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牧野的所有书籍(四大名著与虎文)(1)

  《三国演义》里品猛虎

  《三国演义》爱以虎来形容英雄和武将。

  譬如,孙权虎踞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当真名不虚传。有苏东坡《江城子》词为证,“亲射虎,看孙郎”,这位射虎的孙郎史书上注明就是孙权。能够“亲射虎”,说其虎踞江东当然不为过。说起来,孙权的“虎”性是有遗传的,孙权的老爸孙坚有个绰号,唤作江东猛虎。另外,孙权的哥哥孙策也是员虎将,绰号小霸王,能跟霸王项羽相比,其武力肯定是相当强劲。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东吴方面除了孙策、太史慈孔武有力外,其他武将的能力似乎有所欠缺。其实,这是大家受了《三国演义》的误导。史书上有江东十二虎臣,依次指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这些虎臣撑起了东吴的半边天,只是罗贯中在小说里没给他们足够的舞台。

  曹操在《三国演义》里也被视为一只凶猛的老虎,“舌战群儒”一节,东吴谋臣虞翻曾说:“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史书上其实也有类似评价,不过发言者乃东吴第一谋臣张昭,他说:“曹公,豺虎也。”豺和虎都是凶残的猛兽,把曹操形容为豺虎不是贬低,而是大大的恭维,说明在张昭、虞翻这些江东文臣的心目中,不仅钦佩曹操,还有对其深深的恐惧。

  曹操手下也不乏虎将,除了裸衣战马超的“虎痴”许褚,还有五子良将以及号称八虎骑的本家将领,这八虎骑是曹仁、曹洪、曹纯、夏侯惇、夏侯渊、曹真、曹休、夏侯尚。从数量和质量上,曹魏丝毫都不次于蜀汉阵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猛将典韦,是《三国演义》里唯一提到的一位勇斗猛虎的虎将。第10回夏侯惇外出涉猎,“见韦逐虎过涧”,将典韦收入军中,并举荐给了曹操。

  刘备虽未被贴上虎标签,但他手下有鼎鼎大名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又称五虎大将,算是《三国演义》的原创。五虎将的设置意义深远,随后的许多古典小说争相“克隆”,像《水浒传》《隋唐演义》《明英烈》等都有自己的五虎将,可惜,影响力比起《三国演义》来都稍逊一筹。这种影响力甚至蔓延到近现代,比如香港影视娱乐界有无线五虎和温拿五虎。《三国演义》的影响力真不能小觑。

  有趣的是,五虎将的排位由于版本不同而有所不同。《三国演义》的早期版本基本都是关张马黄赵,到了毛纶、毛宗岗父子勘定通行版,才将赵云提高到第三位。赵云汉水之战摆出空营计,击退曹军,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中将士呼其为“虎威将军”。这样看来,毛家父子是独具慧眼。

  从《水浒传》窥老虎

  读《水浒传》,令人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武松打虎了。其实,梁山上打虎的并非只有武松一人,还有李逵和解珍、解宝兄弟。李逵背着老娘,途经沂岭,李逵去找水喝,老娘被猛虎所食,黑旋风暴起,挥舞两把板斧,接连干掉一窝里大小四只老虎。李逵有趁手兵器,这跟武松的赤手空拳不同,所以,李逵叫杀虎或屠虎更准确些。解珍、解宝兄弟作为登州猎户,设下陷阱,用毒药箭射伤老虎,比起打虎和杀虎,他们的这种射虎技术含量最低,难怪二解在天罡星里的排位比武松、李逵都低很多。

  小说《水浒传》里的老虎有个专有名词,曰大虫。武松打的老虎唤作吊睛白额大虫,这名字听起来就很引人注目。其实,大虫是唐朝人对老虎的称谓。唐高祖李渊的爷爷叫李虎,唐朝人为了避讳,这才用大虫来代替老虎。到了宋朝,不用避讳了,可老百姓把老虎叫大虫已经习惯成自然,所以大虫和老虎两种称谓并行,施耐庵如此写也是尊重史实。

  以虎为名者,从古至今不在少数。可在小说《水浒传》里,以虎为名的人大多都是梁山的对立面。像四大寇里有河北田虎,祝家庄三兄弟里有老二祝虎、老三祝彪。有人会说,这个彪不是老虎。见仁见智,在古人的观念里,彪就是小老虎。民间传说,虎一般生二胎,个别情况生三胎,而这个第三胎多被遗弃,这种被遗弃的小老虎一旦生存下来大都会十分彪悍。事实上,祝彪的武艺比祝龙、祝虎都强,曾暗箭伤了扑天雕李应,彪果然名不虚传。

  《水浒传》里人物大多都有绰号,“虎绰号”不少。梁山上有插翅虎雷横、跳涧虎陈达、锦毛虎燕顺、花项虎龚旺、青眼虎李云、笑面虎朱富、矮脚虎王英、中箭虎丁得孙、病大虫薛永、母大虫顾大嫂、金眼彪施恩十一人。还有一位打虎将李忠,他没打过老虎,武艺也很一般。之所以叫“打虎将”这个名号,也不过是借助“打虎”的声势,来烘托他的英武罢了。东京泼皮牛儿也有个响亮的诨名——没毛大虫,一出街真个像老虎巡街了。

  小说里还有“虎组合”,也很引人注目。像梁山上有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梁山还有十六小彪将,算马军的第三梯队;而对立面里,曾头市兄弟号称曾氏五虎。

  其实,《水浒传》开头就出现了老虎。第一回,洪太尉上龙虎山,就曾路遇一头猛虎和一条大蛇,有人考证说这对应着第二回出现的跳涧虎陈达和白花蛇杨春。

  《西游记》里读老虎

  在《西游记》里读老虎,各式各样的老虎纷纷登场,让人眼花缭乱。

  首先,书中有两只真虎拦路,凑巧的是这两只老虎都出现在两界山,也就是压住孙悟空的五行山附近。第一只老虎被猎户刘伯钦斗杀,另一只被美猴王二次出世练手,还被“残忍”地制成了虎皮裙,唐僧将其馈赠给老孙遮羞。

  小说里有只假虎现身,乃宝象国里唐僧被黄袍怪暗算,变成了一只老虎。黄袍怪跑到宝象国,给国王胡诌自己神勇威猛,斗败了老虎,救了百花羞公主。哎,可怜的吃斋念佛的唐长老被黄袍怪喷了恶毒的口水,而化身成了吃人的老虎。直到悟空荣归,唐僧才恢复了真身。

  《西游记》中还出现了三只虎精。第一只虎精号称寅将军,也出现在两界山附近(看来这里是虎灾的多发区)。寅将军伙同熊妖熊山君、牛妖特处士一起兴风作浪,是唐僧遇到的第一拨妖精,它们吃掉了唐僧的仆从,把唐僧吓晕了;第二只虎精乃黄风怪帐下的虎先锋,属有勇有谋的妖怪,不仅敢“硬杠”悟空和八戒,还会使金蝉脱壳的计谋抓走了唐僧。可惜,第二次赌斗,虎先锋被猪八戒干掉;第三只虎精是车迟国的虎力大仙,跟鹿力大仙、羊力大仙组成了魔法三人组。虎力大仙的魔术技法娴熟,会求雨,会坐禅,会隔板猜物和利刃砍头。可惜生不逢时,碰到老孙这个促狭鬼,不讲“武德”,虎力大仙掉了脑袋,妄自送了性命。

  满天神佛里有位伏虎罗汉,与降龙罗汉一起来到金兜山,用如来给的十八粒金丹砂会斗独角兕大王。金丹砂丢了,两位罗汉按如来的吩咐向悟空透露了妖精来历,也算得一件大功。

  小妖里也有个叫巴山虎的,它和倚海龙是一对,被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派去接干娘九尾狐狸精,结果二者却被悟空打成了肉饼。估计巴山虎也不是老虎成精,只是扯虎皮做大旗,起了个威风的名字唬人罢了。

  有意思的是,在小说《西游记》里还有几处虎地名。头一处白虎岭,这是白骨精栖身的山岭。白虎与青龙、朱雀、玄武并称,在方位上代表西方。此外,白虎与白骨音似,吴承恩给白骨精搭配这处山岭,大概也是有意为之吧;另一处虎地名是玉华州的豹头山虎口洞,洞里住着举办钉耙宴的黄狮精。可惜豹头山无豹,虎口洞无虎。

  《红楼梦》里说老虎

  《红楼梦》虽是本文艺小说,但其字里行间却也有虎的踪迹。

  跟虎最密切的判词(断语、结论。在《红楼梦》里,判词就是部分主要人物结局的一种隐讳的总结)是元妃娘娘贾元春的。判词最后一句说:“虎兕(兔)相逢大梦归。”这里有虎兕和虎兔两种说法。兕是种动物,有说是雌犀牛,有说是青色野牛,也有说是独角牛(《西游记》里老君的坐骑青牛精下界,称独角兕大王,这里兕明显是独角牛)。《论语》里讲:“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判词里的虎兕就典出此处。这里用虎兕暗指元春所处的宫内环境险恶,就像猛兽环伺似的。也有人认为,虎兕势均力敌,而虎兔相差悬殊,更能凸显元春生存环境之恶劣,因而是虎兔相逢。想来也颇有几分道理。究竟虎兕、虎兔哪个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恐怕很难说得清了。不过,兕、兔两字的字形相似,也有可能是传抄时抄错了。

  《红楼梦》回目里也出现过虎字,第51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其中写道:“旧年我病了,却是伤寒,内里饮食停滞,他瞧了,还说我禁不起麻黄、石膏、枳实等狼虎药(也称虎狼药)。”狼虎药就是泛指力量很强的药,烈性较猛的药。在第69回中,提到的“虎狼之剂”与“狼虎药”一样,也是指力量很强的药。有趣的是,对于乱用虎狼药的胡庸医,作者一方面讥讽其糊涂,一方面又暗示其医术差,有虎狼之心。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用虎讽刺恶人得心应手。第2回罗列贾雨村劣行时说“暗结虎狼之属”,一句话基本给这个角色判了“死刑”。王熙凤是《红楼梦》里的重要人物,泼辣、精明、彪悍、狠毒,第56回,她感叹自己骑虎难下;第69回,她借秋桐的刀来杀尤二姐,文中用了“坐山观虎斗”,凤姐用心歹毒可见一斑。《红楼梦》中的另一悍妇夏金桂在第83回说了一句歇后语“虎头上捉虱子”(其隐语为“找死”)。果然,后面夏金桂想毒死秋菱(即香菱),结果反害了自己,印证了这句隐语。

  小说《红楼梦》里还提到了两位虎名画家。第一位出现在第2回,贾雨村提及顾虎头(即东晋画家顾恺之,小字虎头);还有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唐寅唐伯虎。唐伯虎在《红楼梦》中出现两次。还是第2回里,还是贾雨村,提及他。另一次出现是在第26回,薛蟠错认唐寅为庚黄,宝玉猜到写在手心,众人大笑,把薛蟠的不学无术揭了个底儿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