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对于我们每一个具体的个体来讲,究竟有用还是无用?
“认识你自己”——这在哲学诞生之初,就被视为哲学的核心任务。
纵观西方哲学2500年的风景,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尼采、康德、维特根斯坦,从万物本原的思考到语言哲学的应用。哲人们的思想,影响与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史。
但,在今天这个技术至上的时代,哲学如何还能影响我们?
周濂教授写道:“作为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的凡夫俗子,我和你一样,有太多现实的困惑和烦恼,柴米油盐酱醋茶,找工作、看医生、养孩子,房价居高不下,股市涨涨跌跌,所有这些困惑和烦恼都是如此的沉甸甸与实打实。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自寻烦恼,来做这样一场智慧的探险?哲学,到底跟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那么究竟如何解释哲学的现代意义与生活意义,新京报·文化客厅联合理想国、先锋书店、单向空间、腾讯新闻共同策划了一场题为“新京报·文化客厅 | 哲学:有用与无用”的系列活动。我们邀请到著名哲学家陈嘉映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濂分别在北京、南京、杭州三地,为我们讲述“哲学更应是一个动词,是对真正智慧的爱与追寻”,“那个'名叫尼采的人'与那个'名叫尼采的角色',以及他如何在自己的身上克服他的时代”,“哲学教会我们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
有用与无用(1)南京站:
哲学,是一个动词
活动时间:
2019年6月22日14:30
活动地点:
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店)
(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173号五台山体育馆地下车库)
活动主办:
新京报·文化客厅、理想国、先锋书店
活动嘉宾:
周濂
活动免费 无需报名
【活动介绍】
如何理解与学习西方哲学?如何从懵懂的好奇真正踏入哲学思考的国度?
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濂的新书《打开》中,他用浅白、风趣的语言融化冷硬、深刻的思想,在鲜活的生活事例和抽象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打通关节,与我们一起一步步拾级而上,探索每一处哲学景观的历史背景和妙处,解析各种哲学理论的细微之处与关键所在。
周濂老师坦言:“教授和学习西方哲学史,本身就是一个冒险。”
周六下午,周濂老师邀请你来先锋书店,同他一起来一场思想的探险,其实哲学,它是一个动词。
【嘉宾介绍】
周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人文杰出青年学者,曾任哈佛燕京、牛津大学访问学者。著有《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正义的可能》、《正义与幸福》等。
有用与无用(2)杭州站:
那个“名叫尼采的人”与那个“名叫尼采的角色”
活动时间:
2019年6月23日15:00
活动地点:
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
活动主办:
新京报·文化客厅、理想国、单向空间
活动免费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活动介绍】
“我为什么如此智慧?”
“我为什么如此聪明?”
“我为什么能写出如此好书?”
“我为什么是命运?”……
这些自恋到迷狂的话,出自尼采的自传《瞧,这个人》。
鲁迅说“尼采疯了”,是的,尼采的疯狂不只是这种疯狂的“自信”,不只是他高呼“上帝死了”、“超人诞生”,甚至自比耶稣,在他生命的后期,他是字面意义上的病人和疯子。但在他精神错乱之前,他是19世纪最为鲜明的哲学家之一,至今仍能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思想冲击。
在“病态的人生”中,尼采力图创建他的“健康的哲学”。由此,我们可以对那个“名叫尼采的人”和那个“名叫尼采的角色”做个区分。那个“名叫尼采的人”分明体会到了虚弱和颓废,生命的无意义和人生的虚幻感,但那个“名叫尼采的角色”却是要肯定生命,热爱命运,去赢得一种完全明亮、喜悦,乃至于繁茂兴旺的精神生活。
周日下午,我们邀请著名思想者、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周濂老师,与我们一起聊一聊那个“名叫尼采的人”与那个“名叫尼采的角色”,以及他如何在自己的身上克服他的时代。
有用与无用(3)北京站:
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
活动时间:
2019年6月23日14:00-16:00
活动地点:
建投书局·北京国贸店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院1号楼“世纪财富中心东座”2层)
活动主办:
新京报·文化客厅、理想国
建投书局、腾讯新闻
活动嘉宾:
陈嘉映
*场地有限,报名人数限50人
6月21日中午我们会发送短信确认参加资格
前10位签到读者可获赠“新京报书评周刊”报纸版一份
然而,认识自我是否仅止于反视自己的内心,一日三省吾身?而认识世界,是否就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按照海德格尔所说,我们都是“被抛”入这个世界、“被抛”入他人之中的。自我与他人、与世界,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自我认识和认识世界也必然相互关联,不可分离。
6月23日下午,著名哲学家、《存在与时间读本》编著者陈嘉映老师做客建投书局,与我们一起考察知、知识、认识、理解、领会等概念,借以梳理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及其关联。
【嘉宾介绍】
陈嘉映,著名哲学家,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
生于上海,长于北京,“文革”期间在内蒙古插队,曾经在油灯下研读了黑格尔、康德等人的著作,并自学了德语。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毕业,后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哲学博士,1993年回北京大学执教。主要研究分析哲学、现象学和科学哲学,并为中国哲学界译介了两部极其重要的德语哲学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主持介绍】
许楠,单向街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单向空间创办人之一
【本场活动相关图书】
《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
作者:周濂
版本: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19年4月
100篇有趣、有料,不高冷、不轻佻的哲学普及文章;一部有营养、有态度,读得懂、读得动的西方哲学史;一部越读越精神的哲学入门书。哲学≠晦涩、冷硬、不知所云,哲学也可以轻松、鲜活、犀利。全书100篇文章,每一篇都可以独立阅读,都是有趣、有料,不高冷、不轻佻的精彩文章;10篇“答问”,每一篇都针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解疑释惑;合在一起,就是一部有态度、有营养的西方哲学史,活泼而不轻佻,严谨而不严肃。
《存在与时间》读本
编著:陈嘉映
版本: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6月
“从此时此地起,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纪元已经开始,你可以说自己正处在它的起点。”这是《存在与时间》1927年出版后所获的一个评价。作者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是20世纪蕞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堪称哲人中的哲人。《存在与时间》是研读海德格尔的起点,也是其代表作,影响巨大而深广。此书的主要任务在于追问并解答两千年西方哲学史上遗忘了的根本问题——“存在”问题。
然而,这部经典之作却因部头大、文句过于艰涩,而让哲学爱好者望之生畏,难以终读。于是,便有了这个专为中文读者呈献的改写本。
编著者陈嘉映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也是中文版《存在与时间》的译介者。他在改写过程中,力图尽量减少文字上人为的困难,而尽少伤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只为达成一个非常简单的初衷——“为一本很值得读的书,提供一个读者能贯通阅读的本子”。
编辑: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