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日本菜的朋友,一定对紫苏不陌生。紫苏在餐桌上,可以制成日式天妇罗,可以包裹刺身,可以包裹韩国烤肉,还可以切碎洒在越南米线上调味使用。所以,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错以为紫苏是从日韩或者东南亚引进来的。

漫山遍野的紫苏(一片时光的叶子)(1)

其实,紫苏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物种,在我国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栽种历史。

汉代枚乘的《七发》中吴客向楚太子描述饮食之美,讲到了“鲜鲤之鱠,秋黄之苏”。意思就是用秋天的紫苏叶搭配生切鲤鱼片食用,这种方法于平安时代传到日本并形成了当地的鱼生刺身的文化。后来,生食鱼肉在中国逐渐被主流饮食文化所摒弃,但这种吃法却在日本被保留了下来。到了现代,反过来又开始影响国内的年青人了。

记得老韩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凉茶的文章,里面讲过“真正的凉茶是热着喝的 ”。这就要讲到我国古代的解暑饮料,其中有医书记载的解暑药茶方剂就有百余方,此类古代饮料大都采用的是天然材料制作而成,相比于当下的“冷饮”更加重视口感和健康的均衡。古人把这些饮料称为“熟水”或“暑汤”,其中“熟水”之名始于宋代。

漫山遍野的紫苏(一片时光的叶子)(2)

熟水有很多种,以紫苏为原料的紫苏熟水曾经得到过皇家“最佳消暑饮品”的称号。南宋末年的陈元靓《事林广记》中曾经记载,宋代曾经对不同的熟水品种给以品评等级,紫苏熟水就得了第一:“仁宗敕翰林定熟水,以紫苏为上,沉香次之,麦门冬又次之。”因此,在元代昊莱的《岭南宜蒙子解渴水歌》中,就有“向来暑殿评汤物,沉木紫苏闻第一”的诗句。紫苏熟水的制备,简单者仅用紫苏叶即可。明朝中期的宋诩编写的《竹屿山房杂部》中就曾经记载:“紫苏摘新叶,阴干。用时隔纸火炙,作沸汤泡,密封。热饮,冷则伤人。

所以,紫苏熟水其实就是紫苏茶,但为了与茶叶区分开,却用了“熟水”二字,而没用“茶”字,但两者却都是热饮,更加健康,与现在风行的冷饮完全不同。

当然,紫苏在料理界闯出赫赫声名的同时,在中药界也有着不小的建树。

漫山遍野的紫苏(一片时光的叶子)(3)

中药课本中,对紫苏这个药,是这样记载的:紫苏,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可解鱼蟹毒,不宜久煎。

在《本草崇原》这本书中,对“紫苏”有一段描写,老韩认为写得极佳:

气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紫苏《本经》名水苏,始生九真池泽,今处处有之,好生水旁,因名水苏,其叶面青背紫,昼则森挺,暮则下垂。气甚辛香,开花成穗,红紫色,穗中有细子,其色黄赤,入土易生。后人于壤土莳植,面背皆紫者,名家紫苏。野生瘠土者,背紫面青。《别录》另列紫苏,其实一种,但家野之不同耳。又一种面背皆青,气辛臭香者,为荠 。一种面背皆白者,名白苏,俱不堪入药。)紫苏气味辛温,臭香色紫,其叶昼挺暮垂,禀太阳天日晦明之气。天气下降,故主下气。下气则能杀谷,杀谷则能除饮食。除,消除也。味辛臭香,故辟口臭。辟口臭,则能去邪毒。去愚按∶紫苏配杏子,主利小便,消水肿,解肌表,定喘逆,与麻黄同功而不走泄正气。

漫山遍野的紫苏(一片时光的叶子)(4)

其实,紫苏入药,并不仅仅限于叶,紫苏梗、紫苏子都可入药,作用各有千秋:

紫苏梗——性味、归经与叶相似,但作用更为平和,一般是作为苏叶的附药使用,可以理气宽中,止痛安胎。因其没有发散风寒的作用,所以一般在治疗风寒表证的方当中,基本用叶不用梗。

紫苏子——性辛温,归肺、大肠经。主要功效为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老韩以前讲过的,温肺化痰降气消食的三子养亲汤,其中一味主要就是紫苏子。还有降气平喘祛痰止咳的苏子降气汤,也是以苏子为主药。

不仅如此,在古代也有将紫苏全草入药的,全草性味为降。

漫山遍野的紫苏(一片时光的叶子)(5)

我国历代本草书记载较多的有紫苏和白苏两种,可是有朋友就会问了:“我们在餐桌上见到的都是绿色的,那是不是就是绿苏了?”

其实,紫苏和白苏并不能根据叶面颜色简单区分。

我们通常所说的“紫苏”是所有紫苏种类的统称,植物分类中的“紫苏”指的是紫苏植物的原变种,而白苏是叶子全绿果实白色的紫苏。(也存在有的紫苏叶子全绿但果实并非白色,这种就不是我们所说的白苏啦。)

根据《中国药典》,药用紫苏是专用一面绿一面紫或两面紫的紫苏。两面绿的紫苏一般用于菜食或种子榨油,我们称之为油苏或菜苏。大家看韩剧或日剧仔细点会发现,其实他们餐桌上用到的就是绿叶紫苏。

还有一种回回苏,也称为鸡冠紫苏,目前在四川、江苏等地多有栽培,作为紫苏的地区习用品自产自销,是紫苏的变种植物。

漫山遍野的紫苏(一片时光的叶子)(6)

在我国的古代文献当中,紫苏被称为“桂荏”,白苏被称为“”。在《诗经·小雅》的《巧言》一诗中有“荏染柔木,君子树之”的诗句,表达了当时的人们细腻的感情和规劝帝王的拳拳之心。

我们常常用“荏苒”来形容时光的流逝,潘安就有“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的诗句,用以感叹年复一年的时光易逝,这便开启了紫苏与时间的象征联系,劝诫人们珍惜光阴,紫苏的别称“荏”也有了独特的人文沉淀。

漫山遍野的紫苏(一片时光的叶子)(7)

老韩觉得,无论是“紫苏”也好,“桂荏”或“荏”也好,都是极美的名字。“苏”字在古汉语中,是“小木”的意思,同时又有“复生”的含义。所以,我们常见到的薄荷,又有一个更美的名字,叫作“鸡苏”,是不是因为它与紫苏有着相同的地方呢?

现在,街头冷饮店到处可见,但“紫苏熟水”却早已不可寻了!倘若有哪位有心之人,能够重现古人书中的“熟水”,试想,夏日炎炎之下,循着树荫,觅一清静隐逸之地,品一盏熟水清香,细细品味荏苒时光中的甘甜与苦涩,自有一番惬意的光景……

那该是多美的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