最能打动他的尊重。当年,冯化成就曾经被周蓉这种尊重与爱慕所打动,并走在了一起。
遗憾的是,这一切不复存在了。
冯化成在王紫身上又看到了当年的周蓉,而且是在他最痛苦之时看到的。
那么,出轨也就水到渠成了。
也许在那一瞬间,冯化成眼前浮现的还是周蓉,他忘不了曾经与他患难与共的周蓉!
能否说,这也是人之常情呢?
《人世间》中周蓉和蔡晓光
这一夜,周蓉也承受了丈夫夜不归宿的煎熬。
寂寞与痛苦之时,她叫来了蔡晓光,诉说了她的委屈和痛苦。
蔡晓光站在客观的角度,批评了周蓉的弱点,也尖锐地指出了感情危机的主要原因在周蓉身上。
周蓉幡然悔悟,欣然接受。所以在冯化成回家后,周蓉不但没有怪罪,还一个劲地道歉。
久违的客气和尊重倒是让冯化成对昨夜的行为有了深深地忏悔,他抚在周蓉的肩头大声痛哭。
冯化成恢复了对周蓉的关心,并把女儿接回家,准备好好地过日子。所以在王紫邀请他一起出国时,冯化成并没有表态。
《人世间》中的冯化成
4.无爱的婚姻,离了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过年了。
冯化成在周家热热闹闹地团圆之时,难免想起了孤零零的王紫。从这点看来,冯化成还是一个为“一夜情”负责人的男人,至少不是网上恶评的“渣男”吧。
果然,在冯化成看望王紫时,这位痴情的姑娘正在孤独的痛苦与热切的期盼中。
冯化成意识到,由于他在痛苦中的“一夜情”已经给这位女子带来了痛苦,他的婚姻也给周蓉留下难以抹去的痛苦。夹于两者的他,只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与其让两个女人受苦,不如让我一人承受这一切。
《人世间》中冯化成
客观地说,这是一种成熟和理智的决定。因为冯化成与周蓉之间很难再恢复“初心”,而蔡晓光始终对周蓉坚守着“初心”,周蓉也对蔡晓光有一种女人所需要的依赖感。
冯化成的退出不但可以成全一对更合适的婚姻,也可以减轻他给王紫造成的痛苦。
为此,冯化成甘愿背一个“出轨”的骂名,并被岳父打了一顿。
从这个意义上说,冯化成身上还有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气和担当。
《人世间》中周蓉与冯化成
所以,冯化成心平气和地向周蓉提出了离婚,周蓉也平静地接受了。
自然,周蓉很痛苦,几乎哭得昏厥过去。她的眼泪博得了观众的同情,冯化成自然成为千夫所指的“叛逆”。
作为旁观者的蔡晓光看问题倒很透彻,他劝慰周蓉的那句话说得合理而贴切:
离婚对你们俩都是一种解脱。
王阳在《人世间》中饰演的蔡晓光
5.《人世间》再次敲响警钟:无爱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能看出来,《人世间》是借蔡晓光之口道出了符合人性的爱情观。
它没有对冯化成进行“出轨”之类的道德鞭打,而是用恩格斯从人性出发而阐述的爱情观,对这一离婚事件进行了准确地诠释: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人世间》中的周蓉和冯化成
这一观点曾经由著名作家张洁在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中引用,谴责了由时代所造成的“无爱婚姻”现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广泛的热评。
《人世间》再次用富有人性的爱情观表现周、冯两人的婚姻,显得十分高明和切合现实。
《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
看看现实生活,有多少无爱婚姻折磨着彼此,受害者已经习惯,也已经麻木了。
“出轨”行为可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但对“无爱婚姻”视而不见了。
《人世间》的价值与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从人性的高度剖析婚姻,像当年《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小说一样,再一次引起人们对婚姻的警觉和反思。
自然,也会有人吐槽与指责,说《人世间》对冯化成这一角色的处理是三观不正。
愈是如此,愈说明《人世间》的成功,愈说明《人世间》敢于直面现实的胆略,愈说明《人世间》俯瞰人生的睿智与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