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最经典的理论是:学会爱自己,才能获得爱与被爱的能力。似乎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能看懂这句话的意思,导致TA们觉得“被爱”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情。这样的人有一个通病:接受不了真实的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被爱”确实是世界上第一大难题吧~

事实上,爱情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更不会有什么万能的爱情算法。人类的情感完全出自本能,不管是爱还是恨。如果你回头看,就会发现你爱过的人并不是最优秀的那个,甚至是人群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个,但就当时看来,一定是全身都散发着魅力。

“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镜像理论”在作祟,简单点说,就是你怎么对待对方,对方就会怎么对待你。

何为正确的恋爱观(什么是亲密关系中的)(1)

每个人都是自恋的,因此你爱的其实是另一个自己。在爱情里,你就像是在照镜子一般,追求你对面那个真实想要的样子。

因为对方喜欢你,你能从伴侣眼中看到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所以你才会开心,进而喜欢和对方待在一起;因为对方讨厌你,你从伴侣眼中看到的便是令人厌烦的自己,所以你也会不开心,不想要看到那个令人讨厌的自己,进而选择逃离;

你看这像不像在照镜子呢?

我们学习这些心理学效应的最终目的都是将其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拥有更好的心态、更轻松幸福的生活。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讲讲如何运用“镜像理论”,让我们的爱情更加甜蜜,幸福。

01.你爱Ta,Ta才可能会爱你

在爱情里,有这样一种人,信奉着:“谁先表白就是处于劣势的一方。”哪怕很爱很爱一个人,也不会让自己成为那个主动表达,永远在期盼着对方能从自己的言行细节中感受到自己对Ta的爱意,并且主动表白。甚至还有人会说些违心的话企图引起对方的注意,殊不知,很多爱情就是在这样的内敛和被动中错过了。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应该都不会喜欢对自己很冷淡的人吧!相比对人爱答不理,心意不明,明显表达出兴趣和爱意的人更容易得到回应。毕竟感受到对方的在意,才会有意识地去回应对方不是吗?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就要大胆的向Ta传递信号,Ta接收到了你的信号,才会将关注点转向你,你们的可能性才会更大。不要将自己的爱隐藏在深处,也许Ta也喜欢你,但是因为你的假装高冷而离你而去。力是相互的,爱也是相互的。

你让对方看到Ta在你眼中美好的模样,只要一接近你,就能看到他自己最好的样子,久而久之,Ta便会觉得离不开你,因为Ta不想失去在你眼中那么美好的形象。

何为正确的恋爱观(什么是亲密关系中的)(2)

02.你对Ta好,Ta才会对你好

爱情是自私的,每个人在爱情里都带着属于自己的目的。在爱情里,我们总是想要从伴侣那边获得点什么,可能是金钱,可能是陪伴,也可能是关注。而“镜像理论”告诉我们的是你想要从对方身上得到的,就是你一直以来所缺少的。

比如渴望金钱的人,往往会选择一个富豪,这样就能实现金钱自由了;一个想要关注陪伴的人,会选择一个成熟稳重的人,这样就能得到时刻的照顾和关爱。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不断地从你的身上索取东西,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情感上的,如果没有节制,没有回报,无论是谁都会累的,Ta会对你逐渐失去耐心,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永远不会只管付出不求回报的。我们想要得到爱,一定要有意识的给予对方一些回应,也许起初这份回应不及对方的付出,但是要让对方知道你很珍惜Ta的付出。

03.你在要求Ta,Ta也会要求你

人与人的关系都会产生“镜像效应”,爱情当然也不例外。就像照镜子一样:你在看着镜中的自己,镜中的人也在看着你。随着你们的相处磨合,或多或少都会有生活上的不同,这个时候你是会选择迁就对方还是让对方来迁就你呢?

很多人会想要把伴侣打造成自己的理想伴侣,但是你忘了,每个人都是一个拥有独立意识的人,不会成为你的一个作品,一个玩偶。爱情是双向的选择,你在审视对方的时候,对方也同样在审视你,Ta或许也正在考虑着如何将你打造成自己的理想型。

不过如果你想要一个无限接近自己理想的伴侣,有一个办法,将自己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这样拥有你认为的最好的自己,或许能够交换一个理想的另一半。

何为正确的恋爱观(什么是亲密关系中的)(3)

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起来就只有一点:想要什么样的伴侣,先让自己变成什么样子的人。透过“镜像理论”你就会发现,在亲密关系里,也一样遵循着“同性相吸”的规律。我是争渡心理咨询的小渡老师,有任何情感、恋爱、情绪管理等困扰都可私信我哦~有问必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