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图所描绘的1903年一格,指的是1903年法国第6炮兵营的利昂·勒内·勒瓦瓦瑟尔(Léon René Levavasseur )上尉曾提出来的勒瓦瓦瑟尔计划(Levavasseur project)。该计划定义是建造一个”自己行走的火炮“(Projet de canon autopropulseur)。
像素图中的那个蓝图
不过该项目最终在1908年无疾而终。理由很简单,拉炮这种事情,用可爱的马儿毫无疑问要比起这种看起来就奇怪的机器便宜而又可靠得多。
所以法国坦克之父(père des chars)这一称号没有属于利昂上尉,而是给了让·巴蒂斯特·欧仁·埃斯蒂安(Jean Baptiste Eugène Estienne)少将。
他的纪念邮票
埃斯蒂安将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便是军队中的革新派,1907年担任格勒诺布尔(Grenoble)炮兵学院院长,1909年他为法国航空在炮兵方面的运用做了很多工作,大力推动了飞机对炮兵间接瞄准的帮助(因此纪念邮票上绘有飞机),这一点让大战爆发时指挥第22炮兵团的他在沙勒罗伊战役(Bataille de Charleroi)用精准的炮火给了德国同行狠狠上了一课。
在战争中敏锐的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移动屏障对步兵支援的重要性,因此在1914年8月25日他对他的下属们说了一句十分有预见性的名言:“先生们,这场战争的胜负将取决于谁最先将75小姐(划掉,改成75mm炮)架上一台能跨越任何地形的载具“( 渣翻,原文:Messieurs, la victoire appartiendra dans cette guerre à celui des deux belligérants qui parviendra le premier à placer un canon de 75 sur une voiture capable de se mouvoir en tout terrain)战争中很多法国坦克的研发中,都有这位将军活跃的身影。
因为法国内部扯皮的缘故,法国坦克发展并不像英国马克系列一样一条轨道行进,而是分了好几家制造者。于是法国早期坦克施耐德CA 1(Char Schneider CA1)圣沙蒙(Char Saint-Chamond)与雷诺FT17(Char Renault FT)这些一看就不是父子关系。因此研究史一起讲述总感觉有些混乱,所以关于具体研发经过我将在这些坦克的单独内容中简单详述。如果各位想详细了解法国战车,可以参考Paul Malmassari 的《Les Chars de la Grande Guerre》接下来篇幅我将简单介绍部分坦克。
法国第一辆实战坦克施耐德CA1,一看就十分一战
一柱擎天的傻萌
最符合现代人对坦克认知的FT17雷诺轻型坦克
Char 2C就由最大最朋克的Char 2C重型坦克打头阵吧。
相信《战地1》玩家可能都有这个经历,望着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中一个接一个弹坑里,只有你战友长眠的尸体,这场战役的结局似乎已然注定,直到一个庞然大物带着翻盘的希望出现在你的身后。
像素图原型,阿尔萨斯号的盛装合影,庞大体型让它很适合成为提振士气的宣传道具。
一,性能简介
侧面图
Char 2C又被叫FCM 2C,这是因为它是被Forges et Chantiers de la Méditerranée造船厂制造的(使用char纯粹是个人更喜欢这个名字)。全车10.3米长,3米宽,4米高。车体正面装甲有45mm,侧面为22mm,炮塔正面则为35mm,背面则为6mm。这种级别的装甲在一战还是相当强劲的,至于二战。
主武器为一座单联装75mmM1897炮塔以及四门高平两用8mm哈奇开思副炮(迫真),分别位于正面两侧以及尾部炮塔。
3门炮廊副炮射界
动力系统是2台250马力迈巴赫发动机,这让他拥有了高达每小时15km的急速(作为对比,马克I是6km每小时),部分坦克背部还装有越壕装置。全车重量达69吨,即使在二战也得虎王才有这个重量。
全铆钉的装甲完全覆盖了它的螺旋弹簧悬挂装置,这一点和英国人马克系列一样,不过法国人侧面有一个矩形开口可以作为集体润滑点。不像隔壁英国后勤的一个轮子一个轮子的润滑。并且人性化设计不止这一点,该坦克内部空间不小,以至于甚至可以站着行走,全车带有通信管让无线电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就可以全车通讯,同时大部分成员战斗位置附件都有逃生舱口。
悬挂系统
乘员组分别为车长,驾驶员,炮手,装填手,通讯员,2名机械师,电工,4名机枪手。
诺曼底号全体车组合影
其实人多是好事,想想Char B1 bis。驾驶员兼75mm主炮手就算了,可怜的车长不仅要看地图定计划找敌人,还要兼47mm炮手打辅助,而且装弹得自己装,并且用唯一的同轴机枪扫射步兵的使命也在车长身上,是你,法国队长!
至于最初像素图中1923年一格的FCM 2C bis,是23年将一台2C进行了增强,装备155m榴弹炮与新型发动机,全重76吨。
图纸
实物
Ch 2c实在太重,普通货架无法运输,因此有一套特殊的铁路运输车架,不过安装卸下十分耗时。
二、诞生史
Char 2C的诞生源于1916年夏天法国炮兵副参谋长莱昂·奥古斯丁·让·穆雷·马略特(Léon Augustin Jean Marie Mourret)将军向FCM造船厂提出一个关于大型进攻坦克(Char dassaut de grand modéle)的设计要求。同年9月,索姆河中英国坦克的出现让法国上下对坦克的兴趣大增,穆雷自然也打算看看自己下令造的大坦克怎么样了。然后他惊讶的发现消极怠工的FCM居然压根就没动工,于是9月30日穆雷副参谋长代表军方全权接管了制造工作,决定自己亲自来造大坦克。
此前埃斯蒂安将军曾向雷诺公司提出过装备火炮的坦克突击坦克(artilleried` assault)的概念,作为装备机枪的雷诺FT7坦克的支援型号。雷诺公司也做了类似的设计,不过最终因为资源有限,为了不影响雷诺FT17生产而作废。知道了这件事的穆雷于10月12日找到了雷诺公司的人希望他们帮忙建造自己的坦克。10月20日法国武装部长阿尔伯特·托马斯(Albert Thomas)知道这个计划后表示很支持,因为他10月7日曾向要坦克但英国人不给。所以他告诉穆雷一定要造,还一定要比英国人坦克更厚,并给穆雷定了一些初步指标,比如要有40吨重,能跨越3米宽的壕沟等。
埃斯蒂安将军听说了以后自然很不高兴,便于11月27日向总司令霞飞写信希望终止这个项目,结果霞飞回信表示部长都支持了,让他自己打自己脸太难,造一辆研究一下也没有坏处嘛。于是出于协调的目的,1916年12月13日突击坦克咨询委员会(Comité Consultatif de l'Artillerie d'Assaut)成立,埃斯蒂安将军与穆雷参谋长之开始了十分“融洽”的合作。
坦克在两个大佬的明争暗斗下进展缓慢。12月17日第一次开会,只确定了雷诺与FCM联合研发,12月30日才确定了一个装备105mm火炮35mm装甲38吨坦克的原型。在偏爱75小姐的埃斯蒂安将军的影响下,1917年2月1日放在武装部长托马斯案上计划书中坦克火炮变成了75mm。但在4月开工建设原型车FCM 1a时,火炮又变回了105mm。转折发生在了4月16日。尼维尔攻势中法国施耐德CA1坦克的糟糕表现,让托马斯部长决定终止全部的坦克研究,不甘心的穆雷趁托马斯访问俄罗斯期间偷偷重启了制造计划,结果托马斯回来发现后将穆雷解职。虽然日后托马斯部长被说服,各种坦克项目再次启动,不过整个委员会的主导者就剩下埃斯蒂安将军,他最终并没有取消掉计划而是让建设继续。
整个坦克在FCM建造主任莫里茨博士(Dr.Moritz)的领导下,本应该在5月就建设完毕的原型车FCM 1a历经波折,终于在11月17日建设完毕。
穆雷与英美代表参观FCM 1A
原型车数据就不贴了,感兴趣可以去查查,也是一个41吨的庞然大物。1917年12月21与22日在军方与英美代表的参观下,它能够毫不费力地跨越宽3.5米的壕沟与爬上0.9米的垂直墙壁,即使陷入宽6米深4米的泥坑也能轻易爬出。2月7日火炮实装后射击实验也很不错。
1918年1月4日法国特种炮兵技术部门(Artillerie Spéciale)给出了很好的评估结果,并且认为庞大车体能给双方都带来很好的士气影响。在如此正面的反馈下,埃斯蒂安改进了1A的设计(没有75小姐的未来不是我想要的未来),这便是前面讲述的2C。
三、战史2月21日贝当元帅下令建造300辆Char 2C用来投入计划中的1919年大反攻。但是众所周知1918年战争结束(明明是192...),所以原本300辆的订单瞬间没了,变成了把已经开工的10辆坦克建造完毕。战争结束后FCM造船厂又开始摸鱼(人类的本质),直到1921年这10辆坦克才正式进入现役,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有齐柏林飞艇同款发动机的缘故,因为是战争赔款。他们都如同海上战舰一般拥有自己的名字与弦号,90到99号名字分别为普瓦图 ; 普罗旺斯 ; 皮卡第 ; 阿尔萨斯 ; 布列塔尼 ; 土伦 ; 安茹 ; 诺曼底 ; 贝里; 香槟,这些都是法国省级行政区的名字。阿尔萨斯,土伦,诺曼底,布列塔尼在主炮塔的左侧绘有他们名字来源的盾徽,普瓦图是骷髅头,贝里是一个大B。
1923年3月1日,他们列装了位于沙托丹的第三重型群。之后改编为第51坦克团第三营夏尔战斗营(51st Bataillon de Chars de Combat)。后来于1935年转入预备役。二战爆发时Char 2C再次入伍,他们没有参加对齐格飞防线的攻势,而是由于庞大的体型成为了宣传片的主角,塑造成法兰西的无敌坦克。
1940年6月12日,他们被命令前往支援第三集团军,因为两辆车故障八辆车启程支援。
因故障未出发,后自毁。剩余车体在基地被俘
结果6月14日因为空袭被困在铁路上动弹不得,随着德国第10集团军逼近,所有战车被下令自毁。
德军将最完好的99香槟号拖回柏林作为战利品展示。这辆车的炸药没有正常引爆,传说甚至到柏林后还能动。
二战后应该是苏联缴获了这辆车,但再也没有了这辆巨兽的消息,也许被德国人自毁了,也有说法是苏联拿走了。大约Char 2C的确是死了。
FCM F1法国人意识到了Char 2C的落伍,便于1936年提出要建造他的升级版,AMX ARL和FCM都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最后1938年4月6日FCM中标,就是FCM F1。不过最终他也没建造出来实车,停留于图纸与木制模型上。图纸在下没什么讲述的兴趣,毕竟总有种纸上谈兵的感觉。是一个140吨与巨鼠一个级别的大家伙,感兴趣的大家可以自行查一查。
某游戏里的F1
在上面文章里我们介绍了法兰西的无敌坦克Char2C。
而本期则将讲述法国坦克的最早原型施耐德CA1与造型独特的圣沙蒙与他的衍生型。因为资料不足,可能会有疏漏,还望大佬斧正。
施耐德CA1(Char Schneider CA1)
施耐德坦克还在工厂里时被称为CA Char,CA只是一个工厂代号,服役后被军方命名为施耐德突击坦克(Char d'assaut Schneider)不过由于它丢人的性能完全满足不了军方对突击坦克的要求(至于满足军方要求的突击坦克就是上一期的Char 2了),很快便简单地改名为施耐德坦克( Le char Schneider),后来穆雷·马列特标准化命名改成了施耐德C1916,这一来二去反而原型名字更出名了。至于之所以叫CA1是因为曾有过改进计划,不过最后都胎死腹中,只有孤独的CA1了。
来势汹汹
一、性能简介
施耐德ca1是法国第一辆投入战斗的坦克。没有炮塔,武器安装在两侧和右前方,主要车门在后背(顶部有一个小门),还有一个前凸的车鼻和后凸的越壕装置,长相可以说是相当奇怪,可能这就是先驱的代价吧。
法国步兵第一次见到坦克后与车组的合影。
(出厂型号)全车长6.32米,宽2.05米,高2.3米。装甲从5.5mm到11mm不等。动力是一台施耐德60马力发动机,道路速度大约为5至6公里,越野则为2至3公里。坦克邮箱没有燃油泵全靠重量进料因此被放置在车顶,而且装甲很薄,只需要一发K弹就能点燃,因此喜提炎头队长啊不,移动火葬场(crématorium de mobiles)的美称。战斗全重13.6吨。采用成熟技术的履带,悬挂与底盘(指农用拖拉机原厂技术与耕地积累的经验)
农用版本( 其实这是施耐德坦克原型,美国Holt 45拖拉机,俗称Baby Holt)
主武器为右前方一门施耐德自家由迫击炮改进而来的BS75mm火炮(Blockhaus Schneider),不过看坦克三视图就能明白,主炮射界相当感人。
战地1中的反坦型号轻坦(FT 75 BS)也是使用此炮而得名
之所以在右前方位置是方便左侧炮手在狭小的空间中装填。副武器为左右各一挺的8mm哈奇开思m1914机枪。
从车门看的内部照片,右侧就是火炮了
上图车长视角,两侧为机枪
施耐德内部没有分区的概念,6名成员(炮手兼任车长,驾驶,2名机枪手,装填手与机械师)与各种武器机械挤在这个大越1.8米宽3米长0.9米高的狭小空间里。前凸的车鼻并不是什么倾斜装甲,而是为了让车长能看见车鼻上那个清除铁丝网的装置方便操作。这奇怪的外形让不少军官认为这就是一艘装在履带上的小船。
二,研发历史
在世界大战前,施耐德公司首席设计师奥古斯特·尤金·布里利埃(Auguste Eugène Brillié)曾经在工程师雅克·奎伦尼(Jacques Quellennec)提出的改造现有拖拉机(其中包括Holt型号拖拉机)以适应法国与北非农业生产的计划中有过合作。大战开始后,雅克加入了军队并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中目睹了德国机枪无情残杀自己同胞,在负伤转入后方养伤期间,雅克提出了一种装甲拖拉机的概念。并且在1914年12月将这一想法告知了尤金,尤金对这一计划并没有表现得多么热情。
不过1915年1月施耐德公司获得开发由法国研究和发明部长朱诺-路易斯·布立吞(Jules-Louis Breton)武装拖拉机的订单,尤金在1月30日参与了在奥尔德肖特对两种Holt拖拉机(Holt 75与Holt 45,分别是半履带与全履带)的测试(该测试本质是对回来后,他说服公司管理层开始针对Holt 45进行设计,这也就是后来的施耐德坦克。灵感来源是有争议的,尤金没有提到雅克的计划,他日后提及的设计灵感来源是自己做装甲车的经验。不过不管怎样的确是他开始进行相关设计。
正在逮虾户的半履带拖拉机Holt 75,这也是前线最多的拖拉机
在几个月的期间还测试了卡斯特兰(Castéran)与基伦.施泰德基(Killen-Strait)的拖拉机,不过最终还是选定了Holt 45。整个计划重命名为履带式自动行进机枪(auto-mitrailleuse blindée à chenilles)并在1915年5月开工建设原型车。6月16日他们在法国总统雷蒙德·庞加莱面前展示了试验,并且得到了首肯,试验战车数量被扩展到10辆。整个计划完全在摸索中前进,7月初改名为履带进攻装置(machine offensive à chenilles)8月又改名为装甲武装拖拉机(Tracteur blindé et armé)命名混乱的背后除了设计上的迷茫,还有来自原委托施耐德的布立吞部长的反对。
一台正在游行的军用Holt 45拖拉机。拖拽火炮是拖拉机最多的工作
事实上同期法国坦克研发工作不止尤金在干,还有很多奇怪的玩意,最富盛名的恐怕就是这个绰号军事恐龙(Diplodocus militaris)的大型压路机。整个车体就是一个大履带,成员和发动机被完全包裹,相当有科技感。
其他的不说,乘坐体验肯定非常吼 。
布立吞部长在1914年10月启动的坦克计划自然也在此列,因此在一开始他曾反对尤金另起炉灶的计划,不过随着7月他自己战车试验遭到严重挫折后,他转而支持起了施耐德坦克计划将战争部长亚历山大·米勒兰(Alexandre Millerand)提供的十个底盘全部转让给施耐德,并开始主导设计了施耐德CA,最终成型车前方凸起便是他的杰作。(虽然并没什么用处),1915年9月他将2个计划合并成为了官方指导者。他不仅在官方方面给予了足够的支持,还开始利用自己关系于9月10联系上了战争部的莱昂斯·艾梅·弗鲁斯(Léonce Aimé Ferrus)中校,一名曾经参加勒瓦瓦瑟尔计划(Levavasseur project)的军官,开始策划在12月进行坦克试验。
图:1915年7月试验的布立吞-普利托战车(Breton-Prétot)严格来说还只是在Bajac拖拉机上装了他的战壕切割装置,但是轮式拖拉机越野性能实在是太差,最终被放弃。
施耐德并不是军方手中第一个战斗武装拖拉机。法国陆军技术部门(Section Technique du Génie)早就打过装甲拖拉机的主意,最开始他们尝试改装了10台轮式的福特森(Fordson)拖拉机也就是Filtz三轮装甲车。但在7月份的战斗中就被证明完全不能适应泥泞的道路。因此让·巴蒂斯特·欧仁·埃斯蒂安(Jean Baptiste Eugène Estienne)少将在此时得知布立吞和尤金的战车后,对轮子改变成履带相当感兴趣,一直主张建立一个真正的坦克联队的他,很快参加了12月9日于苏恩(Souain)对原型车的试验。
Filtz三轮装甲车
苏恩是一块刚从德国人手中夺回的阵地,在这场实验中证明了履带对地形优越的适应力,让埃斯蒂安大喜过望,他很快就利用自己的声望(主要是总司令霞飞的关系)完全接管了整个坦克的研发工作,并提出了很多要求和建议。比如埃斯蒂安指出过短的车体的车体让它无法越过太宽的壕沟,因此尤金设计了前凸后翘的车体,这也是为什么施耐德CA的外形如此像一艘船的原因。装甲武器车体大小等具体数据也是由埃斯蒂安少将提出的。
1916年1月试验场中的原型车之一,车上的炮弹模拟了装甲与武器的重量
整个实验在早期的迷茫后,开始在众大佬的支持下顺利前进,埃斯蒂安利用他的关系为坦克很快铺平了道路,12月15日军方正式签订研发合同。1916年1月进攻引擎(offensive engine)的计划放在了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托马斯(Albert Thomas)案上,霞飞司令也希望施耐德生产400辆埃斯蒂安提到的坦克,整个生产线也被军队接管。监督生产的军官是法国炮兵副参谋长莱昂·奥古斯丁·让·穆雷·马略特(Léon Augustin Jean Marie Mourret,没错,上期文章那位),他并没有参与实际设计的工作,不过在尤金延长了原底盘变成了7轮后,他命令再设计一个替代系统以备份, 于是一名叫皮埃尔·莱斯库代(Pierre Lescudé)设计了一个8轮底盘,这底盘后面演变成了圣沙蒙坦克。
2月25日军备部正式下令生产400辆,每一辆56000法郎,出于保密考虑,整个计划被埃斯蒂安伪装成简单的拖拉机制造委托。第一个原型在3月份完成,基本和未来的完全体没有太多的区别,7月14日埃斯蒂安在巴黎南部建立了第一个训练基地,隶属81重炮团。9月,第一辆实车正式加入现役,并且在靠近前线的贡比涅南部建设了一个指挥中心,此处将用于分配部队与最终实战训练。
法国第一个坦克中队中队长路易斯·博斯特(Louis Bossut)与他的战车“死亡欺骗者”
1916年12月罗伯特·尼维尔取代了霞飞成了新任司令,尼维尔对坦克没有多大的热情,相反作为一名信奉“炮兵轰炸,步兵占领”的将领,他希望生产更多的普通拖拉机来拉炮,加上施耐德本身缺乏生产坦克的经验,这让列装速度不如预期,截至到1917年8月也蔡完成400辆的订单。
三、战史
施耐德CA1第一次投入实战是1917年4月的尼维尔攻势,这是一场被寄予厚望的大型攻势,新官上任的法军总司令尼维尔甚至鼓吹这能一举扭转战局。
底下蓝色实心箭头是攻势发起的地域,而上方则是英军发起的佯攻阿拉斯攻势
整个计划将先由英军在阿拉斯地带投入第3、第1和第5集团军进行佯攻吸引德国注意力,随后法军第5、第6、第10,第1集团军120余万的军队将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对伊尔松方向实施主主攻;而第4、第3集团军将分别向阿蒂尼和圣康坦进攻进行掩护。法军不仅拥有兵力优势,还握有更多的资源,在主要突击方向上,法军投入进攻的兵力为59个步兵师和7个骑兵师,5000余门火炮,1000余架飞机,约200辆坦克。而对面的德军只有27个步兵师、2400余门火炮、600余架飞机。尼维尔坚信这场突然袭击一定能给予德军重创。然而鲁道夫从2月开始就预感到了整个攻势,并安排了一系列的撤退计划让德军有序撤人完备的混凝土防线。施耐德CA1原本计划在3月辅助第3集团军前进,但是德军的后撤让行动取消。
整个尼维尔攻势率先进攻的是协约国空军,虽然占有数量优势却惨败而归,不仅没能消灭德军空军反而损失三倍于德军,这被称为血腥四月。地面上英军于4月9日开始进攻,但是10日开始便严重受挫并且没有完成吸引德军注意的计划,4月12日法军掩护部队转入进攻,在取得一定战果后陷入僵持。
4月16日,主要方向上的总攻开始。隶属第5集团军位于贝里欧巴克(Berry-au-Bac)的128辆(未计入4辆无战斗力辅助车)施耐德坦克分为2个集群以指挥官命名,分别是有80辆坦克的路易斯·博斯特(Louis Bossut)集群和58辆坦克的路易斯·莱昂纳德·绍贝集群( Louis Léonard Chaubès),加入了被称为第二次埃纳战役( Seconde bataille de l'Aisne)的战斗,这是夺取贵妇小径(Chemin des Dames)的一部分,此处已经被法军不停歇的炮火覆盖了6天。但是此处曾作为采石场开采了数个世纪,所以德军安然躲在山脊中的永备工事里,炮火反而告知了攻势即将开始。
第二次埃纳战役,右上角Juvincourt处战线便是法军坦克进攻位置
清晨东面法军步兵开始进攻,付出巨大伤亡后夺取了第一二战壕。而施耐德坦克在月球表面一般的地面上行军,崎岖地形、石块和弹坑让不少辆坦克或卡住动弹不得,或者让发动机不堪重负彻底熄火,直到下午绍贝集团的坦克才姗姗来迟,此时任务是伴随37师夺取剩下的第二战壕,战壕内德军步兵面对法国坦克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在坦克越过战壕后与跟进的步兵交战,最终绍贝集群因为步兵数量不足而撤退。向北进攻的博斯特集群虽然与32师一同顺利撕破德军一二防线,却遭受了更多的损失,指挥车也被德国野战炮贯穿指挥官博斯特战死。整个战役中德军用野战炮如打靶一般射击这些以不到5公里时速攀援的铁皮罐头,雪上加霜的是他们很快就学会瞄准坦克弱点——车顶的邮箱,只要一发就能点燃。
而且不少坦克行军时携带了2个额外的邮箱,甚至有的还在车里带了第三个,出发前每辆车车组获得了3L烈酒壮行,结果只是让他们葬身火海。只需一炮就能让坦克与他周围的步兵全部化身火海。糟糕的地形也让坦克炮手根本没有良好的射界进行还击。一天之内128辆坦克就有76辆坦克失去作战能力,其中57辆被击毁,堪称一场灾难。不仅后续坦克进攻计划也被取消,连坦克研究计划也被军备部长托马斯下令全部终止。
一辆被击毁的施耐德CA1
4月25日大部分战斗结束,5月开始越来越多的法军部队开始拒绝发起进攻,最终尼维尔攻势以法军损失18.7万人,英军损失16万人,俄军(俄罗斯远征旅,隶属法军战斗序列)士兵阵亡5183人。德军在兰斯附近损失16.3万人,在阿拉斯附近损失7.5万人告终。
在这之后幸存的施耐德坦克虽然加装了更多的装甲,但依旧不受欢迎,后续型号开发全部停止,整个一战期间有且仅有最开始制造的400辆的施耐德加入战斗,并逐渐失去战场主力的地位而变为辅助车辆。
后期加装了更多装甲的施耐德
虽然施耐德十分差劲,不过在雷诺坦克大规模入役以前他依旧是法国重要装甲力量,在皇帝会战期间施耐德依旧活跃在前线,同时也出现了安装无线电的指挥车。第二次马恩河会战期间也有123辆施耐德的加入。随着雷诺Ft17数量充足后,施耐德被完全变成了辅助车辆,比如担任拖拉火炮与炮弹的工作。在战争结束时,一共有308辆施耐德损毁。战后部分施耐德被售卖给了西班牙与意大利,其余的被完全卸下武装改装成支援车辆,在间战期完全退役。
目前世界上还有几辆施耐德分别保存在各个博物馆内。
圣沙蒙(Char d'assaut Saint-Chamond)
严格来说圣沙蒙是一款突击炮而非坦克。
(出厂原型)圣沙蒙长8.83米,宽2.67米,高2.36米,全重约23吨,最高时速12公里每小时,主武器为正前方的圣沙蒙-蒙德拉贡75mm野战炮(后改为m1897),副武器为前后左右各一挺的8毫米哈奇开思m1914机枪。前装甲11mm,侧面则为8mm(后来埃斯蒂安参观时用他的手枪对着装甲开了一枪居然都穿透了四分之一的装甲,怒斥工程师以后很快正面加到了19.5侧面加到了11mm后来又加装到了17mm),在坦克家族中属于相当大的坦克(最大的装甲舱室)。发动机为一台90马力的Panhard-Levassor汽油汽油发动机,值得一提的是,圣沙蒙是世界上最早的电传动坦克,也就是发动机供应一台52千瓦的发电机,随后电力驱动两侧电动机前进。当然效率并不高。
圣沙蒙设计上最大的缺陷便是和他长长身子完全不匹配的短小履带,长管火炮让他的重心全在前方,加上23吨(加厚装甲后更是重达25吨)的重量,使得他的越障能力极其感人。虽然后来工程师在前后加装了2个小滚轮,不过用处并不大,该过不去的还是过不去。
行车不规范,后勤两行泪
整个坦克组成员为8人,分别是车长兼任驾驶,装填手,炮手,四名机枪手以及一名机械师,机械师可以在前车厢车组全阵亡的情况下操作后方机械进行转向倒车等操作。
他是天窗最多的坦克(早期型号高达9个),行军时除了驾驶员基本都可以兜风。两侧还有一个可开舱门。
虽然如此乘坐体验依旧算不上多好,发动机裸露位于车体的正中央,虽然方便维修,但战斗时整个舱室里都将是黑烟、噪音、与机油味。
不过终究还是大有大的好,起码不要像施耐德一样人挤人,人员甚至可以站起来。
装填时炮手仍在前方,前机枪手和装填手一起进行装填。
左侧站立的是车长,中间是正在瞄准的炮手,而右侧则是机枪手
机枪手正面照片
圣沙蒙的后期改进型号不少,都是出自设计者黎霍曼上校的手笔。比如将车顶改为倾斜装甲来让德国人手榴弹弹开,将凸起的炮台取消,减少天窗的数量等。
当然改进了也逃不了陷坑的命运
还有管子开始逐渐变大的改造,当然装甲也在逐渐变小,这个是120mm的傻萌。
120 L Rimailho SPG,此车型只有原型车,未投入实战
Saint-Chamond GPF 194 mle 1917 ,采用法国海军火炮改进
Saint-Chamond 220 Mle 1918,560m/s的初速射程可达15000米1918年9月福煦下令所有圣沙蒙停止生产改为生产此货
二、研发历史
圣沙蒙的诞生颇有戏剧性。
在建造施耐德CA1时我们提到了埃斯蒂安接管了整个施耐德CA的建设设计项目。这让原本的负责施耐德的法国研究和发明部长朱诺-路易斯·布立吞(Jules-Louis Breton)非常angle,军队中也有对埃斯蒂安不满的人,于是在埃斯蒂安不知道的情况下,汽车部再下了400辆坦克的订单,交给了位于圣沙蒙的赫尔科特海军锻冶钢铁公司重工厂( Forgeset Aciériesdela Marineetd' Homécourt,简称FAMH,全名为 Compagnie des Forges et the Steelworks of the Navyand Homécourt,圣沙蒙来源是地名而非公司名,可能和名字太长有关),技术总监则是来自战争部的埃米尔·黎麦霍(Émile Rimailho)上校。他本身同埃斯蒂安一样是军队中才华横溢的革新派,许多法军火炮都有他的功劳,他也是著名的M1897 75mm火炮两位共同发明者之一。
埃米尔·黎麦霍(Émile Rimailho,1864-1954)死后获得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司令勋章
如果说施耐德方面是军方力量为主的话,圣沙蒙则完全由法国政府主导。本来FAMH计划建设一个与施耐德类似的设计,但是尤金拒绝将自己以申请专利的设计分享出来。于是黎麦霍上校决心自己来设计。他在设计圣沙蒙时大有要压施耐德CA一分的劲头,他从穆雷那里搞到了比施耐德更长的8轮底盘,随后安装了比施耐德更长他自己设计的75长管火炮,比施耐德更大的车体,更多的成员与更多的机枪。当1916年4月埃斯蒂安知道了这400辆订单时,他在写给霞飞的信中相当不解的写道为什么没人咨询他这位唯一既懂技术又懂坦克的专家。
第一辆圣沙蒙原型车于1916年9月建设完毕。在短暂的实验后,1917年3月正式投产。日后黎麦霍陆续改进了坦克,以及火炮的改进型号。
三、战史
圣沙蒙同样最早亮相于尼维尔攻势,在施耐德那场灾难性进攻之后的5月5日深夜拉福磨坊(Moulin-de-Laffaux),坦克部队发动了一次谨慎的进攻,33辆施耐德与16圣沙蒙并排伴随大量步兵前进,犹如排枪击毙一般,受伤或故障的坦克趁着夜间抢救修理。最终只有5辆被摧毁其中2辆是圣沙蒙,还有1辆圣沙蒙因为地形报废。圣沙蒙并没有表现的比施耐德CA优越多少。最终也只生产了400辆,不过这并不是被勒令停止生产,而是因为生产速度并不快,直到1918年7月也只生产了378辆,而且生产线在9月后也被改成自走火炮的生产线。也因为没有遭受类似施耐德的灾难,后续的改进并没有受到太多阻挠。他和施耐德一样,坦克地位被FT17雷诺替代。
不过因为长管火炮的优势,圣沙蒙经常被用来摧毁对面定点野战炮,这是施耐德根本无法做到的。而且圣沙蒙在这种突袭式炮战中可以自由移动、选择角度,占尽了优势。这也是黎麦霍上校对圣沙蒙底盘进行了充分的开发诞生了上述的改改改改改的原因。
战后绝大多数的圣沙蒙都被改装成了其他型号例如火炮拖车与各种口径的自走式火炮,这些火炮一直活跃到二战。二战初期法国人也拿着这群大炮拍了一系列宣传片。
但是和上一个活跃在宣传片的那位一样,还没抵抗就被德军俘获了。很快他们加入了德军作战序列,在比如列宁格勒的第84集团军北部炮兵部队就有装备194mm圣沙蒙火炮。
当然最终结局又是被盟军缴获。
被抛弃的火炮,拍摄于1945年,德国
现代圣沙蒙现存状况还不错。你能在各地战车博物馆里找到他们。
索米尔战车博物馆前往展览会场的圣沙蒙
马里兰州的圣沙蒙194mm自走火炮,缴获于1944年巴黎
德累斯顿联邦国防军军事博物馆的280mm圣沙蒙
圣沙蒙M21( Saint-chamond M21)
虽然这个圣沙蒙和前面那个大家伙并没有多大的亲缘关系,不过正如歼星舰和59一样,他还是圣沙蒙改!
圣沙蒙M21轻型坦克全重3.3吨,履带速度6km/h,轮胎则可达到28km\h,全车长3.6米,高1.9米,宽1.8米(轮胎形态)。发动机为一台15马力的2缸发动机,主武器为8mm哈奇开斯机枪,装甲从16到8mm不等。作为一个FAMH于21年设计的实验车,信息并不多,最终没有入役法兰西。后来摩洛哥叛乱期间被打包卖给了西班牙。传说西班牙内战期间有它登场,不过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