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核是结核菌通过上呼吸道或食物在口腔及鼻咽部。淋巴结核多发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程长,而且隐秘性强,多在颈部一侧或双侧长出疙瘩,逐渐长大,不痛不痒,推之滑动,无明显压痛,如身体抵抗力低则逐渐增大,皮肤变紫,最终破溃流水样脓液并排出黄浊样干酪样脓液,中医称“瘰疬”,民间俗称“老鼠疮”。

西医认为淋巴结核多因结核杆菌经口腔侵入,由淋巴管到达颌下或颌下淋巴结,亦可因肺、肠结核病灶经血液扩散所致。

淋巴结核与淋巴炎有什么区别(淋巴结核与淋巴炎的鉴别诊断)(1)

中医认为淋巴结核为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脾虚生痰。肝郁则化热,痰热互博,敬于颈项之脉络,而成瘰疬。亦因素体虚弱,肺肾阴亏,致使阴亏而火旺,痰火凝结而成瘰疬。

淋巴炎多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病灶,由致病菌沿淋巴管侵入淋巴结所引起,常见于颈、腋窝和腹股沟部,属中医“痰毒”范畴,包括中医的颈痈、腋痈和胯腹痈。

淋巴结核与淋巴炎有什么区别(淋巴结核与淋巴炎的鉴别诊断)(2)

中医认为淋巴炎多感受风热湿毒等六淫之邪,或素有脏腑积热,复经筋刃外伤或擦破皮肤感染毒邪,或恣食膏巢厚味,内有湿热火毒,致使气血被毒邪塞塞于皮肉之间,继而炼液成痰,痰毒互阻,结块而肿,若风毒痰火上攻,则发为“颈痈”,若肝胃激热凝聚,则发为“腋痈”,若肝胆慢热下注,则发为“胯腹痈”。

淋巴结核与淋巴炎有什么区别(淋巴结核与淋巴炎的鉴别诊断)(3)

西医认为淋巴炎的主要病原体是化脓性细苗。致病菌主要为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当人体受到意外伤害或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时,化脓性细菌沿淋巴管侵入局部淋巴结,可引起急性炎症性病变,主要病理变化为淋巴结充血、水肿渗出,有凝固的淋巴液和细菌。

由于淋巴液是分区汇集于特定区域的淋巴结,所以一定部位的原发感染仅能造成一定部位的淋巴结炎,所以本病多发生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部。淋巴结感染后,可引起淋巴结周围炎,黏连成团,并可发展为脓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