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金宝财手记”关注我,一起学习,分享

持仓的基础知识(如何忽视持仓的成本)(1)

昨日我亲爱的朋友请我吃了顿饭,起因就是问我持仓的成本是多少,说他套住了,问我有没有被套住,我跟他说我还没吃饭呢,边吃边谈吧[耶]

人性嘛,倒也不是恶意,有时喜欢比较,低也好高也罢,丝毫不影响企业的涨跌,支撑着我的,是我对企业的估值,企业符合我的预期,市场反应却一蹶不振,此刻的我拿出家里所有碗盆疯狂接馅饼,相反,企业低于我的预期,是判断错误了吗?影响是短期因素还是长期因素?在我查明事情前,股价就是一路飞涨,我也不兴奋。

我上一篇文章讲到,价值的回归,总是需要时间的,咱应该瞅地,而不是瞅人,盈利还是亏损,取决于地的产出,不取决于市场先生给你土地的出价,太低咱不卖不就得了,取得土地产出的收益,不也一样是赚,只是赚和超赚的区别。

只要不是借的钱,便不会因为某些外在因素被迫卖出,市场先生的出价也与你无关,自然也就没有压力。不衡量性价比,不关心土地产出,只操心有没有人来买我的地,搞笑的是,结果上一个卖主也是这么想的,他成功的卖给了你,那你可就压力山大了。

若此时你决定买进附近几块便宜的地皮打包出售。

我们来算一下摊薄成本的买入过程:30元买入1000股东财,成本30000元,跌至25元,浮亏5000元,此时25元再加仓1000股,成本就是27500,过了些天,市场先生报价升至28元,浮盈1000元,看似卖出解套,实际拆分出来计算是第一笔资金30000元实际亏损2000块,第二笔资金赚了3000块,一亏一赚才实现解套,那么这两笔不相干的资金为什么要放在这一个企业上赚回这3000元,买在别的企业就不能赚这个钱了?

因此,我们要理智对待每一笔新入场的钱,在一笔新资金入场时,我会依次对比,A茅台、B洋河、C东方财富、D美的。A-D是按等级制的,A在买点附近,买入A,A不符合或者A达到仓位的上限,下一个就是B,然后是C-D,而不是直接把C东方财富放在加仓的首位,评估自己理解的企业的性价比,挑出一个最有把握,回报率高的企业。

如果此时排到C东方财富性价比较高,那么我会重新评估东方财富,确认是市场的波动而不是我看漏了什么,对于下跌中的持仓我们应该多一份慎重,而不是拿当时30元买入的评估来决定现在的买入,那岂不是一劳永逸?

我的建议就是忘记成本,或者当做0,成本就是实时市价,你我来到股市是来赚钱的,并不是来比较谁的成本低,谁提前先解套,忘记这些,真是能给我们背书的,只有长期收益率,对每一笔决策重新评估,不要受到持仓的影响,关注企业产出价值的性价比,总想着解套,想着想着,心态变了,就真的解完套就跑了,产出都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