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三国演义影响,有句流传很广的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说的是东汉末年,赤壁之战以后,刘备为了自己的生存,向东吴借荆州驻扎。后来东吴数次催促刘备归还荆州,刘备都以种种借口拒绝。因为一开始刘备就没打算归还荆州,于是留下了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歇后语。
然而历史上,刘备真的是借了荆州之后不愿意归还么?
刘备借荆州?
历史上荆州原有七郡,包括荆南四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和荆北三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只保有南阳郡,江夏郡的小部分和南郡的襄阳地区(后分南阳郡南部和南郡襄阳部分设襄阳郡),刘备占领荆南四郡,孙权则占领江夏郡大部和南郡的江陵部分。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三国志】
然而刘备屯兵公安不利发展,占领的荆南四郡与曹操隔着南郡,甚至西进益州也需要借道南郡,所以南郡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于是刘备两次向孙权提出暂借南郡的江陵给他,而孙权方面如果借出南郡可以让刘备集团替他分担面对曹操荆州方面的压力,从而能够全力防守扬州,所以刘备借南郡其实算是双方的利益交换。在鲁肃的劝说下,孙权暂时将南郡的江陵部分借给刘备,刘备则让出了长沙郡的一部分(后孙权设汉昌郡)所为预付的利息。于是刘备就有了荆州五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南郡),得以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实践隆中对策。
所谓了刘备借荆州,只是借了南郡的江陵部分,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真相。
刘备有借无还?
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从刘璋手上夺取益州。孙权知道了刘备夺取了益州的消息,希望收回荆州的南郡。但是南郡对于刘备集团的战略意义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南郡,被南郡隔断益荆联系的荆南四郡如同鸡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九州春秋》)。更无法实践隆中对中“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战略规划。
【不守江陵则无以复襄阳,不守江陵则无以图巴蜀,不守江陵则无以保武昌,不守江陵则无以固长沙。——吕祉《东南防守便利》】
必须承认的是,刘备一开始的确是想拖延下去,提出等夺取凉州以后再归还南郡。孙权当然不同意呀,于是派遣吕蒙准备武力进攻荆南,鲁肃牵制驻守江陵的关羽部。刘备则亲率益州之兵数万救援荆州,双方隔江对峙,剑拔弩张。
就在此时,曹操出兵进取汉中的张鲁。汉中被成为“巴蜀咽喉,益州门户”,一旦曹操夺取汉中,则益州门户洞开。刘备急忙提议与孙权讲和协议瓜分荆州以回师抵御曹操。
刘备和孙权协议,以湘水为界,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也就是说刘备用零陵郡和武陵郡,再加上之前的汉昌郡和孙权交换了南郡的江陵部分。至此,刘备集团与孙权集团在荆州问题已经两不相欠。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三国志】
所以说历史上的刘备并没有有借无还。
背信弃义的白衣渡江!
湘水划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孙权和刘备的矛盾,双方关系已经渐渐恶化。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大将吕蒙趁关羽北伐曹操之机,用白衣计偷袭关羽镇守的荆州三郡(南郡、零陵郡、武陵郡),江陵守将糜芳和公安守将士仁不战而降,荆州三郡被东吴占领,关羽丢失大本营后,军队迅速土崩瓦解,关羽也被东吴军擒获,遭到杀害。
【然后吴更背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后出师表】
【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三国志】
所以小编认为,荆州之争,并非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而是孙权见小利而忘大义,背弃盟友。战术上孙权虽然夺取了荆州,战略上却使孙权与刘备就失去了与曹操抗衡,争夺天下的机会,实在是目光短浅之举!如果没有吕蒙的白衣渡江,“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关羽是有可能给曹操以重大打击,实在是很可惜呀!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
诸葛亮《后出师表》
吕祉《东南防守便利》
司马彪《九州春秋》
,