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择题专训,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择题专训)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择题专训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bàn)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zhēn)子、栗子等)与蜜饯(jiàn)掺(chān)和成的。

B.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lǒng)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睡沫(tuó mo)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shí)大匙朝嘴里塞(sāi)灌呢!

C.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jiǎo huo)。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chóu)了。

D.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骠马与骑者的美好姿(zì)态和纲(xián)熟技能。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B.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C.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徒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D.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

3.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B.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C.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D.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面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有求必应,只要有观众就行。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B.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因为不跑到街上去淘气,所以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C.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D.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B.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C.“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

D.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6.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B.《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七言律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

C.《十五夜望月》作者是王建,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

D.寒食,即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或106天,清明节前1~2天,古代习俗要禁火,只吃冷食。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北京的春节》选文,完成问题。

①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句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做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技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②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③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摊子都让孩子们的心跳得更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④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⑤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⑦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⑧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xiāo),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⑨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⑩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成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fàn)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句)是最有名的。河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lǘ),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xián)熟技能。

⑪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⑫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hǔ)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晓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腐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⑬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⑭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儿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众多的习俗,老舍娓娓道来,叙述不紧不慢,平缓自然。他详细写了腊八、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个重要日子中人们的风俗活动,根据各个重要日子的不同特点,又运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

B.写腊八节,主要是选点式,抓住熬腊八粥、泡腊八蒜来写。“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昧,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这里运用了比喻修辞,形象地突出事物的特点。

C.写除夕,采用全景式,全面描写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等习俗,突出“除夕真热闹”。写初一,则有点有面,既有全景的描绘,写“全城都在休息”,也用散点式的手法,分类介绍了男人、女人、小孩子的活动,又重点描写了小孩子逛庙会——这恐怕是春节期间最有意思的事情之一。

D.写最热闹的元宵节的习俗,作者运用渲染、铺陈,通过全景展示与重点描绘相结合,通过语句的参差变化来表现热闹的氛围。

8.下列对句子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句中画线的“零七八碎儿”意思是零零碎碎,“玩意儿”指玩具。北京人常说的这两个口语词,表现出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也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果改用普通话中的一般词语,则缺少了这种“京味儿”。

B.“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句话围绕“几百盏灯”,用四个“有的”构成比喻,描写了有名的老铺都挂出各自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灯,既显示出这些老铺子的气派,又表现了元宵节的场面很壮观,并渗透着一种文化的气息。

C.“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问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句中画线的词“灯火通宵”“日夜不绝”详尽描述了除夕之夜的热闹。“万不得已”“必定”既诠释了人们对除夕夜吃团圆饭的重视,也饱含着浓浓亲情,更浸润着传统的美德,赋予热闹的春节以丰富的内涵。

D.“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家中也有灯”照应上文,由写大街上商铺的灯过渡到写家中的灯。虽然规模小,但种类繁多,进一步突出了元宵节的热闹。

9.下列诗句描写的节日与选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居苏。

B.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C.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D.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腊八粥》,完成问题。

①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农、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凡,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②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益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③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④“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⑤“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⑥“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⑦“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⑧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哪囔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⑨“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网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⑩“是啊!孥孥说得对。”

⑪“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⑫“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⑬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乘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束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⑭“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⑮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粟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祸。

⑯“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⑰“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拣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⑱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⑲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10.以下对省略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⑨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内容省略。

B.第1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语意未尽。

C.第2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第4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声音延长。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将人的活动、感受与对腊八粥的描写结合起来,主要通过八儿的所见所思所想来写腊八粥,展现出整体构思上的巧妙。首段是对腊八粥的特写,极力渲染人的感受,烘托出腊八粥的“甜腻腻”。

B.主体部分则如蒙太奇一般,动态地展示腊八粥的熬制过程,以及人在其中的活动,镜头在人与粥间来回切换.其自然的联结便是人对粥的盼望和念想,而粥,也仿佛有了人性,人与粥互相映衬,呈现出一个充满情味的“人与粥的故事”。这个主角又是一个孩子,孩子干净、纯粹、天真、烂漫,通过他的所见所想来写腊八粥,多了一份与众不同的情趣和味道。

C.作者擅长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捕捉,刻画人物,表现情境,渲染气氛。对八儿心理变化细节的捕捉就非常细腻、传神,很值得玩昧。比如,写八儿盼粥,“喜得快要发疯了”“进进出出灶房”,这些动作、神态,突出八儿的急切心理。

D.除了语言、动作、外貌描写,作者也很擅长通过细节描写渲染气氛、侧面烘托。比如,写到八儿盼粥时,“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一方面摹写粥熬制过程中咕嘟冒泡的情形,一方面用粥的“叹气”表现八儿的好奇得不到满足的失望。

12.作者如何通过人物活动,将腊八粥描写得富有生命力,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盼粥时,粥是“益发浓稠了”,这当然符合八儿的期待——应该可以吃了吧。但妈妈说“要到夜里”,这“锅中的粥”,只能发出“有声无力的叹气”。这声“叹气”,既暗含着八儿的失落,也表现出粥熬制初期的情状。

B.粥还未好,八儿已经开始分粥了,听到八儿的盘算,“‘噗…’锅内又叹了声气”,仿佛是忍俊不禁的笑声,富有悄趣,而实际上,“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这也是粥继续熬制的情状。

C.八儿忍不住开始猪粥,栗子、饭豆、花生仁、枣子……这是八儿对于腊八粥的想象,这样的想象源于他对腊八粥的急切渴望,八儿自动联系了以往的生活经验,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清晰诱人的腊八粥画面。

D.八儿终于看到了粥,栗子是“融掉了”,饭豆是“肿胀”,花生仁是“脱了它的红外套”,锅巴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既符合预想,也有出人意料之处。与白粥时候的描写相比,词语发生了变化,但同样细腻地表现出腊八粥的变化。作者特别注意从儿童的视角,用比喻化的语言对腊八粥进行描写,粥在作者笔下,仿佛具有了灵气和生命力。

四、(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13、14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3.对诗句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B.“冷露无声湿桂花”,既写出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中秋之夜,又表现了夜之深和静,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觉得桂香与寒气袭人而来。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从作者一个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

D.“不知秋思落谁家”似实而虚,深得诗歌含蓄之美。

14.对这首诗歌的景物描写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描绘了十五月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色。

B.渲染了中秋望月凄清、孤寂的环境气氛。

C.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D.为下文抒发秋思之情起到了铺垫作用。

阅读《迢迢牵牛星》,完成15~16题。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迢迢”两句从牵牛和织女两处落笔,“迢迢”使人联想到远方的游子,“皎皎”使人联想到女子的柔美。·B.“河汉”两句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写二人虽相去不远,却不得相见,表现了织女内心的愁苦。

C.本诗有六句使用了叠音词,如“迢迢”“皎皎”等,韵律和谐,语言质朴又不失灵动,情趣盎然。

D.本诗以凡人的视角写天上牵牛与织女的故事,借景抒情,塑造了一个饱含离愁的女子形象。

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B.“迢迢”两句分别从牵牛和织女两处落笔,“迢迢”使人联想到远方的游子,“皎皎”使人联想到女子的柔美。

C.全诗从织女的角度来写织女劳动的情景、勤劳的形象和孤苦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了牛郎对织女的缠绵情意。

D.全诗似句句在写景,又句句在写情,情语景语融合无间。写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