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山崖素材(剑客风云之38.黑面英雄)(1)

(一)

话说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的一天,有个相貌不俗的和尚眉开眼笑,手舞足蹈,这倒不是因为他成功化到了一顿可以吃饱的素斋,也不是因为他换了家香火旺盛的大庙,而是有一位相貌和他一样奇异的安徽老乡,死活都要追随他从事一项高危但很有前途的事业——造反!而且这位老乡还是一位武功高强的剑客。

那和尚生得“奇骨贯顶”,而投奔他的这位老乡生得“貌伟而黑”,都说那张飞、包拯乃“黑脸”典范,但皆为小说家虚构,这位老兄的面庞才是正史所载的真黑,那真是仿佛浓墨涂面,五官难分,又好像那东山烧过炭、西山挖过煤!

这黑兄弟剑法超群,骁勇绝伦,若他身着皂袍舞剑,那场景真是惊煞万人,恰似一团乌云裹挟道道电光。若夜晚舞剑,那就只见电光不见人了……

好黑!好剑!好猛!好英雄!那和尚赞不绝口,从此把这位黑剑客收归帐下。

这位爱才如命的和尚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其实他此时的身份早已不是流浪行乞的僧人了,当然,也远没有成为大明开国皇帝,而是元末起义军的老大。他新收的黑剑客名叫花云,多年来仗剑游走江湖,身怀绝技却不得施展,心想这大元朝气数已尽,与其给蒙古人的朝廷充当爪牙蹂躏百姓,倒不如投奔敢于造反的豪杰为拯救黎庶而战,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花云听说老乡朱元璋乃超级人杰,造反造得甚为雄壮,便提着宝剑前来投奔,二人一见如故。

花云的绝伦之勇不但征服了朱元璋这位大英雄,还征服了一个美少女——邵姑娘,怀春少女爱英雄,英雄铁血也柔情,二人你侬我侬结为连理,从此举案齐眉鸾凤齐鸣,不久就生出一个可爱的男娃。

黑剑客的婚姻感情很简单,没有那么多小说中瞎编的乱七八糟的江湖儿女爱恨情仇。每当丈夫仗剑出战,妻子总是在家默默祈祷,并操持家务,拉扯小孩,正所谓平淡才是真。有如此贤妻,花云的剑在沙场上舞得更加绚丽。前线军营内,每当静夜时,花云都特别思念妻子,每次出击都盼着能迅速破敌,好和妻儿团圆。

在花云短暂的一生中,陪伴在他身边的并不是温暖的妻子,多是冰冷的宝剑。

(二)

身为武将,花云颇为另类,因为宝剑这兵器在元末明初时是没人提着它上沙场对敌的,平日习武练练尚可,佩戴彰显身份也行,但若以宝剑对决敌军的刀阵枪林箭雨,那绝对是个笑话,再说那时火铳这种远程射击的武器已然出现了,相比之下,宝剑更显无用。但凡说元明时代什么剑侠江湖武林门派的,那纯属小说影视瞎编。

既然剑那么不济事,那花云还用它干啥?脑子锈住了不成?莫急,这花云是个超群的剑客不假,但他也和昔日的前辈“剑圣”裴旻一样,精于多般兵刃……

花云加入朱元璋阵营,得以全面施展,人剑合一,所向披靡,攻城略地,风卷残云。朱元璋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这一日,朱元璋进攻滁州,仗着英雄豪胆,只率几个骑兵先行。“老大实在冒险,我得跟着保护!”花云的这一决定非常正确,因为老朱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万马奔腾的声音由远而近,很快,前方尘土飞扬喊声震天!

妈呀!前方竟然冒出了数千敌兵!朱元璋这大部队还没跟上,身边只有数人,如何是好?!老大是见过世面的,镇静自若,但跟着他的那几个亲随骑兵吓得不轻,心想这下完蛋了,别说打,他们只要一齐扑来,就能把咱们几个都压成肉泥,就算一人一泡尿也能淹死咱们呀!

嘿嘿,嘴边的红烧肉,一口吞下轻而易举——敌军狞笑着,做出了全灭朱元璋骑兵的准备。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朱元璋想出对策,他身边的花云已抽出宝剑,纵马冲入敌阵,人如黑煞神,剑似追魂电!

朱元璋和他的几位亲随骑兵战士惊呆了,他们没想到花云会单剑匹马冲过去!几千名敌兵也惊呆了,他们想不通来者是干嘛的,是想投降咱们的吗?那为啥气势汹汹杀气腾腾呢?是想打咱们的吗?不可能啊,就他一个人单挑咱们几千人?他是喝醉了还是疯子?亦或是他周边隐藏着千军万马?

“好黑!这人长得好黑啊!啊!不对,他好像就是前些日子攻破怀远城的那位!”一个敌兵看到冲向自己部队的这位黑脸剑侠,突然想起来了什么!不过为时已晚——剑到!血喷!惨叫!挂了!

“此黑将军勇猛异常,不可当其锋!”敌军中一个领头的发出这样的惊呼,紧接着就招呼部队迅速撤退。

一个人、一匹马、一把剑,吓跑了几千敌军,世所罕见!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花云的表现自然出类拔萃,而那数千敌军的胆量和战斗力也够“神奇”——还真不是一般的丢人!

朱元璋大喜,心说:有这位黑面剑客在,简直胜过千军万马。朱元璋决定,从此之后出征时都由花云做全军先锋,平日里都要花云做贴身护卫。

(三)

此后花云跟随朱元璋渡过长江,横扫江南,无往不胜,利剑狂舞,敌军披靡。不过当他的宝剑舞到一片山泽之中的时候,出意外了!

“哪来的黑鬼?还拿着个破剑!吓唬谁呢?哥几个,灭了他!”一帮面对花云的人这样说道,和前不久那帮高呼“不可当其锋”的敌军差别忒大了!

搞笑的是,这帮无所畏惧的人还不是官军,而是盗匪!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贼胆包天!

此时的花云正奉命进军宁国(今属安徽宣城),手里头的兵马并不多,行至山泽时只听得“当当当”一阵子铜锣响,定睛一看:呜呼呀,有了贼了!

盗贼数倍于花云,且气焰嚣张,极度凶狠,花云为保存实力,没有硬拼,再加上周围地形险恶,很不熟悉,花云被迫退居山中据险自保。然而铁了心的盗贼锲而不舍,死活不放,愣是把花云的兵马围困了整整八天!

这不耽误事嘛!到头来怎么和老大交代啊?!

这时,花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英勇的自己仗剑冲杀,像是一条上下翻腾的黑龙,将数百盗贼斩尽杀绝!

花云越想越兴奋……

其实,这幅画面,并非花云的意淫,而是真实的场景——就在前不久,他行军马驮沙(今江苏泰州靖江)途中,突然遇到数百名悍匪劫道,他边战边走,厮杀三天,愣是将这一伙悍匪杀了一个一干二净!

如今这些围困花云的盗贼可不知道,他们围困的这位黑将军前不久就杀过他们的同行,匣内宝剑血未干呢!

花云之所以这次没有迅速出手,并非畏惧,而是这批盗贼比上一拨多出太多,若和他们血拼,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毕竟杀盗贼不是目前的主要任务,大事还在后头呢。但不出手吧,这帮熊孩子还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了!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被困了八天之后,花云决定爆发一下自身的小宇宙,奋勇突击!而奋勇突击的第一步,竟然不是拔剑,而是抄起了长矛!

一代剑客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兵器!这和前面登场的几位剑客一样——当对付比较凶猛的千军万马时,剑这玩意太短,太薄,即便耍得再眩,舞得再猛,也难以打胜。所以必须换长兵器。于是乎,剑客华丽变身,成为长矛骑士,花云开始展示他多样化的武功!

事实证明,花云的矛法不亚于他的剑法。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以数倍长度于宝剑的长矛玩骑兵突刺,比舞剑格杀显得雄壮多了。

只见花云大喝一声,纵马挺矛,呼啸而出,其他将士们也都被主将激励,齐活出动,迅猛突围,盗贼们还处于围困花云的幸福感之中,没想到花云突然杀出,盗贼们措手不及,纷纷匆忙迎击。

松懈了多日的盗匪们岂能挡得住花云满腔的怒火和狂龙乱舞般的长矛!血战一天,花云胜利突围,数以千百计的盗贼都被杀死,此乃花云一生中斩首最多的一次厮杀。这正是:

飞马舞矛眼圆睁,好似一阵黑旋风,剑客无剑亦威猛,杀尽千百恶匪兵!

娘子啊,我又光荣地完成了一次艰巨的任务,待到主公日后扫平天下,我就用不着那么玩命啦,到那时咱们一家快快活活地过太平日子,努力把咱的娃儿抚养长大,最好和他爹我一样成为一个勇敢无畏的纯爷们!

回到家后的花云兴奋地对娘子如是说,说得娘子大眼睛忽闪忽闪,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非常遗憾的是,未来,却是极端残酷!这对年轻的恩爱夫妻,没能够白头到老,只因那“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四)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元末群雄之一、渔民出身割据自立为帝的陈友谅(国号为“汉”,定都江州即今江西九江)率庞大水军猛攻花云驻守的太平府(今安徽当涂),云帆高涨,乘风破浪,太平府被围得水泄不通,敌众我寡,形势严峻!

花云很明白,这一城安危全靠自己了。城内兵少食乏,唯有舍命血拼!

但见这位黑英雄顶盔冠甲,抖擞精神,和元帅朱文逊(朱元璋的养子)、知府许瑷及院判王鼎接阵迎击,敌军箭如雨下,花云丝毫不惧,直杀得人头满地滚,鲜血顺江流。

连续激战三昼夜,可陈友谅的军队实在太多,杀死一百,又来一千!花云的守军却是死伤惨重,元帅朱文逊也英勇捐躯!即便如此,陈友谅还是没能攻破这座异常顽强的城池,急得这位“渔民皇帝”都上火了。

就在短短一天后,陈友谅突然兴高采烈跟打了兴奋剂似的,因为老天爷帮了他一把——发大水了!水,浇灭了陈友谅着急上的火!哪里来的水呢?原来是迅猛涨潮的江水也!

水涨船高,陈友谅下令巨舰出击,这下完美了——舰队和城池平行!陈军的士兵们再也不用费力登云梯攀城了,全都一窝蜂地从战舰上轻松跳入城内,没多时,城门也被打开了!

陈友谅全军杀进,太平府残存的那点守军早已饥疲交加,再也无法抵挡了。

风萧萧,江水寒,城已破,望尸山……

黑英雄花云,经三天血战,体力严重下降,他都数不清自己到底杀死了多少敌兵,兵刃豁了,身上烂了,嗓子哑了,肚子空了,眼前还有些发晕了。突然,一员敌将横刀杀出,从侧面给了花云一刀,花云眼疾手快,挥剑抵挡,却不料那敌将手下的几个亲兵飞出挠钩套索,把花云全身拿住!敌将飞起一脚,把花云踹翻在地,几个人一起将黑将军绳捆索绑,带去见了陈友谅,同被生擒的还有抗战到底的知府许瑷和院判王鼎。

“夫人!将军,将军他、他……被敌人给生擒了!”家中坐立不安的花娘子邵氏听到了这个消息,她的噩梦成真了——就在数日前,她还梦到夫君浑身血污呆呆站立却一言不发……

邵氏泪洒衣襟,但她没有晕厥没有惊慌更没有失态,她抱着三岁的孩子去拜祭了家庙,然后对家人说:“我素知夫君一贯忠义,此番被擒,必死无疑,他既死,我绝不独活!但花家香火不能断掉,请你们好好把我们的骨血抚养长大吧。”说完后,这位英雄的夫人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的孩子,投水而亡!

侍女孙姑娘见夫人自尽,不禁痛哭流涕,这个小丫头暗自发誓一定要保下这花家的一脉香火,便抱着孩子渡过长江,逃难而去……

花娘子死前的那番话说准了,因为她太了解自己的夫君了,花云是那种典型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血胆豪杰,他被生擒后,陈友谅笑眯眯地劝降,陈友谅的手下们则恶狠狠地威胁,一面红脸一面白脸试图降服这位黑将军,而花云如黑铁塔般一直昂首挺胸岿然不动,而且双目喷火,骂不绝口,唾液横飞!

接下来的一幕,绝对神奇!没想到花云直骂到浑身热血燃烧,突然爆发小宇宙似的,虎躯一震,狮吼一声,像武侠小说里所说的发“内力”一般,把个身上的绳索全部绷断,又一跃而起,以雷暴之势夺过看守手中的大刀,砍下了这个看守的脑袋!陈友谅大惊失色,在场所有的人全体呆住!

剑客花云,继昔日变身为长矛骑士之后,再次变身成了刀法高手,而且还是一个发了疯的刀法高手。只见他八面轮转,劈砍扎削,寒风呼呼,一口气结果了五六个敌兵的性命,而且边砍还边说着疯话:“你们这帮宵小贼寇!怎是我主公敌手?!还不早些投降!”您看看,这黑英雄自己已是阶下囚,却让对方投降于他!

这一幕,若非《明史》记载,真以为是小说杜撰呀……

陈友谅麾下诸将虽被眼前这场景惊呆了一会儿,但他们很快就进入正常状态,再加人多,蜂拥而上,把这黑金刚团团围住。忽听得“砰”地一声,一敌将竟手持铁锤砸中了正边杀边喊的花云,而且砸的还是脑袋。花云当场头骨碎裂!这一画面恐怖至极!但更恐怖的还在后面!

花云虽然倒下,但并没死,嘴里还是骂个不停!陈友谅也是又惊又怕又恼又羞,他下令,把花云绑在战船的桅杆之上,接着下令乱箭齐射,已成血人的花云依旧骂声不断,直到彻底气绝!

(五)

黑面英雄死了,年仅三十九岁,死后过了好一会儿,陈友谅和他的属下们依然感觉耳边回荡着他骂人的雄壮声音……实在是太可怕了!

在另一个世界,花云终于和娘子相聚了。他们的孩子被侍女孙姑娘抱着一路逃亡。这十来岁的大姑娘带着三岁的小男孩,在兵荒马乱中所受之苦常人真的难以想象——遭遇过盗匪、遭遇过乱兵,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后被直接抛入江中!

也许是命不该绝,他们没有葬身鱼腹,只因水中有一根断木救了他们。他们紧抱断木,漂流数日。孩子饿了,孙姑娘就采摘莲蓬,剥莲子喂给孩子。直到一个深夜,一位姓雷的好心老人把他们救下。此后又历经一年,他们终于找到了孩子父亲的主公——朱元璋!

孙姑娘见到朱元璋,忍不住放声大哭,这哭声中包含着这些日子遭受的所有委屈,包含着对花云夫妇的深痛怀念,也包含着见到亲人后的激动,这位了不起的姑娘在眼泪中释放了她全部的心情……

看到眼前这对受尽苦难的可怜人儿,又想起壮烈殉节的爱将,一贯心如铁石的朱元璋也泪流不止,他轻轻抱过孩子放到自己膝上,摸着孩子的脸叹道:“将种也!”此时此刻的朱元璋,一点也不像平日里那个残酷的铁血统帅,更像一个慈祥的长辈……当朱元璋想起来要好好赏赐那位雷老人时,老人却已悄然离去。只想救助落难者,却不求任何回报,真可谓平凡中的伟大,这是真正的善良。

朱元璋给孩子起名为花炜,字光烈(此字大有深意呀),将其抚养长大,这位将门之子没给父亲丢脸,他后来累积战功封为水军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军官)。而花炜那位了不起的母亲和保护他的那位孙姑娘,朝廷也没有忘记她们——明嘉靖年间,明世宗即嘉靖帝下诏追赠花娘子和孙姑娘这两位不让须眉的伟大女子为贞烈夫人和安人,并立祠堂祭奠。至于黑面英雄花云,早在朱元璋称帝前(称吴王时)就追封其为东丘郡侯,设立忠臣祠祭祀。花云的故事也被世代传颂,至今仍有京剧《战太平》在演绎这位大明开国元勋的英雄壮举,而且还是京剧中的名剧……

_____________

请看下集=卷三:剑客风云之39.猛龙出海 惊呆少林——俞大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