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走开!”一个小男孩冲着身边的一个男人大声地喊着。他一直在玩一台健身器,旁边的男人希望他玩另一个,却被他拒绝了。而那个男人居然高兴得笑出声来,说道:“太好了,儿子,你再说一遍!”

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引起周围人不住的观望。而后,围观的人们竟然开始给小男孩鼓起掌来,这时男人的眼角也瞬间闪出了泪光。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小男孩是个自闭症儿童,今年4岁,身边的男人正是他的爸爸。每天中午,这对父子从附近的自闭症康复机构下课,都会来到这个公园做健身器械的练习。时间长了,公园里的老人都认识他们,也知道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对父子俩都很照顾。

自闭症的孩子一般都是什么样的(自闭症孩子到底是什么样)(1)

“平时也看不出孩子有什么特别,就是不说话,连爸爸也不叫,动作有些笨拙,也从来没见他和其他孩子玩儿。快两年了吧,这是头一次听到这孩子说话,还是一句脏话,脏话也行,只要开口了以后就好办了!这个真是个好爸爸,不容易啊!今天他挺高兴!”,旁边一个老人向我们说道。

我们说,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成为了家庭的沉重负担,给父母乃至整个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与折磨,包括精神、心理、时间和经济上的多重压力。然而,这些感受,若非身在其中或与这些孩子或家庭有比较深入的接触,一般人是无法体会到的。

“自闭症”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陌生的,似乎距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近年来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达到了1/120-150的比例。

自闭症的孩子一般都是什么样的(自闭症孩子到底是什么样)(2)

那么,自闭症孩子到底有哪些表现呢?真的像李连杰和文章在《海洋天堂》那部电影里演的一样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真实的自闭症究竟是什么样子。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前文中的小男孩有三个典型的表现,一是不与其他小孩玩、二是从不说话、三是固执的只玩一个游戏。这些表现就是自闭症的三大特征,即: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狭隘兴趣与重复刻板行为。

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最核心缺陷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年轻的父母对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不是很了解,也没有对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发育的知识和经验。因此,识别和发现孩子早期的症状就变得尤为困难。

专家指出: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儿童最核心的缺陷,是一个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的主要依据。

自闭症的孩子一般都是什么样的(自闭症孩子到底是什么样)(3)

而社交障碍在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1. 婴儿期:1岁以内的自闭症谱系孩子,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而是正常发育行为的延迟或缺失。可以用“六不”来描述;不看、不应、不语、不指、不亲、不随。缺乏与人的互动,甚至缺少与妈妈的分离焦虑表现。
  2. 幼儿期:1-3岁的阶段,自闭症孩子在有诉求的时候总是拉着大人的手去物体所在的地方,而不是用手指指向物体;不会去炫耀自己的成就,也很少去即时模仿别人的动作。
  3. 中童期:4岁及以上,表现出明显的社交障碍,缺乏交往的意愿,对周围人和事不关心或没兴趣,缺乏对环境的感知和反应。喜欢一个人独自玩耍,只关注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东西。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丝毫不理会他人的感受。

我经常收到粉丝的留言,一些父母反映,孩子有时候看到别的孩子也很开心,会感兴趣的在旁边围观,但是我们说这不叫“社交”。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根本就没有与其他孩子交流,只是在周围跑动或者抢玩具,不能体会他人的感受,缺少互动式的行为。

自闭症的孩子一般都是什么样的(自闭症孩子到底是什么样)(4)

假如孩子上了幼儿园,老师将很快会发现孩子与别的孩子不同。通常这样的孩子总是喜欢一个人待在角落里,不与其他孩子玩耍,独来独往的一个人。对老师的话置若罔闻,随意走来走去,也不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强迫他们遵守纪律,常常会招来大发脾气或尖叫。

一般来说老师会评价孩子是孤僻、不合群、不听指令、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懂得轮流、交替、等候、来往等规则性,无法参与到合作性较强的游戏中,最多是和小朋友做一些追逐的简单游戏。因此,也常常不受其他小朋友的欢迎。

语言交流障碍是家长最关注的问题

通产来说,正常孩子在一岁左右便开始出现语言,会叫“爸爸”、“妈妈”了,而大部分自闭症谱系孩子却迟迟无法开口,或者只会咿咿呀呀。

自闭症的孩子一般都是什么样的(自闭症孩子到底是什么样)(5)

起初孩子的父母会开始有些着急,而家里的老人通常会说这样一句话:“没事儿,贵人语迟,大一点就好了!”到2、3岁的时候,孩子的语言似乎还是没有明显的进步,于是家长慌了神,带着孩子去医院一检查,结果医生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

这个时候家长都会非常后悔没有及时带孩子看医生,耽误了孩子的时间。而这样的情况在自闭症家庭中非常普遍。

虽然语言障碍是自闭症孩子的重要特征,但并不是必要特征,也就是说即便语言能力上没有延迟或障碍,也有可能是自闭症孩子。最新的国际标准也已经不再把语言障碍列为诊断自闭症所必须的条件,也就是说,不论有没有语言延迟,只要存在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达到一定程度,都可以被确诊为自闭症。

有些父母说:“我家孩子没什么问题,就是不会说话,您想办法让孩子说话就行了!”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自闭症的孩子一般都是什么样的(自闭症孩子到底是什么样)(6)

其实,每个自闭症孩子的语言能力是不一样的,而不同的语言能力则代表着病情程度的轻重。

  1. 第一级:没有任何语言,或者发音也完全没有意义。
  2. 第二级:有语言发音却无交流,只会鹦鹉学舌重复别人的话。
  3. 第三极:只能简单的语言交流,只能说简单的词,但不会区分你我他。
  4. 第四级:可以简单的交流对话。可以说很多话,却没有针对性和特别指向。

由于一般孩子的语言也是遵循这个过程由低到高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判断孩子的语言能力的时候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来综合判断。低年龄孩子拥有高级语言则表明孩子的情况较轻,而高年龄孩子却只有低级别语言则表明情况比较严重了。

狭隘和重复刻板行为是最大的区别

自闭症孩子与普通孩子之间最让人觉得特别的地方就是重复刻板的行为,他们总是表现得与众不同,无论是游戏还是玩具,都会与普通孩子有巨大的差异。

自闭症的孩子一般都是什么样的(自闭症孩子到底是什么样)(7)

有个自闭症孩子的母亲,给我留言提到自己3岁的儿子,对小孩子的玩具完全没有兴趣,却对饭碗特别感兴趣,总是拿家里的碗碟来玩个不停,还喜欢旋转个没完没了,而且特别钟情于某一个饭碗,到哪里都带着,这其实就是狭隘兴趣和行为刻板的典型案例。

大体来说,孩子的行为刻板主要有三类:

  1. 自身行为和动作方面。例如转圈或者直线来回跑,任何东西都要先闻一闻,兴奋时左右摇晃身体,舞动双手。
  2. 对某种物体操作方面。例如反复开关门、窗或抽屉,喜欢观察和看旋转的物体,如风扇等,“把东西扔到垃圾桶”是孩子最听话的指令。
  3. 重复学习和思维方面。喜欢重复画某一个物体,对字母、数字做图案特别感兴趣,喜欢研究各种物体的原理,比如玩具或自动升降杆。

这些重复刻板的行为让自闭症孩子沉浸于其中无法自拔,甚至于影响到了孩子的正常社交和生活,而当家人阻止这种行为的时候会导致孩子强烈的反抗,因此也是干预训练的重点内容。

自闭症的孩子一般都是什么样的(自闭症孩子到底是什么样)(8)

当然,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孩子并不一定就是智障,这些孩子可能存在智力以及很多方面落后的情况,但是却可能在某几个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才能力。比如机械记忆与空间感、心算与数学运算、绘画和音乐艺术才能、掌握多种语言的能力等。

而这些智力超常的自闭症孩子通常会成为某一个领域的另类天才,根据国外研究对比自闭症标准,提出了牛顿、爱因斯坦、米开朗基罗、莫扎特、梵高、安徒生等一大批天才都可能是自闭症患者的可能性。

然而,这些研究和推论并不能代表所有的自闭症孩子的情况,对于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及时、有效和正规的行为矫正与干预训练是必要更是必须的,这也是所有父母要接受的现实。

正如文章开头那对父子一样,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个家庭在重复着这样的故事,自闭症孩子的康复之路漫长而遥远,唯有心中那份爱支撑着每个自闭症家庭负重前行!

欢迎留言发表您的见解,关注大赛爸爸说,在育儿的路上与您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