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基本情况

本科院校与专业:某211 物理学专业;

保送院校与专业:上海交通大学 李政道研究所 理论物理学

培养方式:直博

前三学年智育成绩与排名:91.88分,2/45;

英语:CET6: 428,CET4: 520;

科研竞赛:SCI一作一篇,SCI二作一篇,主持国家级大创一项;光电国赛地区赛二等奖两次、光电竞赛省一等奖一次、数学建模国赛省二等奖一次、建模美赛S奖一次。

荣誉奖项:国家奖学金一次、连续六次校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一次、校优秀学生干部一次、校“牵手奖学金”一次、校“励志之星”与“永芳”奖学金一次(全校每年10人)、校“大学生自强之星”一次(全校每年10人)、校“学生资助宣传大使”一次(全校每年10人左右)。

学生工作:班级学习委员、物理学术研讨协会会长、学院某组织副部长。

夏令营入营:清华工物系、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放弃入营)、中科大预面试、中科大物理学院(放弃入营)、中科大微尺度、中科大科学岛、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中山大学天琴项目组(放弃入营)。

收到offer:上交李所、中科院高能所、中科大微尺度二等奖学金、中山物天院。

未参加预推免,且十推直接按照夏令营的结果报名。

最终去向:上交李所。

5篇sci能申请到985高校读博吗(某211院校SCI两篇美赛S奖)(1)

前期准备

大学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物理学专业,而且也立志深耕科研。就在大学入学前自学高数、线代、大学物理等课程。彼时也知道保研这回事儿,故而目标明确;例如,立志毕业前发表1~2篇理论物理学术论文,后来成功了(详见后文)。

之后的几年我钻研于以下方面:

1、科研上

大三,系里老师出了个题目给我。后来越钻研就越感兴趣,思维异常活跃,一两天的功夫就建立了所需的数理模型;验证后发现与实际大体符合。故与老师汇报,得到了他的高度肯定,并同时鼓励我据此发表论文。投稿后一个多月正式见刊(SCI一作),那是我最兴奋的时候。

2、学习上

我有提前在假期自学下学期专业课的习惯,故而我成绩还不错。

大一期间,我坚持把自己的作息保持在高中状态,课余泡在图书馆,晚上在通宵自习室里刷“大题典”。不过不建议大家盲目熬夜学习。

大二时,校里要求学生参加一定量的学生工作或社区工作。故而我选择做一段时间的学院某组织副部长与物理协会会长。因为我属于那种“尽全力做最好”的人,一段时间后身心俱疲。遂放弃了前面提到的两样职务。在这点上,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一定要把学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3、了解学校保研政策与信息

我很早就知道保研一说,故在入学时要了一份相关文件。确定了方向,努力起来就好很多。

5篇sci能申请到985高校读博吗(某211院校SCI两篇美赛S奖)(2)

保研经历与心得

三四月份我开始准备材料,确定研究方向。了解保研细节,包括院校定位、时间点、自荐信、简历等。此外我积极联系导师,了解前沿物理学动态。

1、院校定位

那时,我力争进入国内外一流物理研究机构。还曾尝试过数据库,出于试试看的心态,结果并不符合我的预期。但是也提醒我“保底”的重要性,故选定了某所C7大学来保底。

2、时间点

由于疫情,保研时间点整体推迟,充满不确定性。如果以后的保研恢复线下,请参照疫情前的时间方案。

3、自荐信

一定要在标题上简介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导师要称呼“姓氏 老师/教授”,如果是外国人,最好称呼为“Dr. 姓氏”,以求更地道地表达。

介绍自己要分点分项。说明自己做某件事情的感受;写好未来规划,这是加分项。

落款要写上姓名与各种联系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微信、电话号码、email地址等。

附件最好要带上简历 成绩单,必要时可以附上论文的首页或摘要页。文件名要规范,比如“姓名 本科学校 文件项”。

如果有“已读回执”功能,请不要使用。老师都很忙。

还有,不要同时联系同一个单位的多个老师,否则很不礼貌。

4、简历

模版网上有很多,我简单说一下体会:

(1)选用简洁、学术风的模版。商务风请慎用;

(2)照片要清晰,不要过度美颜;

(3)中英文简历各一份,或者二合一双语简历也行;如果给外国老师看,建议调换一下双语简历的语言顺序。

简历的pdf、doc、txt版各保留一份,以备填表的时候出现文本识别故障。

5、材料

身份证、成绩单、简历、证书、论文建议各自组合成pdf文件,以及将他们统一合成为一个pdf文件。市面上各种照片转pdf的软体有很多,家里有打印扫描一体机的同学请忽略这句话。

5篇sci能申请到985高校读博吗(某211院校SCI两篇美赛S奖)(3)

夏令营经历

前期,海投了清北复交南科以及“三大”研究所。当发现自己没有入营清北物理系时,加之疫情期间的保研形势,遂再次海投,包括上应物、中山、科学岛等。限于篇幅,我挑印象深刻的。

1、中科院物理所

我的第一个面试,还排在了当天的第一号。内心非常紧张,大脑几近于空白。面试问的题目其实并不难,老师也很和善,例如提问我科研项目的知识点,诸如“什么是表面等离子体”等。最后问了我“分离变量法的物理基础”,不过我的回答并不令自己满意。也预料到自己会落选。

2.上交李所

李所的面试是全英文的,我在后半段直接用中文回答了他们的提问,也是很有趣。都是一些基础知识点,重点问了我的论文。李所面向世界的定位与国际化的氛围是我最终选择她的理由。

3、中山物天院

非常有趣的一次夏令营。宣讲会上老师与我们谈笑风生,拍合照也很有意思,好像是让大家摆了个什么手势。面试的第一项是政治考核,诸如问了“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论语某句话的含义”。(不看论语的我瑟瑟发抖)

总结

这次保研经历,我见识到了前沿的研究、有趣的同仁,也认识了未来的伙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大家坚定信心,胆大心细,对得起自己,就一定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