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精神”里所讲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这三个词,已经成为牛年的热词。其中,孺子牛被赋予了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含义,拓荒牛被赋予了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含义,老黄牛被赋予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含义。
深圳市委大院前的拓荒牛雕塑
那么这三个词有什么来历呢?现在,让我们回到它们诗歌和典故的家乡去,看看它们最初的形象。
孺子牛
孺,乳子也(《说文解字》)。孺子,还有天子诸侯、王公大臣嫡长子、继承人之意,还有贵妾之意等。
春秋战国时代,齐景公有一子,名荼,景公甚爱之。一日,齐景公以绳系牙,扮为孺子之牛,供其牵引取乐。孺子自是乐不可支,然不慎跌倒。齐景公绳拽牙断,疼痛不已,仍不以为意。后人遂以孺子牛之典,谓溺爱子女之人。
1932年的上海,白色恐怖、血雨腥风之中,鲁迅先生怀着左联五烈士逝去的伤痛,写下坚定革命信念的《自嘲》一诗。这首诗我们也许好久不曾回顾,照录如下: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首联写命犯华盖之星,俗人之大忌;颔联写以破、漏之行藏装备,穿越险境,而能载酒乐之,先生睥睨穷凶恶敌之状尽显矣。
颈联推陈出新,化用两个典故“千夫指”、“孺子牛”。尤其是“孺子牛”,诚如郭沫若“化腐朽为神奇”之言,产生了“服务于劳苦大众的人”这样一个崭新的艺术描绘和艺术形象。
尾联仍以诙谐之笔调,以“躲”明“抗”,以“一统”表“初心不忘”。
拓荒牛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位于深圳市委大院门前的雕塑拓荒牛(原名开荒牛),则是深圳的形象代言,它蕴含着深圳的城市精神——敢闯敢为、敢为人先、知难而进、创造不止。
文国明,也许是一位藉藉无名的诗人,不过他的这首《拓荒牛自白》里却有一联自成高格的诗句。
平生甘做拓荒牛,套蝳拉犁从未休;
敢教荒原成沃野,誓将沙碛变新洲!
耕田献奶当根本,斩棘披荆在前头;
耗尽一生终不悔,来生有幸再为牛!
颔联“敢教荒原成沃野,誓将沙碛变新洲!”也许放在其他诗歌里将永远被埋没,但是在这首诗中,它以稳健、准确、昂扬的笔力赞颂了拓荒牛一往无前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拓荒牛雕塑的作者潘鹤先生于去年11月22日辞世,本文在此谨向前辈表示深切的哀悼。潘鹤先生一生奉献了大量堪称艺术瑰宝的雕塑作品,其中,入选人教版小学教材、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艰苦岁月》,就是他初创于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
老黄牛
人民的诗人臧克家,以一首同名诗勾画出老黄牛埋首耕作、任劳任怨的感人形象: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诗中的老黄牛既敢于面对生活之艰苦,又懂得珍惜时光之短苦,把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深深地藏于荒田的水与泥之间,深耕细作、东走西回,为了荒野化为良田的理想而慎终如始、不辞劳苦。
了解了新时代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崭新寓意,回顾了它们在诗歌中的美好形象,亲爱的读者,这样的三头牛,陪着你“犇”向2021年牛气冲天的美好前程,你愿意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立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