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1)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2)

文/小野传说编辑/小野传说前言

北京八宝山首个女子火化班,平均年龄24岁,日均焚烧60具尸体,连吃饭都守着高温火化炉。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3)

平均年龄24岁的女火化师

北京八宝山首个女子火化班里,有云小林、刘德洁、董宁和姚紫晴四人,她们长时间在高达40度的环境中工作。

在此期间,云小林等人平均每天焚烧60具尸体,就连中午吃饭的时候,都要待在火化炉周围。

要知道,部分遗体火化时,会因为肌肉萎缩突然坐起来,并发出恐怖的声音,这需要火化人员强大的心理素质。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4)

云小林等人接受过系统的课程,但她刚从事火化工作时,还是被眼前的情况吓了一跳。

当时,云小林遇到一个死者家属,她的父亲在医院里长时间接受治疗,好不容易病情上有了好转,准备回家调养,却突然遭遇车祸。

女子一时间难以接受父亲的离开,在火化室里像个孩子一样蜷缩着痛哭。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5)

云小林见状,连忙安慰女子,贴心地给女子地上纸巾,这才让女子逐渐平静下来。

女子望着云小林,向她提出一个请求,她想要把父亲的棺材打开,再见父亲最后一面。

云小林考虑到女子的情绪,当场和女子一起打开棺材板,两人被眼前的一幕吓坏了。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6)

云小林亲眼见到,棺材里的老人遗体睁着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

女子见状,立刻让云小林帮她把父亲的眼睛闭上,但云小林难以跨过心里那道坎,迟迟不敢下手。

云小林的状态让女子看在眼里,随即开始质疑她的专业性,提出一个遗体火化人员,不该是手足无措的样子。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7)

女子的话深深刺痛了云小林,云小林赶紧鼓起勇气,最终帮助女子的父亲闭上眼睛。

事后女子觉得自己的言语上有些不妥,在感谢云小林的同时向她道歉,还上前和她握手。

这是林小云接触到为数不多的几次握手,女子的举动让她觉得无比温暖。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8)

在这之前,云小林坐出租车的时候,司机听说她在民政局单位工作,和她聊得很火热,直到云小林谈起自己的火化工作。

这时,司机的脸上浮现出厌恶的表情,让大大咧咧的林小云面对外人,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随后,司机默默把嘴闭上,车里的氛围冷却到极点,林小云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9)

林小云下车后,她亲眼见到司机慌慌张张地拿出酒精,频繁地对着车里进行消毒。

后来,林小云很少打出租车,即使坐上出租车,也绝不和司机聊自己的职业。

与此同时,林小云的家人、邻居也觉得她的职业有些丢人。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10)

父亲得知林小云的职业后,毫不留情地表示,她是挣死人钱的。

林小云看着曾经把自己捧在手心里的父亲,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难受,她甚至有些后悔自己长大。

原来,林小云出生在内蒙古,她父母所在的单位是很多人奋斗几年才能进入的。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11)

当别人家的孩子要为考学努力的时候,林小云的父母为了让她轻松一些,已经开始为她做出几种不同的人生规划,好让她过得轻松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小云即将要上大学,他们就考虑着让她学空乘专业。

这样一来,林小云能一边从事着较为轻松的工作,一边通过接触不同的人开拓视野。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12)

林小云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很听父母的话,是从小被夸到大的“别人家的孩子”。

当林小云得知父母的安排后,也像往常一样,决定按照父母的安排来做。

上大学后,林小云学习整整三个月的空乘专业,本想按照父母的规划一路走下去,但她学习专业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这个专业不适合她。

就在林小云对自己的未来开始迷茫时,她的爷爷突然离世,这让她对自己要学习的专业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13)

当时,林小云没有见到爷爷最后一面,这让她感到十分遗憾,她希望自己能知道一些爷爷前后的场景。

紧接着林小云就开始阅读相关书籍,从中了解一些有关殡葬行业的流程。

在此期间,林小云对殡葬行业产生一些兴趣,促使着她想要深入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14)

然而,当林小云将这个想法告诉父母后,父母直接给她泼了一盆冷水,让她不要想着换专业。

原来,早在林小云上大学前,父母就已经给她找好毕业后要从事的单位了,这个单位的待遇和各方面条件,足以让林小云衣食无忧。

一旦林小云换专业,父母也不确定,他们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再帮她安排好工作上的事情。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15)

但林小云还是背着父母,悄悄把自己的专业换成遗体火化,这是殡葬相关专业中最苦的一个专业。

后来,林小云凭借自己对殡葬专业的热情,成功完成遗体火化专业的所有学习。

林小云毕业后,进入北京八宝山火化单位工作,作为民政局下属单位,这里的工作条件对很多年轻人而言,都是比较理想的。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16)

然而,火化单位的工作太辛苦,很少有女性愿意在这个单位工作。

当林小云到单位面试的时候,单位的人怕她不了解情况,向她详细介绍火化工作环境,希望她能够先考虑清楚。

林小云刚到单位上班后,同事们见她细皮嫩肉的,身材也比较瘦弱,就有人推测,她恐怕坚持不了一周就要离开单位。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17)

然而,林小云不仅坚持完第一周,还长久地在单位干下去,成为单位里第一个女性工作人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小云也成了单位的老员工,承担起单位里面试新人的工作。

在此期间,林小云面试通过刘德洁、董宁和姚紫晴,她们和林小云一样,都是不到30岁的年轻人,有的还是00后。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18)

女火化班新成员

其中,刘德洁刚到单位时,父亲还陪着她一起到单位,她在接受林小云的面试,父亲则在外面等着她。

在这之前,刘德洁已经考完相关证书,也在学校当了一段时间的老师。

但刘德洁通过和学生们的接触,发现部分学生的素质,和她预想中的差别太大,她常常会因为几个不听话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19)

后来,刘德洁想要从单位辞职,可她的父母却认为,教师职业是个铁饭碗,将来也方便她找对象。

紧接着,刘德洁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听从父母的建议,继续留在学校当老师,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她经过几周时间的挣扎,还是觉得她不适合当教师。

最终,刘德洁踏上了辞职找工作的路,此时的她对处理师生关系、老师和家长关系感到疲惫,无比想要找一份清净的工作。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20)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德洁发现殡葬行业比较符合她的要求,就按照这个思路开始找工作,不久后出现在林小云的面前。

父亲得知刘德洁要面试,害怕她找的工作单位条件不好,特意和她一起去单位考察,对这个单位十分满意。

刘德洁工作期间,需要常常着火化炉,还要在火化完成后,从里面捡出散发着恶臭的残渣,这都不是最让她感到崩溃的。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21)

刘德洁第一次觉得崩溃,是在她遇到一名逝者家属的时候。

当时,逝者是一名大学老师,他的遗体被抬到火化室,刚准备接受火化,他的妻子就突然向刘德洁发出请求。

女子声称,她的丈夫只是睡着了,希望刘德洁能把棺材打开放她的丈夫出来,刘德洁听后觉得无比震惊,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女子。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22)

好在林小云及时出现,向女子提出,女子的丈夫确实是睡着了,让女子不要打扰丈夫休息,使得女子能放弃之前的请求。

刘德洁第一次发现,从事火化工作,也需要具备和她人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后来,刘德洁在林小云的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凭自身努力获得逝者家属的尊重,有能力独自接触逝者家属。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23)

有一次,刘德洁遇到一个年轻女子的遗体,女子和她的年轻差不多大。

原来,女子研究生毕业后,觉得父母之前供她读书太辛苦,想要赶紧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便经常加班工作。

这让女子长期处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因为饮食和作息不规律等习惯,最终被送进医院。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24)

起初,女子害怕父母担心,没有让父母知道这件事,直到父母坚持要去单位看她,她才意识到,她生病的事情瞒不住了。

女子生病住院期间,已经花掉自己的一部分积蓄,她害怕自己拖累父母,甚至想过放弃治疗,把银行卡里的钱都交给父母养老。

但父母坚决不同意,一直陪着女儿接受治疗,当女儿的积蓄花完后,他们为了给女儿筹集治疗费,白天到工地打工,到了晚上就去餐厅洗盘子。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25)

几个月后,女儿还是不幸离开人世,她的父母不得不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

刘德洁得知这一情况,不住地安慰女子的父时,女子的父母声音颤抖地请求刘德洁抱他们一下。

刘德洁听后,毫不犹豫地给女子父母送上一个拥抱,也送女子走了最后一程。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26)

还有一次,刘德洁遇到一个只有几岁的逝者,孩子父亲在外面早已哭成泪人。

原来,孩子的父亲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被他治疗好的患者人数多达几千人,可他却没有治好自己的孩子,导致他陷入深深的自责。

妻子看到丈夫的情况,正在安慰丈夫,刘德洁在感动之余,不忍心向他们说出事实。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27)

要知道,孩子接受火化后,能留下的骨灰比较有限,很多家属得知这一现状,都很难接受。

后来,火化单位考虑到这些家属的感受,整理出新的解决方案,就是将这些孩子的骨灰封存起来,做成纪念品。

这样一来,逝者家属可以通过纪念品的存在,得到一些安慰。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28)

刘德洁向逝者家属提出骨灰和纪念品的事情后,逝者家属在悲伤之余,决定把孩子的骨灰制作成纪念品,让孩子陪在他们的身边。

随着时间的推移,八宝山女子火化班里又来了董宁和姚紫晴,她们四人虽是女子,但他们能凭借瘦小的身躯,承担起单位从白天到晚上的所有工作。

起初,董宁和姚紫晴值夜班的时候还有些害怕,一回到家里就做噩梦,但她们转念一想,这些逝者也曾是别人做梦都想见到的人,就不觉得害怕了。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29)

小结

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我们应该珍惜我们和家人相处的机会,通过部分娱乐活动,给我们和家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们面临失去亲人的悲伤,可以通过和他人沟通等方式,让我们能从这些情绪中走出来,以良好的心态对待他人,并更好地投身于工作中。

我们遇到逝者家属,应该给他们带来一些安慰,也可以向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让他们的自责等情绪能得到缓解。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30)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尊重从事不同职业的年轻人,并鼓励他们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只要他们能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价值,就应该得到我们的认可。

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考虑自身健康问题,尤其是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在承担起自己家庭责任的同时,维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我们遇到工作上的难题,可以向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也可以试着寻找新的工作,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我们的人生目标。

北京遗体告别到火化前的详细仪式(北京首个女子火化班)(3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我们面对一些人的质疑时,我们应该端正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对自己做出安慰,让我们能正确地认识我们自身和工作的价值。

我们为年轻人的未来进行安排之前,要多询问年轻人的想法,让他们能找到适合他们性格和需求的工作,从而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还应该教导身边的年轻人,让他们能勇敢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以便他们可以尽快成长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